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引导技术在德育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21 02:30黄茜茜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品德教育高等教育

黄茜茜

【摘要】:在高校丰富的课程体系中,品德教育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体现了高校教育体系为实现自身的完善与丰富对品德教育的需求,也体现了高等院校实现教育目标的需求,只有在品德教育的参与下,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健全的人格与发展。然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由于品德教育在学科自身内容以及教学实践中都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此展开探讨,研究了心理引导对品德教育教学的作用、意义以及具体应用的场景。

【关键词】:高等教育 品德教育 心理引导因素 价值观念

在高校学生的教育培来与培养中,品德教育的作用不容小觑,正是品德教育的存在,帮助广大在校大学生形成了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因而可以说品德教育是高校高等教育的基石。高等院校的德育发展遇到了重重阻碍,为了加强学校的德育建设,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德育相关的学习,有必要重视心理引导对品德教育教学实践的贡献。伴随着高等教育与品德教育的发展,心理引导已经与品德教育密不可分。在品德教育中积极引入心理引导因素,对教学实践的顺利进行大有助益,一方面使师生关系更为亲近融洽,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内心活动有更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进而对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技巧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切实解决自身困惑、提升自身素质,课堂实践可以取得更大收获。因而,面对高校品德教育发展的需求,将心理引导纳入其中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概述

(一)心理引导技术概述

心理引导实现的基础在于引导者对被引导者在语言、动作等方面产生的交互影响,进而改善被引导者的思想和心理状态,使其达到预期,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技巧即为心理引导技巧。每个个体面对外界都会有属于自己独特的三观、信念以及思维模式,这些都会反映在我们与人交流的日常实践活动中,诸如我们的语言、不自觉的小动作、行为习惯等。尤其是语言,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内心所思所想都在我们与别人交流之际,集中的在语言中反映了出来。可以这样进行理解,我们的身体本身存在一套机制,类似于通过编程的过程,代码可以实现某种功能,每个人的思想、内心的信念、三观等意识形态类似于代码,语言、行为习惯等类似于实现的功能,我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也可以进行类似编程的过程,最终实现了通过语言、行为习惯等来反应内心的信念、思想等,前者还可以随着后者的改变而改变。因而在心理引导过程中,首先通过对语言、行为习惯的研究捕获到真实的内心,了解其思想、信念以及产生某种行为的根源,加深对其自身的了解,从根源上加以改善,获得期待的思维模式与意念,进而获得期待的行为方式与言语交流。由此可见,心理引导技术涉及到了语言学、神经学、认知科学等多门学科,心理引导技术的实现需要广泛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德育过程概述

德育过程依赖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过程,学生的学要能够主动,只有学生主动的寻求知识内化,教学才有望取得预期效果,教育者的教要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只有真正达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才能实现德育的最终目的。品德教育期望教育者能够对学生积极引导,学生主要内化道德规范,最终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与修养。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顺应规律才能使德育教育事半功倍,因此,可以说德育过程的本质就是进行心理引导。

二、心理引导技术在我国德育过程中应用研究的意义

德育教育对一个国家而言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每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优质的品德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以及政治素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少年强则国强,只有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和发展,国家才有望实现富强,只有拥有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接班人,一批又一批的后起之秀,才能稳步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由此,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因而,对德育教育的改善也迫在眉睫。当下德育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其死板的教学模式,教师单方面的填鸭式教学使德育教育的功效大打折扣。针对德育教育的改革,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引入心理引导技术,通过心理引导技术,教育者可以充分的关注到学生的个体独特性,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个体进行差异性教学,帮助学生主动内化品德教学的内容,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说,心理引导技术在帮助德育教育实现其教育目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心理引导技术在德育中应用研究的理论价值

心理引导技术目前在我国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缺乏,少数只存在理论层面,因而很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在国内对心理引导技术应用于德育教育的应用研究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国外已经有切实将心理引导技术落实到了品德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并在改善青少年的道德修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国外关于心理引导技术引入品德教学的相关研究大多针对具体实践,而缺少理论方面的研究与论述,使得相关的研究成果缺乏深度。国内目前有关心理引导技术应用与德育过程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大多还是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转述,既缺乏系统理论性,又缺乏实际操作性,没有结合我国当下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的单纯转述,对该应用研究的实际发展以及对德育教育的改善是缺乏实际意义的。因此,当前我们在研究国外相关成果的同时,要紧密结合我国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不能只停留在实践层面,而要加强理论性与系统性。本文刚好补足了这一缺陷,不仅有利于相关研究的理论发展,更可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切实为学生带来帮助,利用心理引导技术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帮助德育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德育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心理引导技术在德育中应用研究的现实价值

其一,该项研究一旦从理论层面推广到教学实践,对广大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工作一定会收得显著成效。将心理引导技术成功的应用于德育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品德教育实践的热情,从而可以实现相关教学知识的内化,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养成好的习惯,成为拥有健全人格和正确三观的优秀青少年。其二,在德育当中应用心理引导技术也是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挑战,需要教育工作人员在平等对待学生的前提下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一改传统教育模式的作风,主动思考新形势下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进,在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的同时,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而使学校的德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三,基于德育的改善与发展,可以促进智育与体育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实现全方位的健康发展。培养优秀的青少年不仅实现了德育本身的意义,更实现了学校的意义,为我国的发展储备了人才,有充分的现实意义。

三、心理引导技术在德育过程当中的具体应用

(一)心理引导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道德信念的形成

道德信念的形成作为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其中影响到道德信念形成的是在学生的心理障碍,在心理障碍当中可以通过心理引导来左右的是意义障碍。意义障碍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道德要求难以和学生的思想认识相结合,也难以和学生的需求相符,导致很多学生不信任当前的德育教育制度,在日常生活遇到的一些问题的时候往往难以自行解决,内心当中充满负面的情绪。但是通过心理引导技术当中的换框法来解决就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道德信念。比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遇到个人和集体利益的冲突。在意义换框之后就能有效的减少对道德需求以及大的意义的错误认识,并且能够发现两者在很多层次上的相通之处。换框法在德育过程当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个人对自身各种因素的调动,以实现情感体验的改变,在实践中获得道德行为的良好体验,并形成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习惯。

(二)心理引导技术的应用能够催生积极的道德行为

国内的德育在道德认识的相关内容上做出了很好地效果,受教育者能够较为准确地认识到道德价值,但是对受教育者心理基础的忽视,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导致学生难以在德育过程中产生好的情绪,甚至还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德育效果的实现。在心理引导技术的作用下,可以通过心锚来影响学生的积极情绪,心锚是指产生特定的心理状态的刺激因素。尤其是对于日常生活当中产生的德育行为而言,很多行为看上去都是受到了命令,没有带给学生积极的体验,这导致今后类似的行为会不会再次出现成为了未知数,但是如果可以及时地应用心理引导,将道德行为和情绪体验进行条件反射式的联系,德育行为的产生就会成为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情绪体验,是源于内心实际的真实写照。

(三)心理引导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感官经验的调动

在以往的德育过程中,学生难以发现课程和实际生活需求当中的联系,怎样让学生可以在德育教育中找到自己内心的需求,并且直接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心理引导技术站在模仿的角度来尝试引导。

学生在计划人生,制定人生目标的时候,不能脱离现实,而是应当以实际生活作为背景,去尝试模仿一些可以实现人生目标的行为,在模仿的過程中并非是模仿单纯的动作,还有达成目标的策略。让实现目标的过程以及结构可以在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以及情绪当中有所展现,最终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

结语

总的来说,心理引导技术在德育过程中的应用不仅仅限于以上的几个方面,其应用效果只有反复适用和体验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心理引导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越来月显示出对品德的应用,对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道德情感的体验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等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样,德育过程的不断完善也会促进心理引导技术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娟,翟艳群.心理学理论在学生德育过程中的应用[J].新校园:中旬刊,2017:14.

【2】刘亮.心理学在本科院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8).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品德教育高等教育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论中国哲学经世致用传统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