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伽奇
摘 要:核电厂建设当中,必须要注重管道设计工作,其中弯管工艺在管道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弯管工艺可以有效改善管道形状、施工走向,具有阻力小、耐压强、伸缩性好等优势。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弯管工艺原理,进而探究弯管工艺在核电厂管道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弯管工艺;核电厂;应用;工艺原理
引言
核电厂建设中的施工工艺十分复杂,其中涵盖了管道、设备两个主要部分,特别是管道设施可以输送流体物质,良好的管道体系可以保证核电厂运行安全性、稳定性,这就需要全面提升核电厂的管道施工质量。核电厂管道设计要结合工程运行实际要求、空间布局、热膨胀效益等艺术,在管道设计中难免不会碰到管道走向改变的情况。在过去,想要改变管道走向必须要采用弯头技术,但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如改变管道走向容易泄漏、工艺难度大等,这也促进了弯管工艺的形成。
1.弯管工艺原理
弯管工艺可以划分为热弯管、冷弯管,其中热弯管主要是采用感應加热弯管,也就是通过测量手段找到管子加热点,通过高频电源加热管道周围方向的狭窄地带,让弯管温度提升到可弯曲条件,并逐渐缓慢的推进,这样在管子加热区受到弯矩作用影响,会让加热区让管子沿着预设轨道推动,产生具备一定曲率半径、角度的弯管,为了控制角度与半径参数标准,要在预热前制作好标准规格的胎具,从而实现弯管加工。冷弯管制作是在一定温度下,将管子沿着胎具逐渐向外拖拽,在此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角度和曲率半径,整个加工流程无需加热,在不改变材料组织结构前提下,可以有效降低资源消耗量。
2.弯管工艺在核电厂应用研究
2.1 弯管设计
在核电厂设计当中,必须要结合核电厂管道系统情况,确定核电厂管道设计理念。结合RCC-M、ASME设计标准,保证设计质量,提高核电厂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其中,RCC-M设计标准更加严格,设计中从最小壁厚、椭圆度、壁厚减薄量展开技术操作,可以保证弯管整体质量[1]。ASME规定了最小厚壁、椭圆度标准。两个标准技术规范有一定差异,在数据层面上RCC-M更加丰富、全面,符合当今核电厂建设操作规范,但实际还要根据现场实际状况选择标准。两个设计指标都实现了技术常态化,提出了管道弯曲最小壁厚参考值,二者也都提出了统一的验收标准。
2.2 弯管的实际应用
核电厂施工管道设计工作非常多,由于要传出大量的管道物质,因此必须要做好管道设计工作,从而满足核电厂的运行要求。通常情况下,在设计核电厂管道中,要做好施工现场调研工作,在相同条件下,能使用弯管的部分绝不使用弯头,利用弯管平滑性可以降低液体流动阻碍,还可以减少焊接数量,确保管道体系的密封性、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好施工工艺。针对间直径不足60.3mm管道必须要采用弯管工艺,结合实际设计方案,确定加工参数。为了保证液体的传输效果,要做好45°、90°曲率管道设计,可以采用标准弯头或弯管,要根据流体传输状况合理选择,确保可以达到核电厂使用需求。
为了保证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握过提出了核电厂管道布置标准,在弯管施工工艺标准中表明,弯管曲率半径为5.0D以上,则弯头弯曲半径在1.0-1.5D之间[2]。要根据核电厂占地面积设置管道转弯设计,尽可能减少弯曲设计量。管道设计、安装要事先考量核岛内置空间,此时多数是采用弯头。新时期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突破,大口径弯管弯曲半径通常在3D以上,可以满足决案核电厂管道工程使用要求,并且当今弯管应用条件不断放宽,技术更加全面,弯管工艺效益也变得愈加明显,保证了管道工程施工效果。
2.3弯管工艺应用优势
核电厂施工工艺尤为复杂,为了确保核电厂管道工程持续进行,要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管道布局,满足核电厂传输要求。在核电厂施工中,条件允许条件下都是采用弯管工艺,可以保证核电厂管道系统运行稳定性。弯管工艺在实际应用中效益非常好,相比弯头工艺来说,其主要优势表现在:
(1)安全性高。核电厂管道设计中,要提前做好管道设计,包括弯管规格、弯管数量。弯头要对两侧进行焊接,保持密封性。弯管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焊缝数量,不仅能够降低人、财、物消耗量,还可以提升安全等级,保证物质传输的稳定性。这是由于焊缝区在运行中会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出现质量问题,这也是弯管安全性能高的重要原因。
(2)减少流动阻力。弯管相比弯头的曲率更大,因此可以提升管道内部液体流动速率。同时根据不同液体性质差异,还可以有效降低流体运行方向对管道壁的不断冲刷,减少液体冲击产生的振动,保证物质传输的稳定性。结合管道弯曲和弯曲半径应力关系(正比关系),而弯管施工主要是为了减少阻力,保证液体流动的稳定性,不同液体的重力、压强不同,为了降低阻力,必须要做好弯管设计,这样管内液体可以保持匀速流动,减少管道液体流动阻力,有助于提高核电厂的整体运行效益。结合数据分析表明,90°弯头局部阻力系数为0.25,90°弯管局部阻力为0.2,阻力降低效益较为明显[3]。
(3)降低施工成本。核电厂建设必须要能够保证运行安全,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经营情况。在施工安全检查中,其检测重点就是焊缝质量检查。使用弯管工艺,在后期使用、维护当中可以减少焊缝检验工作量,降低运维成本,特别是在检验当中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工作量,在不断降低经营成本基础上实现更多的运营价值。
2.4 弯管验收
弯管验收除了要满足弯管设计标准之外,还需要满足弯管验收标准,RCC-M和ASME中对弯管成形提出了标准要求。其中,ASME仅对成形后椭圆度、最小壁厚度尺寸提出了具体要求,RCC-M除了的提出了与ASME相同的验收要求外,还额外增加了不同RCC-M等级弯管成形前后的无损检测要求,因此RCC-M的验收标准更加具体、更加细致,推荐采用RCC-M验收标准来保证核电厂工程的建设安全[4]。
在无损检测当中,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1)成形前无损检测。要对试件进行目视检查和尺寸检查,确保满足设计文件规定标准要求。针对需要成形操作区域采用液体渗透试验方案。(2)成形后无损检验。要对成形区域进行目测和尺寸测量检查,保证成形后可以满足设计方案标准。同时,在弯管内弯曲半径范围存在的褶皱情况,要测量褶皱峰顶、谷底之间的间距,并且不得超过直径规格的3%、不超过相邻峰顶间距的1/12。圆度偏差不得超过8%。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弯管技术在长期发展中不断改进,在核电厂领域的应用也愈加广泛。核电厂弯管技术除了能够减少焊缝数量,同时也可以保障核电厂管道工程运行安全,减少了检测工作量,降低了人、财、物的损耗,这对提升核电厂运行效益有着重要意义。弯管加工主要是在车间进行,还要有生产工艺、制度层面的保证,这也是弯管等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刘加志. 弯管工艺在核电厂管道设计中的应用[J]. 内燃机与配件, 2017(24):34-35.
[2]赵仲江. 弯管工艺在核电厂的应用研究[J]. 化工管理, 2017(23):101-103.
[3]段灵利. 关于核电厂管道设计中弯管工艺的应用探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 253(33):120-121.
[4]王磊, 王增琛, 程超, 等. 管道弯管工艺在核电厂的应用分析[J]. 华电技术, 2015, v.37;No.278(09):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