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冬梅
摘 要:语文学习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生以后生活、学习中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學的教学效率,已经成为了当前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中以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教学为基础,阐述了课前预习的有效价值,提出了几点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给予语文教师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策略
学生课前预习和教师课前备课是同意理念。课前预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自学的有效方法,更有利于对下一节课程内容的了解与认识,为课堂中扫除一些知识障碍。所以说,预习对学生的新旧知识衔接、新知识的掌握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课前预习的价值
(一)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育
语文教学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从被动的接受知识逐渐转向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因此,当学生进行新知识构建时,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启发,这样比直接讲授知识的作用效果更好。教师是负责知识讲授的,但是知识内化还需要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探索。所以,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听课效果
在课堂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很难做到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的不同差异结合在一起实施针对性教学。而通过学生课前有效的及预习,提前学习内容有所了解,找到自身在课堂学习中的重难点,及时与教师沟通请教,能够提高课堂中听课的效果以及学习效率。
(三)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课前预习是使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掌握学习要点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让学生对下一堂教学中所学的内容有所了解,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极大的信心。
二、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指导策略
(一)明确预习目标
预习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独立开展自主学习,教师不应过多干预。但是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毕竟有限,尤其是在预习的过程中,很难掌控知识的深度。所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还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以履行新课标中“结合课文的不同文体特征和小学生的年龄和能力特点,为他们设计合适的预习方案,明确预习目标”这一教学要求,开展对学生的预习指导。
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山中访友》为例,这篇文章以作者访问山中老友的过程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教师在设计预习方案时,可以将预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粗读课文,掌握大致内容,并找出其中生字词;第二阶段是精读课文,关注课文塑造的意境之美;第三阶段是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资料,拓宽知识面。
(二)激发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产生兴趣,才能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兴趣,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自主预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处于引导地位,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预习的热情与兴趣,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与探索欲望,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重视预习方法的传授,使学生形成自己的预习方法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设语文预习指导课程,通过语文教材中的范例体裁的不同特点,将有效的预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按照范例进行模仿,这样才能够使他们在预习中做到有的放失。
例如,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中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的知识单元中,包含了四篇文章,但是只有一篇是鲁迅的作品,其余三篇是不同的人对鲁迅的描写。对于这组文章的预习,教师需要让学生自主收集与鲁迅相关的知识,充分了解鲁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鲁迅一生的追求,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掌握这类文章的预习方法,即要从作者的生平入手,然后才是预习文章内容。
总而言之,课前预习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教师给予高度的重视,将其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教师要在预习时予以正确的指导,让学生能自己去预习,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或评价,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琴.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策略探讨[J].新校园(中旬),2015,09:36.
[2]冯忠林.因文采而精彩因精彩而喝彩:小学语文有效性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5(18):257
[3]崔恩东.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现状及改进策略[J].吉林教育,201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