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西藏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实践

2019-10-21 11:00邱涌权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摘 要:近年来,电子商务产业无论从规模体量上、发展层次上还是就业服务能力上均体现出世界领先水平,但由于行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西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远远落后于产业规模的发展速度。本文对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电子商务  西藏中职学校  人才培养

据《2019年职业教育人才就业景气度报告》显示,当前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最多的行业并非制造业,而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在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飞速发展和政策不断扶持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在中高职新设专业数量不断攀升。本文结合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探索,开展讨论与思考。

一、当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

(一) 学生情况复杂

西藏教育厅发布《关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中职学校做到“随来随注册,注册即入学”,实施农牧民学历提升计划和义务教育阶段学困生转型计划,促使学生在职业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并提升职业技能。当前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电商专业学生多为14至22周岁的文盲或半文盲,入学零门槛,升学率奇高,文化基础有待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有待增强,社会化倾向有着特殊要求。

(二)培养定位不明确

经历二十余年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与完善,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职位和能力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但是,当前部分职业学校缺乏对人才市场需求分析与把控,盲目照搬内地電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或采用企业定制人才培养方案等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与现实中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实用性需求迥然不同,若使之与当前复杂的学生情况相结合会导致水土不服,最终导致学生就业率低,毕业即失业,极大制约西藏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三)教学团队薄弱

与全国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以及西藏其他兄弟学校不同,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为师范院校科班出身(非其他专业转型而来)的年轻团队,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有着较为完善的框架体系,但缺乏一线企业工作经历和针对复杂学情的班级管理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多局限于书本知识,使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四)课程设置欠佳

一方面,当前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国标教学要求。学生多是来自农牧区的文盲或半文盲,对电脑的基本操作能力特弱,连基本的打字训练都无法达到客户服务技能方向要求的每分钟80字,更难以胜任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开设的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网页设计与制作这两门必修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

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为跨学科专业,涉猎知识广泛。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对其课程设置难度较大,若不考虑课程之间的连续性与整合性,将会影响整个专业教学体系的一致性和合理性。

(五) 教学方式缺失

当下中职学校教学模式单一,多为教师面向学生授课,教学手段多为“教室+机房”。虽然学校积极投资建设实训室,但实训室的利用更多服务于教学,单一性的知识讲授。这将使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参与进去,被动接受知识,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与生产实际脱节

专业建设切忌与当前市场发展需求以及企业用人单位岗位能力要求相脱节。西藏地区地广人稀,互联网+企业更是寥寥无几,能够提供给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就少之甚少了。

二、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践的基本思路

(一)打造特色化的专业文化

首先,鉴于复杂的学情,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离不开老西藏精神的弘扬与传承,也离不开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融入,更离不开向上向善、勤学勤劳的专业价值观的塑造。通过邀请西藏老一辈建设者、企业部门负责人或优秀员工和学生进行面对面交谈,开展道德讲堂等,创设教育情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其次,建设具备职业特色的电子商务物质文化环境。一方面通过楼梯长廊、橱窗、墙面的改造,宣扬当前全球电子商务行业风云人物及其经典语录以及优秀的企业工作理念。另一方面融入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如入室即静、打卡签到、实施实训室管理制度、模拟小团队运作机制、早读课作学习汇报、晚修练字、周一穿职业正装等,以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效果。

(二)打造“三师型”师资团队

鉴于教师缺乏一线企业工作经历和针对复杂学情的班级管理经验的实情,一方面努力打造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心理咨询辅导能力与职业指导能力的“三师型”教师,另一方面组织专业教师赴企业学习锻炼,或校外聘任具备企业经验的企业讲师进行授课。

(三)打造标准化的课程结构

教研组长要仔细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实际水平,基于大部分学生的基本情况,注意专业课课程体系衔接,确保教学有条不紊进行。西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定位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健全的体魄,掌握电子商务行业相应岗位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门技能,能从事网络客户服务、网络营销和策划、美工设计、互联网运营等企业经营管理第一线工作的电子商务初级人才,以及能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创业的中级技能型现代商务人才为主。与此同时,培养具备终身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的电子商务领域学习者,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优质的后备人才。因此,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要标准化。

(四)打造生产化的教学实训

一方面,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软件辅助实践性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实操能力。 另一方面,建设校园电商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教学实训、创业启航、精准扶贫、生活服务、情感交流的平台,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达到学懂弄通做实的目的。

(五)打造优质化的服务应用

首先,建设林芝市电子商务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引导西藏自治区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其次,与林芝市各个县乡镇农村合作社等事企业单位共建毕业实习基地,企业指导教师、设备设施能满足毕业实习大纲的要求;学校应与校外实训基地签订协议书,明确管理职责。学校应设置专职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实习主要在电商运营、网店美工、网店客服、新媒体运营等岗位进行轮转。实习主要内容包括办公设备使用、网上开店、网店装修与美化、商品拍摄与处理、视频拍摄与处理、新媒体运营、网店客户服务、电商运营等内容,校企合作共同为助力林芝市农副产品“走出去”打造快速通道。

(六)打造职业化的毕业生

按照当前“扶优、扶强、扶特”的专业建设思路,打造职业化的毕业生。首先,校内积极举办各类比赛,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其次,每学期不定期带学生参观企业,提升学生对电子商务行业企业的认知。最后,可选派优秀学生到内地参加国赛训练或企业实习实践,为广大学生树立榜样,带动更多学生向上向善、勤学勤劳。

作者简介:邱涌权(1995- ),男,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教育学与管理学双学士,研究方向:电子商务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林芝市第五批教育科研课题成果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O2O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分析
O2O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分析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