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爱云
摘要:目的 了解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本部腹泻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治疗效果及预防措施。方法 统计每月腹泻病例的发病情况,了解可能的致病诱因,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大便常规有白细胞和红细胞,和/或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给予诺氟沙星、黄连素、葡萄糖酸锌、口服补液盐及对症治疗;大便常规和血常规无异常,给黄连素、葡萄糖酸锌、口服补液盐及对症治疗。结果:2018年1月—2018年12月全年共接诊腹泻病例70人次,全年散发,但主要集中在6-7月和11-12月,其中,6—7月份25例,占全年发病的35.7%,大便常规多有白细胞和红细胞,多有不洁饮食史,多数为感染性腹泻,需用抗生素治疗才能痊愈;11月—12月22例,占全年发病的31.4%,大便常规多正常,多无明显不洁饮食史,与天气骤变未及时增添衣物等保暖措施有关,多数为非感染性腹泻,不需用抗生素治疗,给予保暖等相应措施及对症治疗均多可痊愈。结论:夏秋季和冬季为腹泻的高发季节,夏季发病的腹泻病例多为感染性腹泻,需用抗生素治疗;冬季发病的患者多为非感染性腹泻,不需用抗生素治疗,治疗以保暖等对症措施为主;补锌可以缩短腹泻病程,预防复发。
关键词:腹泻;流行病;感染
【中图分类号】R9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4-267-02
为了解学校学生的腹泻特征,现对我校2018年1月—2018年12月腹泻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2.1发病情况:2018年1月—2018年12月共发病70例,每月的发病情况见表1.
由表1和图1可以看出,2018年全年均有腹泻病例发生,其中6月—7月和11月--12月腹泻病发病数较其他月份有所增多,6月—7月共发病25例,占全年发病的35.7%,但未达到爆发流行标准,22例患者大便常规异常,有白细胞和红细胞,为感染性腹泻,多有不洁饮食史,考虑与气温高,食物易腐败变质有关;11月—12月共发病22例,占全年发病的31.4%发病的患者,仅有1例患者大便常规异常,其余21例大便常规均正常,多为非感染性腹泻,无不洁饮食史,多数与天气寒冷,未及时增添衣物保暖,导致肠蠕动亢进,肠内食糜停留时间缩短,未被充分吸收所致动力性腹泻有关[2],患者经过保暖等处理,症状均得到了缓解。另外,8月和2月发病较少,可能与寒暑假学生离校有关。
根据每例患者的病史及诱因,临床表现,给以相应的治疗。有不洁饮食史的,嘱其注意饮食卫生,养成飯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给予相应的治疗后,患者症状均得到了控制,未有重症病例发生;在积极治疗患者同时,如学生均在学校食堂就餐,无校外就餐史,及时与学校饮食中心负责人联系,了解厨师的健康状况及食物储存情况,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如为受凉引起的腹泻患者,嘱其及时增添衣物,注意保暖,并给予对症治疗。
3讨论
2018年1月—2018年12月共发生腹泻病例70例,较往年无明显增加(2017年全年共接诊腹泻病例68例),呈散发态势,病情均较轻,根据病史和大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结果,在门诊给予相应的治疗后均得到缓解。夏秋季和冬季为腹泻的高发季节,夏季发病的腹泻病例多为感染性腹泻,多需用抗生素治疗;冬季发病的患者多为非感染性腹泻,不需用抗生素治疗,治疗以保暖等对症措施为主;掌握了学校全年腹泻患者的发病规律,可为今后其他未及时检测大便常规和血常规的病例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治疗时应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积极进行补水、解痉等对症治疗外,感染性腹泻应适当应用抗生素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非感染性腹泻应对引起腹泻的诱因进行纠正,如为寒冷刺激引起的,应进行保暖,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考虑到学生多为集体就餐,食谱可能不均衡,锌的补充相对不足,加上腹泻时从粪便中锌丢失较多,易导致缺锌,有研究显示[3],低锌可能是腹泻的易感因素之一,而腹泻时锌的大量丢失,加剧了已经存在的锌缺乏,而锌是人体重要的必须微量元素之一,是体内200余种金属酶的必要组分,参与调节DNA的复制和核酸合成,影响细胞分化与复制;对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维持、调节,起重要作用,能有效改善机体中各种抗氧化物之间的协同关系,从而提高机体抗氧化损伤能力,对肠结构与功能起着重要作用。锌能加速肠粘膜的再生和修复,使水和电解质分泌减少,重吸收增加,缓解腹泻症状,锌还参与体内生化反应,增加酶的活性,增强机体抵抗力。据报道[4],补锌治疗可减少粪便排泄量,减少腹泻次数,缩短病程,并在随后的2—3个月腹泻发病率下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5],一发生腹泻就补锌,可以降低腹泻的程度和严重性,以及脱水的危险。本组病例经过相应治疗病程均未超过三天,随访3个月,均未再发生腹泻。
另外,在日常工作中,亦会密切关注本地区流行病疫情,如在诺如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对所有腹泻患者均进行消化道隔离,并对其居住的场所进行严格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在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近年无传染病暴发流行。
参考文献
[1] [2]万学红,卢雪峰,刘成玉等,诊断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34
[3]杨慧明,姚裕家,锌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与婴儿腹泻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15(1)53-54.
[4]许春娣,小儿消化系统疾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205-219.
[5]杨邵基,李兰娟,任红等,传染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