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

2019-10-21 09:07刘雪梅
锦绣·中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南郭先生逆向角度

刘雪梅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滑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这则《滥竽充数》的寓言恐怕大家都很熟悉。讲的是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乐队里装模作样的凑数,竟然可以得到赏赐,一旦要自己凭真实本领单独演奏时,南郭先生就只好逃之夭夭了。这个故事通常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后来,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对寓意的理解不过如此。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新教材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的三维目标。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有了一个好的倾向,即从唯教参是从的一无解读走向了多重对话基础上的多元解读,多元解读来自于文本意义的多元化,文本形象的多元化和学生理解的多元化。语文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对他们终生有益。语文教学是以人的思维表现形式一一语言为载体的,始终离不开各种思维方法,因此,培养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发散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滥竽充数》就给我们提供了多角度思维的蓝本,师生对文本的理解丰富了,深入了,课堂也活跃了。一般来说,成语的意思是比较固定的,但我们要打破常规,逆向思维,这才能具有创新精神。“读书贵心得和新得”,而“新得”即是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是一种独特的个性体验,更是创新思维能力的体现。

《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我们可据文中人物的活动,让阅读教学这个“源头”融进生活经验的“活水”,以达到思维能力“清如许”的常态:

第一,从南郭先生的这一角度进行顺向思维。他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终于原形毕露,揭示了生活中“纸是包不住火的”这一朴素的真理。

从南郭先生的角度进行逆向思维。眼看事情要败露,他只有逃走这一活路,算他还有点自知之明,他以后要混下去,还得“亡羊补牢”去学学真本领。再从这一角度进行逆向思维一次。他的逃走是出于无奈,毫无自知之明可言,总想着天上掉馅饼这样的美事,须知“守株待兔”只能是一个偶然,而不是必然。

第二,从齐宣王这一角度进行横向思维。他好气派,讲排场,“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实行大锅饭制度,这是南郭先生之流们赖以生存的温床。诸如“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之类,均为投其君王所好,这样的体制下,鱼目混珠受蒙骗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也不乏南郭先生这样浑水摸鱼之徒。

第三,从齐湣王的这一角度进行横向思维。他改革用人制度,“好一一听之”,说明只有打破传统、破旧立新,才能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

第四,还可从南郭先生周围的人际关系入手进行思维。其一是乐队领导,因宣王“好一一听之”,吓得“处士逃”,“扯出萝卜带出泥”,他需不需要为南郭的出逃给个说法,作为分管领导,需不需要负起监管不力之责。其二是南郭的同僚们,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混在吹竽的队伍里,拿着同样“廪食三百石”的俸禄,却没有谁揭穿事情的真相,大家相安无事,只要不涉及自身利益,大家都抱着你好、我好这样的忠旨做人。这样的团队有竞争力吗?

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对寓意的归结那就可翻陈出新了,试例如下:

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既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

达尔文: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自然选择的法则。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没有知识就没有力量,什么都考级了啊,你有竽演奏的等级证书吗?

鲁迅:落后就要挨打,躲过了初一,躲得过十五吗?

李宁:一切皆有可能!南郭,活到老,学到老,知错能改好同志!小沈阳:你步子也忒大了点,咋一步就进了皇宫呢?无知者无畏啊!

這样的学习,更富有时代气息,跟我们生活中的人与事不谋而合,是对课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既有明确的目的,并且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把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等同了起来,避免了学生读死书的现象。

“横看成岭侧成峰”,变换视角,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它要求教师不再是教学参考书的“传声筒”,而且要求教师拓宽教学空间,真正让学生体验创造性阅读的快感,充分尊重阅读主体的个体差异。更是对教师把握处理教材的一种挑战,是教师与学生同步成长的一个过程!

猜你喜欢
南郭先生逆向角度
唉,真是报应啊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碳排放效应
滥竽充数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续写《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后传
逆向应用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