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摘 要:每一个成长与社会之中的人,都要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这对于今后的成长意义非凡。而自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幼儿时期属于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幼儿各方面发育较快,在该时期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家庭、幼儿园作为幼儿活动的重要场所,对于幼儿自理能力的养成有着直接的作用,因此家园合作,才能更好的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本文主要就家园合作之下,提升3~6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自理能力;3~6岁幼儿;家园合作
1.肯定幼儿行为,及时予以鼓励
在幼儿的学习之中,一般都是通过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才能更为长久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幼儿学习过程中,如果家长或者老师是不是的予以鼓励,学生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学习,也就会更加愿意学习。例如,在幼儿园铺床整理教学中,一般女孩子容易接受,学习也就会快一些。而男孩子一般对此都比较抵触,接受也就慢一些。此时,教师就要进行鼓励:“宝贝,加油,被子整整齐齐心情是不是会更好!”在老师的鼓励之下,幼儿按照老师的示范要求完成了铺床整理这一自理活动。在家庭之中,同样要对幼儿给予一定的鼓励,同时对于幼儿力所能及的家务一定要指引其去做,不能因为耐心不足或者溺爱幼儿而不给予幼儿做家务的机会。在幼儿做家务的过程中,要给予鼓励,使得幼儿的自信心可以大大提升。
2.强化家园合作沟通,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家园合作是否顺利进行,沟通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有效的家园沟通,便于对幼儿自理能力方面出现的問题及时的予以发现,这样才能制定适合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计划方案,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当前信息传播方便,沟通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也可以通过电话进行沟通,也可以是直面沟通。很多情况下,网络和电话已经成为家园合作沟通的一项重要方式,例如现在一般幼儿园班级都会建立微信群,便于家长之间、家园之间进行沟通。虽然网络信息沟通的方便,但是直面沟通依旧必不可少,尤其是家园合作下,直面沟通更为关键,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对于幼儿的一些具体行为和培养上的思路,能够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这样就可以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指导,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例如,幼儿的饮食习惯、学习习惯、穿戴习惯等,都可以通过家园沟通予以解决,在沟通中进行最为合适的解决方案。
3.融合网络形式,优化家园合作模式
网络沟通已然成为当前家园合作的一项重要的合作模式,但是对于幼儿的自理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多种模式进行配合,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例如,定期组织家长会,举办幼儿开放日活动,对家长进行相关的教育科普。通过网络,教师可以及时通知家长幼儿的动态,提示家长予以关注。对于每个幼儿的一些自理行为,以及出现的相应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通知。可以通过开放日对幼儿中的一些不正确的习惯,让家长走入幼儿园,对于教师所说的具体问题近距离的观察,这样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关系也就更为拉近,同时也提升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效果。幼儿园也可以利用某些家长的资源优势,邀请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更好的提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建议提出。例如,某位家长如果是牙医,家长就可以将保护牙齿以及正确刷牙等科学常识,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指导,这样家园合作也就更为具体化,同时也充分的发挥了家长的一些优势。通过网络,教师可在群内分享一些幼儿故事,通过视频、照片等形式,将幼儿在园内的表现加以展示,这样家长也就更为直观的了解幼儿的真实生活,对于幼儿一些良好的生活表现要及时鼓励,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婉转的指出,予以及时的修正。
4.家园合作标准一定要明确,对幼儿自理能力共同监督
家园合作的教育标准,应当依据当前的幼儿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幼儿自理习惯的培养。例如,很多家长对于幼儿的饮食不太注意,认为幼儿喜欢吃什么,就满足幼儿的要求,忽视健康饮食,在幼儿园的日常之中,幼儿园往往更加注重幼儿的科学均衡饮食,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的身体能够均衡发育,更为健康的进行营养的摄取,由于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饮食标准不同,这样吃饭问题这一自理能力的培育就出现的问题,因此应当结合幼儿的健康成长,进行标准的制定,统一标准共同监督幼儿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要予以适度的惩罚,对于幼儿的优良行为给予鼓励,刺激幼儿多多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好的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升。
5.结束语
幼儿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很多生活习惯都不能自理,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正确指导,因此家园合作模式对于幼儿的自理能力培育,尤为关键,总体而言,家园合作模式之下,家长和幼儿园双方要强化沟通、予以鼓励,通过网络等多种形式,及时的优化教学模式,建立统一的标准,更好的促进家园合作幼儿自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芸燕.家园合作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策略[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三卷)[C].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7:2.
[2]张洁.新形势下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7(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