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暄
曲作者冼星海生平:
广东番禺人,早年入北平艺术专门学校和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音乐,后赴法国巴黎学习小提琴和理论作曲。1935年回国,在上海、北京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任延安鲁艺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沈阳音乐学院前身)。1940年被派往苏联,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一生共创作了数百首歌曲,四部大合唱、两部歌剧、两部交响乐等等,他是近代音乐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多产的作曲家。《黄河大合唱》则是冼星海最有影响力的交响乐代表作。
《黄河大合唱》背景:
歌曲创作于1938年至1939年,当时,中国正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作者在东渡黄河时,途中目睹船夫与恶浪相搏擊,聆听到他们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由此而激发灵感创作了这曲著名的《黄河大合唱》
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自始至终充满了动人心弦的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潮和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念。
该曲借用西方多声部合唱技术,音乐上又吸收了民间劳动号子、民间对唱的音调和形式特点,既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风韵,又有新时代的特征。它对后来中国大型合唱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河》协奏曲赏析: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由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主旋律改编发展而来的,于一九六九年著手创作,一九七零年元旦有李德伦指挥中央乐团交响乐队于北京演出,由殷承宗担任钢琴独奏。此后这首乐曲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不朽的乐章无数的音乐家弹奏它,它也感染了无数的心灵。作品以抗日战争为历史背景,以黄河象征中华民族,表现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歌颂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歌颂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钢琴协奏曲《黄河》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格,以标题性组曲的形式写成。它虽然产生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但是作为音乐艺术作品这并不影响其应有的艺术价值,它影响着中国音乐界几代人,成为中国对世界影响最大的钢琴协奏曲之一。
第一乐章一一黄河船夫曲
第一乐章以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组曲中的《黄河船夫曲》为基本旋律,吸取黄河两岸劳动歌曲尤其是黄河船夫号子作为音乐素材,配器中加用了琵琶,以豪迈坚毅的音调,粗狂的号子,表现了在惊涛骇浪中,船工们万众一心同狂风巨浪顽强拼搏,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第一个高潮后引入钢琴的华彩乐段,悠扬抒情的旋律,仿佛艰难险阻的斗争中见到了胜利的曙光,描绘了对美好生活的钟憬。经过短暂的喘息,在钢琴强劲的跑动带引下,音乐再现了激烈的主题音调,全曲又再返回乐曲开始时的紧张搏斗场面。
第二乐章一一黄河颂
这是一首表现以黄河文化源远流长,象征着中华儿女的母亲河热情颂歌,充满宏伟、豪放和深沉的激情。由大提琴奏出的主题作引子,内在而深切。这一主题由钢琴深情地奏出,它叙述了黄河的源远流长,曲折宛转,继而又奔腾起伏,恢弘博大,展现出一种宽宏舒展的宏大境界,表达对黄河的崇敬,引发对悠长历史的中华民族、深长的文化及坚毅的精神的歌颂。乐曲逐渐加以展开,层次与力度逐渐加强,终于形成歌颂性高潮,以强有力的和弦终结全曲。
第三乐章一一黄河愤
以《黄水谣》的曲调作骨干,中间插入《黄河怨》的材料。《黄水谣》叙述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的深重灾难;《黄河怨》以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了被压迫,被污辱的伦陷区妇女的痛苦哀怨。这两段音乐素材通过协奏曲在《黄河愤》中得到了新的展示,以长笛吹奏出明快的引子带出钢琴欢畅的乐段。第三乐章以为竹笛为引,清脆的曲调表现出了陕北高原人民质朴的性格,后以钢琴独奏,以轻快的风格表现出了,陕北土地上人民愉快的生活。此后急转以深沉的和弦和悠扬的铜管乐表现出了日本侵略者对我国国土的践踏和人们在日本铁蹄下遭受的深重的灾难。整个乐章前段轻快、后段深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凸显出了愤懑、幽怨的主题。
第四乐章一一保卫黄河
以铜管乐奏出短促庄严的引子,带出钢琴的华彩乐段,铜管乐发出警号。钢琴奏出《保卫黄河》的主题曲调,左手伴奏旋律八度级进下行,主题不断延伸发展。东方红旋律的奏出达到全曲的最高潮处,最后以强烈的完满七和弦结束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