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水产专业继续教育对促进黑龙江渔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9-10-21 09:07孙辉
锦绣·中旬刊 2019年2期

孙辉

摘要:“一带一路”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统榄国际国内大局、顺应全球发展而提出的重大倡议。高等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人才支撑作用。黑龙江省渔业行业具有水域资源广、水产品品质高、冷水鱼资源丰富等独特优势,受传统生产理念影响,渔业产业优势并未转化为经济效益,高等继续教育服务于“一带一路”、服务于黑龙江省渔业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继续教育水产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对“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究,即科学调整和优化水产专业继续教育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建设,积极推动水产专业继续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为“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水产专业继续教育;渔业发展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称为“一带一路”)的倡议。2015年,通过颁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建设便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丝绸之路经济带由中亚一直延伸至欧洲。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印尼全球海洋支点发展规划、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经济发展战略、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欧盟欧洲投资计划、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等实现了对接与合作。

黑龍江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圈定的13个省(直辖市)之一,在2015年3月底国家公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已经进行了重要定位,即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以及黑龙江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这将使黑龙江省参与中国东北振兴和俄罗斯远东战略互动对接更加便利,对俄资源合作和国家战略资源保障地位更加凸显。

2016年,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在教育领域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思路、重点合作内容以及基础性举措。“一带一路”倡议承载我国对外开放的伟大梦想,更将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引擎”之称的高等继续教育,如何积极呼应“一带一路”倡议,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高等继续教育对人才培养和行业支撑作用,是目前高职院校应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黑龙江省渔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水域总面积3498万亩,水产养殖面积600.5万亩,列全国第六位,其中:池塘163.1万亩,湖泊185.4万亩,水库211.2万亩,其它40.8万亩。有水稻种植面积6000多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70.5万亩。休闲渔业经营主体到4000余个。有渔业户5万户、渔业从业人员12.9万人,渔业专业合作社143个,联合社15个,吸纳养殖户2780多户,渔业养殖企业236个。广大养鱼户参与或创办了“冷水性鱼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联盟”、“三北地区渔业产业联盟”等各类合作组织。

全省渔业总产值98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34.8;二产产值4.73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70.76;三产产值12.14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17.07;水产品总产量58.7万吨,比“十二五”末增长11.55%,其中养殖产量53.57万吨,比“十二五”末增长13.71%;渔民人均纯收入15448.14元,比“十二五”末增长14.9%。

全省水产品现有1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0个绿色食品和5个有机食品,特别是大中型水面养殖生产的水产品,品质优良,绿色安全。

二、发展面临的困境

1.受地域限制,生长期短,养殖成本高。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鱼类生长期只有近5个月时间,因而造成了单位产量相对较低,生产成本偏高,经济效益较低,养殖常见鱼类基本无钱可赚。近几年,随着活鱼运输技术和成活率提高,外省水产品对黑龙江省市场的大量冲击,养殖场户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

2.受历史原因,基础薄弱,发展资金少。黑龙江省现有养殖池塘大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老化淤积的池塘面积已达80多万亩,占池塘总面积的48.5%。同时,鱼池水质监测系统、增氧机、投饵机、注排水、道路和生产用电用房等养殖设施不配套,基础设施薄弱。各级财政对渔业发展扶持资金严重不足,养殖场户融资难,养鱼户生产积极性受挫,改池种稻的现象时有发生。

3.新型经营主体发育不足,产业化程度低。全省现有渔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

总量明显不足,组织化程度不高,创业人才匮乏,全省各地普遍缺乏具有带动力的渔业龙头

企业,多数养鱼场户处于分散经营状态,市场竞争力弱。黑龙江省渔业一二三产比重为86;4;10,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黑龙江省水产品加工业较弱,仅有加工企业34家,水产品加工总量7000多吨,仅占水产品总产量的1.2%,其中冷冻品就占57%,其它也多为初加工产品。

三、专业继续教育的发展路径

1.提高站位,形成国际化的发展视野。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必然需要与沿线国家进行区域合作,在此过程中不但需要准确把握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命脉,还需找准适合于“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着力点,伴随同江铁路口岸、黑瞎子岛公路口岸建设和中俄自贸区落户哈尔滨等利好政策,以俄罗斯为国际化发展突破口,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

2.丰富内容,促使服务能力的提升。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紧跟“一带一路”新形式和发展方向的变化,强化与相关专业的融合,继而共同建立和拓展与之对应的专业结构。在“一带一路”实际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战略和现实需求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努力将“一带一路”建设背景和实施重点、合作机制、规则标准等多种影响因素渗透到课程体系中去。

3.加强合作,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水产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以继续教育院校为基础,通过跨学校和跨区域的人才培养协作方式,促使不同院校能够根据自身优势和不足,通过联合培养项目的开展,培养更多适合于黑龙江省发展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