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能力实训室条件下的语言能力建设

2019-10-21 07:33傅长乐徐加新常莹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7期
关键词:实训室语言能力

傅长乐 徐加新 常莹

摘  要:“信息化时代,国家语言能力与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资源的储备、利用、保护的能力,国际空间开拓的能力,以及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成正比。任何国际交往和国际礼仪的争取与维护,都需要很强的语言能力的支撑。”本文就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及构成展开讨论,如何利用语言能力实训室来加强语言与文化的融通能力和语言人才的储备能力。

关键词:国家语言;实训室;语言能力;人才储备

当语言为国家利益服务时,它就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国家语言能力也因此成为国家软、硬实力的重要体现。语言与文化的融通能力、语言人才的储备能力、语言应用服务能力、语言学术研究能力等都属于国家语言能力的范畴,应当在语言规划、人才培言、语言服务、语言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以便不断提升国家语言能力。

一、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是彰显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西班牙语言学家內布里亚在《卡斯蒂利亚语语法》一书中指出:“语言永远语实力相伴。”这句话道出了语言的兴衰语国力强弱休戚相關。“国之强,则语言强。”正是由于昔日的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需求,我过早期的外语教育才得以萌芽,所以已知的最早的外语教育发端于汉唐时期。“国之弱,语言亦弱。”到了明清时期,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我国的经济发展陷于停滞,更不要说国家外语能力的发展。可见,一个国家语言能力的强弱,既关乎国家的盛衰,更关乎国家的存亡。

二、国家语言能力及构成

语言能力分为个人语言能力(母语能力、多语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各种职业、专业语言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行使国家力量是所需的语言能力,如在抢险救灾、反恐维稳、海外维和、远洋护航、联合军演、护侨撤侨及各种国际合作中,国家语言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国家语言能力分为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语言与文化的融通能力

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中西方文明互通有无之路,也是中国文明走向世界、影响世界之路。当今“一带一路”倡议与古“丝绸之路”一脉相承,是再次启程的经贸联通之旅,是一次复兴的文明交流之旅。语言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推进力量。可以说,民心相通国际语言能力提升的社会根基,而保证民心相通的关键和基础则是要做到语言先行。

语言是人与人顺利沟通的媒介。没有语言就无法沟通,不沟通的后果就是彼此之间难以理解甚至产生误解。中国文化想要走出去,最无法离开的基础单元就是语言,语言交流是文化交流的第一步。由此可知,语言文化的交流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语言人才的储备能力

语言服务的关键是语言人才的培养。然而遗憾的是,我国专门语言人才的培养在长期以来都未能实现双向思考,人才培养的目的性不明确,因此我国专门语言人才十分匮乏,复合型语言人才、语言应用研究及教学人才和非通用语种人才等都有巨大缺口,这项短板甚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需要改善语种结构,提升人才标准,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培养模式,在语言培养的同时,不忘将国际视野渗透其中,力求培养出真正的跨文化沟通行业专才。

以军事英语为例,建设以战争行动、国防建设、军事活动和行动所需要的语言能力为牵引,战场需要什么,国防建设紧缺什么,军事活动和行动中要求什么样的语言和语言能力,包括军队单位对于人才第一任职岗位需求什么,军队院校学历教育人才培养、任职院校培训和网络培训就培养什么。同样,资源建设、技术建设、教员队伍、专家队伍、政策机制等都向部队涉外联演联赛联训、国际军事外交与合作、国际军事行动(国际维和、护航巡航、紧急救援、医疗救护、维稳反恐、紧急撤侨等)、战争与和平、军事对外传播等方面靠拢,向着军队这些活动中需要的核心语言能力贴近,向着如何打败外敌入侵、赢得任何可能的战争行为所应该具备的语言能力方向建设。换句话说,部队需要什么、训练需要什么、实战需要什么、人员短板在哪里、战场需要什么,就努力建设什么能力。

(三)语言能力实训室下的语言能力建设

语言能力实训室重点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效果,重在培养过程中与效果相关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培养所产生的能力是否能够满足未来执行多样化军事行动的需要;具有特定国防语言能力的官兵是否能够实实在在地在各类军事行动中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能力,完成相应的涉外军事行动。这样的培养模式要求人才培养在关注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始终高度关注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实战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一般性的理论知识外,要更重视语言能力的综合运用,重视在具体场景下的语言能力恰当体现、应用和综合实践。在这样的模式主导下,在培养过程中,将更加注重情景式、场景式、模拟式、体验式教学,教学将把真实的军事行动和实战中语言的应用搬到课堂内外,语言学习资源和技术的建设也把战场和涉外军事行动中许多重要环节的语言素材和重要技术作为建设的主要方面。

三、结语

最后,语言能力实训室条件下的语言能力建设不再以普通理论为主导,而是在全程学习和培养过程中,始终以实践和应用能力为根本和决定思想,进行实操、实训、实练,学习和培训的过程尽可能在想定和模拟环境下进行,配备相应装备,设定相应任务,而非简单的语言学习和培训。

参考文献

[1]  李宇明.语言也是“硬实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9);

[2]  文秋芳,苏静.军队外语能力及其形成——来自美国《国防语言变革路线图》的启示,[J]外语研究,2011(4)。

猜你喜欢
实训室语言能力
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训室管理与研究
高校开放实训室管理中7S管理的应用方向
浅析职业院校中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的角色定位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阅读夯实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文化基础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开放实训室管理探索与实践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
关于校内实训室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