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妮
摘 要: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回归于生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使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情感价值观念得以提升,完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在过去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师教育观念的影响,课堂呈现着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等问题。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给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拉近学生与化学学习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化学充满兴趣,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化学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好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方法,营造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日常生活场景,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比如,在学习“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关于乙醇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化的导入方法,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常识,食物都是有保质期的,过了保质期的食物是不可以再吃的,但是有一种东西却恰恰相反,那就是酒,时间越久的酒的品质越好,这是为什么?”这样,就通过一个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出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探索的欲望,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来,形成学习的目标,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营造生活化教学情景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年龄阶段,学习的主动性很强,因此,一味地使用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教学很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继而降低教学的质量。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巧妙地使用故事、传说等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营造充满探究性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比如,在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这一节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硅的性质有充分的了解,教师可以使用构建生活化教学情景的方法。首先為学生播放影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从石缝中腾空而出的画面,接下来再播放太上老君利用炼丹炉炼化孙悟空的片段,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孙悟空没有被炼化掉?”“孙悟空为什么会炼化出火眼金睛?”等问题。这样,学生会很自然地用所学知识去解释视频中的现象,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比起让学生死记硬背更能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提高。
三、合理运用社会热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因此,为了使教育更加充实,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要合理地开发社会热点资源,引导学生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在社会热点问题的探索中快速地掌握所学习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观察意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化学学习方法。
比如,在学习“生命的基础——蛋白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人们都很关注的“假奶粉”事件引入到课堂上,让学生关注社会上时常会发生的一些不良问题。高中学生大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对于这种欺骗消费者,尤其是伤害婴幼儿的问题会十分厌恶,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会产生假奶粉这种东西?”“假奶粉中的哪种物质对人体产生了危害?”等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热点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形式生活化
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变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形式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乐于参与进来,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游戏化教学、实验教学等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够自然地沉浸在课堂上,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下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展开数据收集,了解当地的用水情况,是否有水资源短缺的情况等。这样,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到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学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不同结果的碰撞中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获得共同的进步,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文针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有足够的精力了解化学、感受化学,体会到化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帮助,使学生能够在成绩提升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化学核心素养,养成正确的化学学习态度,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芳芳.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探索与案例设计研究[D].河南大学,2016.
[2]谢倩.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D].河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