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飞
摘 要: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期间最后一个教学实践环节,毕业设计不仅客观反映了各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也反映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实践能力。是学习的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习与实习、研究与实践的全部总结。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有效检验的一种手段,这一过程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明显下降,目前急需改变这一现状,努力探索解决措施。
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毕业设计应该具有创新性、完整性,具备应用型和结果真假性的特点。针对学生、教师和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管理制度、过程指导、教学投入和评价标准四个方面的改革措施,提高了毕业设计过程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实现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和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教学思维和理念,有效利用学校、企业等各种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适应社会发展是目前高校最为关注的问题。
1 毕业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毕业设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中专业内涵建设、毕业设计作品质量、社会服务能力、作品成果转化应用、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毕业设计的选题缺乏统一规划,较为随意,多为虚拟课题,主题内容创新性不够。师资队伍上,指导方向缺乏探索创新,基本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缺少生产实践中最前沿的设计理念、技术和表现方式。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大多数指导教师以校內教师指导为主,缺乏企业、行业、市场的一线经验,设计理念、精力不足,存在完成任务就行的现象。所以导致毕业设计作品不够完整,系统,缺乏原创性。
毕业设计应是严格化、规范化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前期进入状态慢、学生与指导教师交流少、学生不注重实质的学习、抄袭他人论文等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对此,建议进行教学新模式研究,努力使毕业设计工作规范化,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便于检查和把关,切实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学术水平。
2 毕业设计的改革措施
2.1 强化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学生对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如何进行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等问题比较迷茫。因此,部分同学上网直接摘抄他人的论文。为了严肃毕业设计的纪律,改变过去学生对待毕业设计前松后紧的态度。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由过去最终答辩的形式改为由多个答辩成绩综合确定,增加开题答辩、中期检查答辩、推迟毕业答辩的环节,每一步都严格把关,指导教师也通过每个阶段的答辩环节,掌握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情况,从而督促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使毕业设计有了质量上的保证。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和学生互相选题确定后,教师要及时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提出完成设计工作的任务和具体要求,安排好学生开展设计工作的进度,定期指导并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及工作质量。教师要认真审阅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和建议,指导学生提高与完善毕业设计论文,把好质量关。
2.3 校企结合,毕业设计与就业相结合
多数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已经确定了毕业去向,部分学生希望一边工作一边做毕业设计。因此,把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变为校企联合指导本科生进行毕业设计模式。首先,根据学生未来的就业意向,结合学生本人实习岗位的具体情况,可以增设实践报告性学位论文的毕业设计题目形式。其次,毕业设计工作可以实行“双导师制”,由学生所在实习单位的校外兼职导师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2.4 提高毕业设计开放性选题
一方面,在开放性选题的环境下,学生会更多地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兴趣爱好选题。这给予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为了切实推动应用型教学改革,高等院校可以在毕业设计选题环节中引导学生积极开发具有商业价值的选题,利用媒介信息向学生展示成功的应用型设计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输出能力。
2.5 修订评分准则
学生毕业设计总成绩为指导成绩、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分别设置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只需要给出各评价指标的分值,即可完成总体的评价。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教师参与的环节不同,侧重点也不同,相对公平。
3 毕业设计的新模式研究
第一,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要紧密结合新的科技成果和我国鼓励推广的新技术,开展新型结构体系设计,构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多元化毕业设计工作新模式,将传统毕业设计模式向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转变,来改变传统毕业设计模式下的现状和弊端。
第二,将毕业设计内容的选择与行业技术需求相结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提供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由企业根据自身行业技术需求,提供毕业设计题目,使学生能够把企业与毕业设计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第三,为本科生完成毕业设计提供更加完备的实验条件。学生在校外参与企业毕业设计工作,可以更好的解决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所需的实验场所、实验条件和实验材料等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毕业设计环境,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运用到实际中,为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利保障。
第四,真正将学校、学生、企业三者结合在一起,让企业和学生之间有更多接触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有所规划,也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尽快补给欠缺知识要素,缩短学生适应社会所需时间,让学生尽快投入到企业的实际工作当中。
4 结束语
毕业设计通过深入实践、了解社会、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撰写论文等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应用型教育改革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院校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革,加快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学生专项设计的输出渠道,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建立相应的机制,把好质量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焦玮.”卓越计划"背景下提升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9,8(08):25-27.
[2]刘朋等.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分析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1(45):207-209.
[3]穆为磊等.面向专业认证的工科毕业设计改革初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8,10(05):136-139.
[4]孙立锐.以创新、就业为导向的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模式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9):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