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极盛
有一位退休后的老同志说:退休刚半年,智力衰退得很快。原以为在家享清福,可以愉快地欢度晚年。没想到,在家无事可做,生活没有节奏,与在单位紧张过日子的生活,心理感受大不相同,并且智力和记忆力迅速下降。难道真的年老必智衰?
科学认识人的智力发展过程
一般认为,20岁左右是人智力发展的高峰,一直能保持到四五十岁。60岁开始可能智力有所衰退。到80岁的时候,可能出现中等程度衰退。因此不能笼统认为,老年人一退休,智力就衰退,就无所作为了。
老年人智力衰退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人六七十岁就糊里糊涂,有人到80岁,还保持很高的智力水平。很多老科学家在80岁左右仍著书立说。
克服老年智衰、年老無用论的束缚
“年老必智衰”“年老无用论”长期在我国流行,对很多老年人起到消极的暗示作用,束缚了老年人智力效应的发挥。
有一位老同志在退休后制定了每天的作息时间表,既劳逸结合又持续有效发挥智力效应。半年后他的退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做了很多在岗时没时间做的事情,看了很多想看而没有看的书。
适当用脑 大脑越用越灵
用进废退是普遍的生物规律,人脑也是如此。有些老同志之所以退休后智力衰退很快,就是因为无所事事,不用脑子,脑功能闲置,就很快不灵光了,这纯粹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而有些老同志退休后,不断用脑,不断挖掘大脑潜力,智力不但没衰退,还创作出很多新作品。
社会交往不能停
老同志退休后适当参加社会交往活动,获得很多新的信息,不但刺激大脑,开拓与人的交往渠道,密切人际关系,就会产生社会支持效应,摆脱孤独感、寂寞感。
广场舞、侃大山、微信群聊都是运用有效且人人可做的社会交往活动。
保持乐观精神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同志智力的某些方面有所减退,但速度是很缓慢的,除非发生重大疾病,如老年痴呆。可是老年人的非智力因素,只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非智力因素一般不会衰退,还可能活得越久,非智力因素越强,因为他们有着革命理想和革命热情,保持着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样的革命热情,就会延缓老年智力的衰退。
(摘自《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