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克 李英 刘宁 杨君
摘要:通过对近几年我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践的思考,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总体要求和我区农村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主要环节,以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
遵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针政策和总体要求,近年来,南阳市卧龙区连续多年组织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培育出一大批适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区涌现出一大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我区农业生产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但是,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提高。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含义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可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家庭生产经营为基本单元,充分依靠农村社会化服务,开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生产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专业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中,专业从事某一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骨干农业劳动力,主要包括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经营性服务组织中或个体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主要包括跨区作业农机手、专业化防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沼气工、农村经纪人、农村信息员及全科农技员等。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意义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和重点工程,是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更是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的现实选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助于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与合理配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现代农业的现实和未来,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主体。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概况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大区建设,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职业化为导向,加快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创新培育机制模式,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2012年以来,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总体要求,我们进行了广泛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宣传工作,组成了由南阳农科院、南阳职业技术学院、南阳师院、农技推广部门、农业科教园区等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遴选南阳大山农业园区、内乡以色列高效农业园、南阳月季园区、卧龙区金磊生态园、西峡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西峡县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培训了包括种植、养殖、农机、经营、服务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8年,又完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工作。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主要环节
(一)培育对象
隨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劳动力持续流失,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具体体现在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平均年龄大、男性农业劳动力占比低等方面。新生代农业人口大多又不愿务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无米之炊的困局。如何解决这种困局,有待于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新生劳动力向农业和农村合理流动,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生力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高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为我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当前形势下,只要积极从事当地农业生产经营,有愿意学习的,无论户籍、户口在哪里,都能得到培训,享受同样的政策支持。支持大学生、复转军人、城市富余劳动力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优化农村农业劳动力结构。
(二)师资队伍建设
现阶段,我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要依靠本市范围内的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的师资,实训基地也多选择在南阳市区域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师资力量短缺,学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业园区建设与管理运营水平与全国一流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因此,有必要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补充外部师资力量,充实师资队伍;拓展学员实习实训的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加见识,激发他们创新的内在动力。在资金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支持培育对象到产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进行实习实训,学习先进经营管理模式和高新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发展的速度。
(三)培育对象管理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严重流失,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又不愿务农,因此,培育对象平均年龄偏大,男性劳动力少。年龄越大,从业时间长,经验丰富,越容易形成主观意识上的错误,不容易接受新知识;年龄较小者,对农业职业本身的认识程度不深,敬业程度低,主动学习意愿不强。所以,根据培育对象不同特点,应加强管理,分类指导,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使他们看到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增强他们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效率,以达到更好的培育效果。
(四)规范教学活动
根据培育对象的实际需求,组织教材及选择相关专业老师和实训基地。授课老师以提供的教材为主进行备课,准备课件,课堂讲授内容与教材基本保持一致,便于培育对象课后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教材以外新增加的重要内容,应提醒培育对象注意,并做好课堂笔记。选择实训基地、实习内容也应与课堂教学基本保持一致,以便使培育对象课堂所学知识更加具体化呈现,巩固他们课堂所学内容。
(五)完善实训机制
现阶段,受项目资金限制和学员学习时间等因素影响,我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采取的方法是实训基地参观+园区专家现场讲解。短时间的实训,学员所接触到的只是某一时间点的表象,认知程度有限,缺乏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实际规划、运筹、操作、管理等经验积累,难以达到培育的理想效果。所以,应当加强对实习环节的资金投入,支持实训基地和学员建立长期实习机制,学员全程参与基地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熟练掌握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管理技术及经营措施。建立学员实习报告考核制度,客观真实地评价学员实习效果,确保实习达到预期效果。
(六)完善培育考核机制
如何检验培育取得的效果,要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课堂学习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课堂考核应紧贴教学内容,以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二是实习和实训方面考核。为了避免考试流于形式,真实地考查培训对象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可以考虑建立第三方介入考核考试的考查机制,增强考查结果的客观真实性,以便于不断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
四、思考与建议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强大技术支撑,我国农民需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及农产品质量。新形势下,应以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政策为保障,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手段,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