杨丽荫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所以,幼儿往往是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而科探区则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和学习的重要场所,科探区的游戏材料如何投放也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科探游戏;材料;策略
在持续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对科探区游戏没有很浓厚的兴趣,游戏持续时间也不长,更不要谈在游戏中发现什么问题,获得什么经验。怎样才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获得更多的经验呢?首先,从幼儿的游戏材料入手。那么,投放什么样的材料,幼儿才能愿意去玩,并且能持续玩下去呢?这是值得我们仔细思索和探讨的问题。就幼儿的角度来说,感觉到“好玩”才是最重要的。下面,笔者将以科探游戏“电路大闯关”为例,具体阐述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思索与发现。
一、材料蕴含可被探索和发现的科学原理
首先,科探区是幼儿园学习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将在这个游戏中体验、探索,并获取新的经验。所以,只有保证提供的材料具有结构性,我们才能保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探索性。所谓游戏材料的结构性,就是指材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科学原理,或者在操作探索中可以发现科学原理的材料,叫做结构性材料。在游戏中,孩子们通过操作、摆弄材料可以发现更为具体的感受科学原理,获得直观的科学经验。如中班科学游戏“电路大闯关”,具体如下:
游戏材料:红蓝电线若干,电池盒,电灯盒,电铃盒,开关盒,5号电池,7号电池,手电筒,铜片,锌片,苹果,导线,小灯泡,手摇发电机。
材料中蕴含的科学原理:电池和手电筒(电池的正负极);电池盒和电线的关系(电需要通过电线来导电);苹果发电(铜片和锌片产生的回路);手摇发电机(动力发电)。
可被探索的科學原理:电池要有正负极、铜片和锌片的组装影响回路的产生、动力可以转换成电……
这些深奥的科学原理对幼儿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他们只能通过最直接的体验来获取一些粗浅的认识与经验。这个过程是复杂的,也是有趣的,且具有挑战的。如在游戏中,就要想让电池成功发电,孩子们要克服许多“难关”。下面简单罗列了一些孩子们的经验:只有酸性的蔬果才能发电;铜片和锌片插在同一个水果上,才能产生电荷;导线要连接好铜片和锌片才能导电让小灯亮起来等。
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的种种“关卡”,我们知道都是因为没有形成回路的原因,但是孩子们并不知道。他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游戏感受到了怎样形成回路,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回路”。笔者认为,这应该就是材料结构性的一种体现,同时也使这个游戏存在探索的价值。
二、提供材料的层次性能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
幼儿的能力水平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能够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一方面,同一游戏材料可以存在多种游戏玩法,以满足不同个性幼儿的需要;另一方面,同种玩法也可以有多个难度等级,以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如中班科学区游戏“电路大闯关”中,玩法和难度都具有多样性。玩法一:导线要连接好铜片和锌片才能导电让小灯亮起来;玩法二:利用电线、电池盒和小灯组装一个简易的串联电路;玩法三:在玩法二的基础上增加开关和电铃,让开关控制电铃和电灯;玩法四:尝试根据示意图组装并联电路。其次,材料的多样性满足不同水平能力的幼儿。例如:蔬果发电中,高水平幼儿可以自己用导线连接铜片、锌片完成回路;低水平幼儿可以认识铜片、锌片,选择已经连接好电线的铜、锌片完成回路。
这些玩法并不是教师赋予的,而是幼儿拿到这些游戏材料后,自发探索出来的。不同个性和能力水平的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与想法,进行着不一样的游戏体验。有层次的游戏材料让每个幼儿都感到有趣,并富有挑战性。成功的体验驱使他们继续探索、发现。
三、材料投放更加开放,激发幼儿的兴趣
设置科学区的游戏,根本上是为了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进行自由选择,并与材料发生充分的互动,在互动探索中直观的感知科学原理,获得相关科学经验。与材料发生充分的互动是幼儿进行科学学习中最关键的一环。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游戏中能够充分考虑到材料的操作性,只有在不断的操作中,幼儿才能发现更多的可能性,游戏才更具有趣味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游戏材料的操作性直接决定了游戏的趣味性。
回顾以往创设的科学游戏“有趣的沉浮”,发现孩子们在游戏之初有许多兴趣,但是玩过一次以后,就弃置一旁,不再问津了,而科学游戏“电路大闯关”则截然不同。思其原因,笔者将两个游戏做了简单的对比。《电路大闯关》中提供了电线、电池、电灯、电铃、手电筒等,无固定玩法,只是提供简单支架,告知幼儿这些材料可以怎么玩,其材料多样,玩法多样,所以幼儿在游戏中选择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重复操作,且结果各不相同,趣味性强。幼儿在游戏中兴趣浓厚,不断探索新玩法。而《有趣的沉浮》中,教师提供记录纸、鹅卵石、纸片、积木等材料,让学生猜一猜哪些物品水里会沉下去。其目的性太强,当幼儿探索结束后,游戏也就结束了。幼儿在游戏中兴趣缺缺,持续性不强。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原因。在
游戏“电路大闯关”中,投放的材料更加开放,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玩法多种多样,过程和结果也各有不同,幼儿兴趣浓厚。而在游戏“有趣的沉浮”中,投放的材料相对比较封闭,导致幼儿玩法比较单一,探索结果也比较单一,造成幼儿兴趣缺失。所以我们在设置游戏时,要尽可能地让材料具有开放性,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
四、基于对幼儿的观察给出适宜的调整
在一个科学游戏创设之初,幼儿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进行游戏,通过对游戏材料的摆弄与探索不断挑战,体验成功,从而获取肤浅的经验。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一方面,当我们投放的材料对幼儿来说太难或者或者太易时,幼儿挫败感增强或者感到毫无挑战;另一方面,当现有的游戏材料难以支持幼儿的进一步探索发现,幼儿的游戏水平和认知水平停滞不前。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大大削减幼儿的游戏兴趣。
以《电路大闯关》为例:
片段实录:小灯怎么不亮(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给予适当的材料支持)。
今天天天和童童在一起玩电路大闯关的游戏,天天用一根电线连接到了电池盒上,另外一根电线连接到了连接了电灯和开关,用电线连接了电线,然后接到了电池盒上,最后打开开关发现小灯怎么不亮啊。童童也尝试了很多次也没有成功。
分析:天天和童童知道了电线的组装办法,但是对于一个电路的形成还存在着困难。
材料支持:
为了进一步支持他们的探索活动,我们给幼儿设计一个电路闯关示意图,幼儿可以根据闯关示意图来简单地了解回路的形成,同时还能进行进一步的尝试并联电路。
没有绝对完美的游戏,考查一个游戏是否适合适宜幼儿的发展需要,只有投入游戏中,让幼儿去检验。要让一个游戏永远保持活力,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成为一个专业的、持续的观察者,及时捕捉幼儿兴趣转变和发展需要,并给予适当的支持。教师支持幼儿游戏的方式多种多样,动态调整游戏材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总之,在游戏创设中,我们的材料投放具有结构性,幼儿的探索才更有价值;材料投放具有层次性,才能兼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材料投放具有操作性,才能吸引幼儿进行游戏探索;材料投放具有动态性,科学游戏才能永远保持活力。以上是笔者在“电路大闯关”中获得的一些浅浅的认识。科探游戏的材料如何投放是一门学问,只有坚持以幼儿为本,并勤于学习、观察与思考,才能在科探游戏的创设方面有所进展,从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俊.幼儿园科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高霞.中班科学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策略的行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