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芙蓉 李一诺 王璐瑶
摘要:航拍作为一种高空俯视拍摄的技巧,凭借其全新的视觉体验、叙事表达在电影、新闻、纪录片等领域得到了丰富的运用。本文从航拍的历史角度出发,通过对其现状的研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这背后是航拍的魅力以及航拍器技术与方法的不断革新。
关键词:无人机;航拍技术;上帝视角
一、航拍发展历史
历史上最早的航拍是由法国著名摄影师纳达尔完成的,1858年12月的一天,他在热气球上用老式的湿版照相机进行摄影,并且花了20分钟在吊篮的暗室里完成了从涂制到拍摄到冲洗的过程。这一创举第一次向人类展示了上帝视角。
除了热气球,渴望上帝视角的航拍爱好者还尝试过多种平台。1882年,英国气象学家阿奇博尔博利用一长串风筝升空,把相机绑在最下面的风筝上进行拍摄;1897年,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拍摄了第一幅以火箭作为搭载平台的航拍作品;1903年,朱利叶斯·纽布兰纳尔设计了一种极小的、可固定在鸽子胸间的相机,相机每30秒自动曝光一次,以此进行航拍。
进入到二十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技术快速发展,飞机的发明呼唤着无人机的出现。1914年英国将军卡德尔和皮切尔率先提出了无人机的想法,1916年9月12日,世界上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无人飞机,并在美国成功试飞。二战之后,无人机仍然活跃在军事领域。
真正把无人机运用于影像领域还要归功于资金充足的电影产业。在好莱坞早期的一些片场,导演进行航拍主要使用直升机加载昂贵的Spacecam专业航拍系统。Spacecam的原理是利用三轴陀螺仪来实现相机系统的稳定,能做到长焦距镜头下拍摄的稳定。后来,随着无人机平台的不断更新迭代和电影摄像机的轻量一体化,加上直升机加Spacecam的成本较为高昂,越来越多的剧组使用了多旋翼无人机和模仿Spacecam的陀螺仪稳定器来带电影机们冲上云霄[1]。由此,电影产业把无人机从军事层面拉到民间,航拍影像步入大众视野。
航拍的真正大热要归功于航拍器技术改革,工业制造成本不断下降,航拍方才走入寻常百姓家。在早期,GoPro、GH4、A7一类的微单和单反相机在航拍无人机中唱着主角,无人机厂商和相机厂商虽然密不可分却又分工明确。后来,大疆精灵2vision的出现引领了无人机航拍器的一体化趋势,将航拍的摄影和平台两者结合,使用一套操作系统对两者同时进行操作,甚至能够和移动端建立良好的联系,提高了操作效率,简化了操作过程。
从冒着生命危险在热气球上进行拍摄、到无人机搭载昂贵电影摄像机、再到消费级无人机航拍器的普及,航拍走過百年历史,使人类获得了新的审视周遭世界的视角。
二、航拍的发展现状
上世纪末,海德格尔曾有一个著名的表述:“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2]这就是所谓的“世界图像时代”,在今天看来,世界的“图像化”尤为突出,视觉性已成为当代文化的主导因素。在此背景之下,航拍以其全新的视觉体验、叙事表达、审美关照被广泛应用于纪录片、新闻、电影之中,给观众以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
纵观如今的影像世界,在纪录片领域,前有雅克·贝汉的《迁徙的鸟》,后有如今大火的《航拍中国》系列,还有《地球》、《家园》等佳作,航拍纪录片以陌生化的视角、广阔的视野、精致的构图为人们称道。在新闻领域,2016年新京报记者陈杰的航拍作品《天津爆炸》获荷赛奖一般类新闻摄影作品三等奖,作品上帝视角表达了爆炸后现场的惨烈,一张图片就概括了当时发生爆炸的破坏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画面,是日常视角不能企及的。至于电影,不论是票房超高的电影《战狼2》还是大制作的《影》,都采用了航拍技术,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觉盛宴。
其实早在1935年,在德国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执导的《意志的胜利》一片中,便有着从空中拍摄云层以及俯拍纽伦堡城的场景。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不论是在电影电视还是纪录片之中,航拍都只是以片段形式出现,对于内容整体只是起辅助作用,因为技术限制,航拍影像往往影像质量较差、表达方式较为单一,航拍素材很难大规模使用。直到近十几年,无人机航拍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画质提升到4K、无人机起降方便、可以在空中执行前飞、倒退、悬停、垂直飞行等特殊任务,因此航拍有了更多的“创新玩法”,影像内容也更加丰富。
然而,正像比尔·尼科尔斯在《纪录片导论》中所说的那样:“每一种电影的‘声音都有自己的风格或者‘纹理,具有签名或指纹般的功能,成为影片的识别标志”、“‘作者论电影批评理论适合探讨个性化的‘声音,而‘类型论则适合研究具有普遍性的‘声音。”[3]当我们把航拍纪录片视为一种独特的纪录片类型时,我们就能从这一类影片中抽象出其中的一般性规则。不管是《迁徙的鸟》,还是后来的《鸟瞰》系列、《飞越》系列,其展示的大都是一种气势壮阔、色彩或者光影变化较大的景观,叙事时也大都采用全景化叙事,由解说词来完成整个事件的叙述。纵观中外航拍纪录片,内容多大同小异,而因为能耗等方面的技术限制,航拍所获取的素材通常比较零散,很难围绕一个主题建立线性逻辑,因此航拍影像本身叙事能力较弱。因此,如何避免航拍内容的同质化、提高其叙事能力是促进航拍发展的重点。
三、关于航拍发展趋势的探讨
如何才能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呢?本文将从相关技术和拍摄手法两个层面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从技术角度看,能耗和智能化将是无人机航拍器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导演张艺谋曾在一次采访中说的一段话能很好地概括这一趋势:“现在拍东西,大量的人力物力、移动器材,可能再过五年或者不到十年,什么都没有了,每个剧组只有无人机。等无人机解决了能源问题,能随便悬停八个小时、十二个小时,……电脑编程全部做好,无人机跟着演员走位,丝毫不差。焦点自动跟,准确至极。”而能耗问题的解决也将促进航拍影像的叙事能力,当所拍镜头不再零碎时,其结构性叙事也将成为可能。
另外,随着视觉技术的进步,人的视觉在不断地延伸,可视性要求与视觉快感欲望不断攀升[5],因此要求着无人机航拍不断地向着更高的清晰度进发,8K的分辨率同人的肉眼相当,由此带来电视画质和观感的质的飞跃,8K也因此成为超高清影像发展的终极目标,而4K只是实现8K这一终极目标之前的过渡[6]。5G网络时代已经到来,更快的传播速度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更多数据,更清晰的视觉感受仍将是无人机航拍器研发的一个重点。
从拍摄手法上来说,如何降低航拍同质化仍困扰着许多创作者,实际上,如果创作者跳出“风光大片”这一藩篱,意识到航拍除了飞上高空呈现高大上的上帝视角之外,也能玩出许多花样,比如一镜到底、比如高低空拍摄增强镜头运动的速度感等,发挥其在立体空间自由灵活的优势,就可以产出更多独具创意的内容。
苏联纪录片导演吉加·维尔托夫把摄影机视为比人眼更完美的“电影眼睛”,航拍器作为由人类创造的上帝之眼,尚处于发展初期。纵观航拍发展的百年历史,由前百余年的停滞不前,到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可见其对于技术的依赖。各大无人机航拍器研究机构和厂商在促进平台相机一体化的同时,提高无人机航拍器的续航能力和推动其智能化发展也势在必行,因为唯有技术的发展才能为创作插上更有力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朱若霖.浅析航拍机的历史与在摄影中的应用[J].上海师范大学,2017(03).
[2](德)海德格尔(Heidegger).世界图像时代[M].三联书店,1996年.
[3](美)比尔·尼科尔斯(Bill Nichols).纪录片导论[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年.
[4]王家东.航拍为纪录片带来了什么[J].中国电视,2017(09).
[5]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J].学术研究,2004(02).
[6]周力上.8K是超高清电视的终极目标[J].广播电视信息,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