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菁
摘 要:学生的识字能力是学习语文以至学习其他学科重要的基础学习能力,更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汉字本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识字;教学
小学一年级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拓宽识字途径,并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学生的识字能力是学习语文以至学习其他学科重要的基础学习能力,更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十分重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汉字本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一、激活自主识字的意识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汉字同周围其他的事物一样,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对他们的识字热情给予鼓励,引导他们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学习活动,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去识字,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识字的乐趣,获得识字的成就感。
2.改变识字教学的评价方式,将识字与指导评价结合起来。将孩子的自我发现和认知与教师的指导评价结合起来,用激励性评价对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各种探索和创新给予充分的赏识,让学生感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增强自主识字的热情和自信。
二、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必须教给学生一些趣味识字的方法,引领学生兴趣盎然地自主识字。
1.谜语识字法。如,学习“告”字,编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学习“春”字,编谜语:“三人一日游。学习“碧”字:王大娘和白大娘,手拉手坐在石头上。”学习“喜”字,编谜语:“一口吞下十颗豆。”
2.熟字加减法。如,学习“寸”字,由熟字“时-日”=寸。学习“炒”字,由熟字“火+少=炒”。
3.会意识字法。如,刀开点“刃”,三人“众”。学习“休”字,把它理解为人靠在大树旁,休息后再走。
4.形声字识字法。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来学习新字。如,“清水的——清;心情的——情;蜻蜓的——蜻;晴天的——晴;请问的——请”等。它们的基本字相同,根据偏旁就可识记新字。
5.顺口溜识字法。如,学习“金”字,编顺口溜:“一个人,他姓王,兜里装了两块糖。”学习“美”字,编顺口溜:“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
6.语境识字法。如,学习“吧、吗、呢、啊、呀”这几个字,把它们分别放进“我们回家吧!”“这是你的尺子吗?”“爸爸到哪儿去了呢?”“啊,春天多美呀!”这几个句子中,就容易理解并识记了。
7.归类识字法。如,把“捉、拔、打、拍”“梅、林、树、松、柏”“河、洋、江、洗”这些字按偏旁归类,理解它们分别与“手、树木和水”的关系,就容易识记了。
8.“三字经”识字法。即用“三字经”的方法编成顺口溜,使学生易于记忆。如,“弓长张,立早章,不正歪,日光晃……”
9.组词竞赛识字法。如,“春-春天、春风、春雨、春季……”让学生在组词、读词中多次重现生字,便于学生识记。
三、构建自主识字的课型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构建丰富的识字课型,让孩子们在严谨又科学的课堂中轻松快乐地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中之重。
1.在任务中识字。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闯关”。第一关:读准生字的音;第二关:识记生字的形;第三关:理解生字的义;第四关:给生字扩词;第五关:再次抽读生字,并组词。
2.在参与竞赛中识字。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的大树图上,请学生开展小组竞赛摘果子,读准字音才能摘下果子。最后,哪一组摘下的果子多,哪一组就得到一颗星。
3.在游戏活动中识字。如,分小组开火车: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组词语或分析字形,其他组的学生当修理员。如果读字音、组词语或分析字形的学生出错,选其他组“修理员”修理(纠正读音、词语或分析字形),出错的学生重读正确后,火车才能继续前进。
4.在自学中识字。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要求学生先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看字形特点,利用自己已有的识字方法自悟自想,识记汉字。
5.在交流互动中识字。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可以互相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谈谈自己在识字中的发现,在自学生字和小组学习后的集体交流中,把各自识字的诀窍讲给别人听一听,以实现相互启发、总结识字规律的目的。
识字是读写的前提,其方法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搞好识字教学就是为学生开启了学习语文的大门。,鼓励学生想象,实践,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自主识字中来,就一定能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参考文獻:
[1]李晓芳.浅谈一年级识字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5(1):91-91.
[2]田茹.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4(9):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