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莉萍
文学名著阅读可使人们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更能让学生在生命与语文学习的起点就占据精神和生命的制高点,为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可见名著阅读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如何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名著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让学生真正走进名著,亲近名著,融入名著,才能体会名著之美。
一、点燃阅读名著的热情,让学生“乐读”
(一)对于与教材课文有联系的,借助节选篇目的内容或作者,激发、引导学生对该书的阅读兴趣
如进行《水浒传》的阅读教学时,可先选择经典片段《智取生辰纲》进行教学,通过设疑激起学生对名著的追踪。老师提出问题:生辰纲被劫后杨志怎样了?吴用一伙劫的生辰纲用作何用?《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都有谁呢?他们的绰号是什么?你能说出多少及跟他们有关的情节呢?这样挑起学生对后续故事的阅读兴趣,自然向课外延伸。接着可以举行“《水浒》英雄知多少”竞赛会,“《水浒传》目录抢答会”,利用评书的方式“水浒故事会”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名著的阅读中去,真正落实名著阅读。
(二)与教材所选篇目、作者毫无联系的名著,巧用方法激起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热情
比如设置悬念法。如《海底两万里》采用播放视频导入,播放一段神秘的海底世界的视频,接着解说:在1866年,也在这样的神秘海洋中出现了一种不知名的怪物,阿龙纳克斯教授作为一名海洋动物的专家,随远征队去剿灭怪物,不料却掉入海中,被怪物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所救。于是,他和神奇的尼摩船长开始了一段惊险、神奇的海底旅行,进而开启学生科学与幻想之旅……
二、创设条件,教授名著阅读方法,让学生“善读”
(1)可以成立班级流动图书站,保证学生有名著可读。如今一本名著价格虽不贵,但如果让每个学生都必须买齐所有的名著,势必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并且许多学生家长反映,给孩子买的书一般都被束之高閣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每学期都可开列出必读书目,要求学生几个人一起凑钱买一本名著,存入班级图书角,由专人负责,每周借阅一次。并且做好读书笔记,教师相机检查。这样循环使用,巧妙监督,既减轻了学生的购书负担,又巧妙的利用了“书非借不可读”的心理,促使了学生快速阅读。
(2)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要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要把长期阅读和短期阅读计划相结合,把硬性阅读和弹性阅读计划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其学会不动笔墨不读书,并布置相应的读书笔记,使学生看有收获,读有所得。坚持不懈,集腋成裘。利用课前8分钟的演讲时间,让学生轮流讲述自己所读名著的故事片段,讲后,师生给予简单点评,并以表扬鼓励为主。
(3)做点读书笔记,摘抄、做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读文学作品,教师要指导思考:你喜欢作品的哪一方面?你有什么收获?你有摘抄吗?你能将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诵给大家听吗?读而不思则罔,思考就该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思考,思考哪些问题,有什么收益。同时更要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对摘抄什么内容,怎样做批注,怎样写读书心得等做具体细致的指导并给予示范。当学生将读书积累的集子自己命名为《书海拾贝》《向日葵》《蓓蕾集》等的时候,这成为孩子们初中阶段不可多得的读书记忆。这样时间长了,学生逐渐就会形成读书的模式,会阅读,知方法,有成果。
中学生名著阅读的教学是一项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大事,但是在具体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引导学生走进名著、爱上名著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光靠语文课真是杯水车薪。虽然困难重重,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仍然相信,只有我们大胆创新,敢于尝试,不懈努力,名著阅读必将成为中学生美丽的精神家园。起码我们要在自己的语文课上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名著的乐趣,学习语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