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二十条”指导下的职业院校教师发展

2019-10-21 21:28田忠
速读·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双师型理论实践

田忠

◆摘  要:2019年2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本文探讨“职教二十条”指导下的职业院校教师发展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职业院校教师发展现状,然后指出“职教二十条”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向“双师型”教师转变,最后从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基础课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理论;实践

2019年2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包含七个方面二十条具体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

文件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產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其核心是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国家为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给出了“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政策,同时将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帮助学校和教师融入产业,这对现在职业院校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一、职业院校教师发展现状

当前职业院校绝大多数教师来源于应届毕业生,从事教师工作之前一般涉足的主要内容都是理论研究,专业实践机会不是太多,一般也没有相应的真实行业工作经历,无法直接了解和掌握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规范。近年国家倡导工学结合,大力开展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但由于教师自身的行业经验限制和企业的积极性不高,职业院校绝大多数教师与产业的融合度不高。在教学方面,加入了很多的实训课程,但与产业衔接度不够,再加上传统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联系不紧密,极大影响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在科研方面,深入产业前沿的机会较少,缺少服务企业与社会的平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院校教师价值的实现。总体来说学生培养效果达不到预期和自身专业发展受限是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教师焦虑的两个问题。

二、“职教二十条”对教师的要求

“职教二十条”为职业院校教师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那就是成为“双师”型教师。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要让学生习得高技能,教师水平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大师培养出大师的概率相对较高。同时教师拥有较高的实践能力才使得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职业院校教师沟通与合作成为可能,在不断合作与双向流动中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健康多赢的校企“双元”育人模式。

三、“职教二十条”指导下的高职教师发展

1.传统专业课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1)加强自主学习和研究

专业课教师大多拥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且学习能力较强,可以利用现有纸质书籍和网络资源自主了解、学习和研究专业实践所需知识,为工程实践做准备。

(2)充分利用学校和国家政策进行专业实践

现阶段很多职业院校大多拥有一定数量不同水平的实训基地,教师可以参与基地建设与教学,能较快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积极参与“访问工程师”项目也能直接进入相关企业直接接触工程实践。随着“职教二十条”方案的落实,国家将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校企合作项目也会越来越多,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参与充分利用资源,实现教师发展与产业发展一体化。

2.传统基础课程教师主动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1)积极学习专业知识

基础课程教师虽然不具备专业知识,但大多具备较高的公共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比如传统数学、物理、化学教师可以向对应理工类专业教师转变,传统英语、语文教师可以向对应文科类专业教师转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便利的现代化学习资源,不断累积专业知识和能力。

(2)积极参与专业建设与专业实践

基础课程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建设与专业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实现基础课程教师向专业教师的转变;另一方面可以更科学的安排基础课程的教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3.加强教育理论学习,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的目的在于实现校企“双元”育人,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校企“双元”育人涉及两个教育主体,教学场地分教室、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等,教学内容总体分理论和实践,如何把众多的教学元素整合好,实现“双元”育人效果的最大化,这需要教师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从之前“工学结合”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经验看,教师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传统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同时大部分职业院校生源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差距较大,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授受”式教学在现实中极大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现阶段需要的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解放思想,接受“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组织模式,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实现校企“双元”立体育人的最优化。

(2)促进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现阶段由于基础课程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和教学主体单位的分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和融合不够,大部分职业院校基础课程服务专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都不强。理想的状态是基础课程教师不断向专业教师转变,开发产业发展需要的基础理论和基础实践课程,真正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求。

(3)解决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

从教学内容看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理论又分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实践分学校实践和企业社会实践,如何安排好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对学习效果起到重要的影响,从实践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块可以考虑先理论后实践、先实践后理论和理论实践一体三种模式,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国发4号,2019.

猜你喜欢
双师型理论实践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