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靠空口说教,更不能生搬硬套,要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借力传统文化课程,可让学生明确习惯养成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我校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突出习惯养成主题,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建设校园,营造习惯养成氛围
“读好书,做好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倡的。我校把“读好书,做好人”作为校训,让学生清楚上学就是要把人做好、把书读好。学校把校训张贴在最醒目的地方,时刻提醒学生在学校的使命。学校校风把“厚德”作为首要目标,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要做事、先做人。
我校东面围墙上绘制了国学经典长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仁义理智信忠孝廉耻勇”绘制上墙,提醒学生为人处世之道;背衬万里长城图案,让学生领略长城的雄奇险峻壮观;绘制了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让学生学习其高洁品质;西面和北面围墙上绘有中华文化史长廊,从盘古开天开始,按朝代顺序,到新中国建立,每个朝代选取四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有杰出人物、科学成就、文学典籍和艺术经典,加有文字说明,让学生领略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信心,拥有民族自豪感。
具有民族特色、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展现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营造了氛围。
二、开设课程,明确良好习惯内涵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靠空口说教,更不能生搬硬套,要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我校通过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明确良好习惯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让良好习惯的养成有润物无声之效、收水到渠成之果。
我校编制了国学经典校本教材《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笠翁对韵》和《论语》,分年级对学生进行授课。所选编的校本教材内容朗朗上口,寓教于人,在简洁精练的语句中囊括了为人处事的众多道理,对学生有积极地启发作用。通过授课诵读,以国学经典中的优秀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校编制了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教育“三个一”》,要求学生每天记住一句名人名言,每周讲述一个感恩故事,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用名人做榜样,以名言引导行为,形成优良品质,养成良好习惯。开发的晨诵课程《积累运用》教材中,将名言、古诗、成语、经典片段、歇后语汇编成册,利用早晨时间背诵,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养。
三、开展活动,内化良好习惯养成
(一)生命大阅读活动
毋庸置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在册册图书中得到传承,我校开展“让生命因阅读而精彩”的生命大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在阅读中提升他们的品德修养,继而影响他们的言行。学校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小时,其中在学校集中阅读半小时,在家中阅读半小时。每学期安排读书活动月,采用阅读主题、阅读指导、阅读汇报等形式,让学生在系列读书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传统节日教育活动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节日,我校都会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享受节日所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比如重阳节学校组织学生收集“重阳节来历”,让学生了解中华尊老、敬老传统文化;安排以“九九重阳”为主题的诗文诵读、成语故事、孝心演讲等,营造敬老氛围;学生感念亲恩纷纷付诸行动,或承担一项家务劳动,或给家长洗一次脚,或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干净等,这些都是孝心的体现。
(三)社团活动
学校一方面通过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让良好行为习惯在社团活动中得到巩固和发展。学校安排具有传统特色的社团活动:剪纸社团向学生传递传统手工艺的无穷魅力,国画社团让学生了解传统绘画的独特风采,软笔书法社团让学生们屏息凝神体会笔走龙蛇,还有快板、民族舞蹈、笛子等。社团是熔炉,锻炼学生身心;社团是练兵场,锤炼学生言行,让学生們良好行为习惯在社团活动中慢慢养成。
(四)体育活动
在体育运动中安排传统体育项目,全校学生积极参与花式跳绳、打太极拳等活动。太极拳作为蕴含东方哲理的运动形式,其对意、气、形、神的锻炼非常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对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及群体的和谐共处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打太极拳,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让学生消除浮躁心理,学会平心静气。
(五)艺术活动
在艺术教育中安排传统艺术教育内容,学校大课间活动安排花式快板说唱训练,组织全校学生进行校本课程《弟子规》《三字经》《行规礼仪习惯教育》及安全韵律歌等内容的集体诵读活动。因为所选内容朗朗上口,学生能够在边打快板边大声朗读的轻松愉快中接受到传统美德的教育,在品德、修养得到提高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创新评价,促进习惯持续养成
(一)活动管理评价
好的习惯养成也要依靠科学的管理来监督,学校创新学生日常管理办法,以星级班级与星级学生的评比激发学生们的向善性。学校制定星级班级评比办法,将学校管理各方面囊括其中,张贴上墙,公布于众,每周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对优秀的班级颁发优胜牌。学生制定了星级学生评比标准,对学生表现情况开展自评与互评。在评比中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二)专项评价
没有评价,良好行为习惯就没有持续性,缺乏稳定性。学校制作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与评价手册》,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活动及时评价,跟踪评价,确保其习惯养成的持续性、稳定性、有效性。
优秀传统文化是抓手,良好行为习惯是目标。在城厢小学的六年光阴,学生要阅读至少100万字图书,背诵至少100篇古典诗文,基本能写一手漂亮的字,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会用一件传统乐器,能打一手标准的太极拳。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很多学生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终身受用。
(责任编辑:赵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