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花
摘要:该文对农村基层畜牧兽医站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针对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动物疫病;诊断和治疗;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 .3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06.042
0 引言
随着中国开始逐渐对畜牧产业加大发展的力度,一些与其相关的问题也被逐渐重视,而对于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则是关注的重点。对动物疫病进行有效控制是防治动物疫病的基础,而对疫病的诊断检测水平能反映整个地区的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动物疾病的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地被更新,尤其是在医药试剂等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其中就包括对药剂进行研發与生产。但在基层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强化动物疫病诊断的研究与分析,并且不断对防控动物疫病方面进行改善。
1 存在的问题
1.1诊断手段落后
目前,迪庆州基层兽医站的诊断疾病还基本停留在如中医方法的望闻问切阶段,有时利用体温计和听诊器进行初步诊断,有时进行解剖诊断,缺乏有力的诸如实验室诊断的基础条件。因此,只能基本确诊简单的疾病或诊断畜禽个体系统方面疾病,确诊难度大,造成治愈率低、病程时间长、投入人力财力大,治疗效果不明显,使其所处的地位十分尴尬[1]。此时就需要对动物进行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诊断,找出产生动物疫病的原因,有效地阻止动物疾病的蔓延。
1.2基层兽医人员技术能力差
第一,缺乏优秀兽医工作人员。基层兽医站相关的技术人员比较少,尤其缺乏从事动物医学临床诊断以及病理诊断的有经验技术人员,在实际的诊断中,由于各种形式的感染所导致的个体差异等问题,为预防动物疾病以及后期的治疗增加许多原本并不会出现的困难。
第二,实验室的技术人才储备不足。虽然有的兽医站的规模与设备都已经进行了一定配置,但由于经济与地域的限制,引进具有高端技术的人才相对比较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使实际工作无法继续向前推进,因此对于大多数的基层兽医实验室,也只是对一些比较浅显的问题进行基础的实验检测与分析,对于前期的疫病的诊断工作并不到位。
1.3不重视普通传染病诊断检测
对于特大或者重大的动物疫病,如果一旦被广泛地传播,就会在社会中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所有的动物疫病管理部门都要将其列为工作重点之一,尤其是在对重大的动物疫病的防控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采用严密的诊断与监测等方案。但对普通的传染病的重视程度远不及重大的动物疫病[2]。另外,虽然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但有关的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并没有对新型的诊断技术进行相应的技术储备,一旦发生新的疫情,就会严重影响工作进度,不利于对疫情的控制。
1.4治疗药品短缺
由于迪庆州农村养殖家畜禽数量相对较少,单个疾病发生率不高,而且由于兽药价格越来越高,同时还存在药品过期问题,因此存储药品数量不多,品种单一。有时即使确诊疾病,也无药可治,存在“药到用时方恨少”的不良局面。
监测防控[3]技术手段不到标。先进的监测防控技术和治疗方法是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在目前的检验检疫工作中,一些现代化程度高、技术含量高的检验检疫技术难以得到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基层站点完全依靠眼看手摸进行检验检疫工作,不仅难以及时发现疫情,同时也对工作人员产生了极大地安全隐患。
2改进措施
2.1 加强基层兽医站基层设施建设
政府应投入适当经费,完善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备足常发疾病或疫病的检测物品,在动物发生疫情进行诊断时,可以运用综合性的诊断技术进行诊断。要对所发生的疫情进行基础的诊断,继而需要对各种各样的诊断技术进行有效地互相结合,最终使整体的诊断结果更加准确[4]。
2.2加强技术人员培训,进行相应的人才储备
各级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政策,以达到吸引高端人才的目的;与高校进行合作,共同定向培养地区化技术人才。另外,对疫病数据库进行及时地更新,并总结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3提高基层兽医团队的服务水准
加强基层兽医实验室的建没,加强财务管理,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调整基层兽医团队的工作模式,在发生疫情时,基层兽医团队要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与前期的调查与检测,并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为后续工作做准备。
2.4建设与完善兽医诊断试剂的相关法律法规
对其研究与发展的过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规范,制定出统一的标准,作为行业内的参考。对兽医诊断试剂的级别进行相应的监督与检测,并且确保产品的质量以及生物安全可以通过有效的监督措施,为兽药制剂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2.5建立兽药储备机制
基层兽医站要储备常发疾病和疫病的相关药品及诊断试剂,州、县(市)兽医部门要备齐各种疾病和疫病检测治疗药品和试剂,对过期的药品及时进行销毁处理,同时财政上要给予补贴。储备品种齐全、数量足够的药品和试剂,以满足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的需要,进而保障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6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计划防治对策
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计划防治对策主要是指对动物采取免疫接种、驱虫、药浴、疫病监测和对动物饲养场所采取消毒、生物安全控制、动物疫病的区域化管理和防疫承诺制等一系列综合性措施。结合动物疫病流行的态势,采取免疫、监测、应急处置、限时净化等措施,逐步清除动物机体和环境中存在的病原,推进重点病种从免疫临床发病向免疫临床无病例过渡,有计划、分阶段达到控制、净化、消灭等标准,为实现免疫无疫和非免疫无疫奠定基础。
3结束语
目前动物疫病的诊断及治疗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严重影响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在对基层兽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后,认为在对动物疫病进行诊断中,要对其进行相应程度上的强化与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提升动物疫病的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l]哈勒泰加尼别克动物疫病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农家参谋,2019(4):138.
[2]程林.动物疫病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畜禽业,2018,29( lO):54-55.
[3]王谢忠,张立成,马睿麟.当前动物疫病诊断中存在问题探讨[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3,43(2):52-53
[4]李万芳.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的应用探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34 (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