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 周智萍 王坚 刘亚林
【摘 要】目的: 分析医院多部门联动合理用药监管对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研究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由检验科与其他部门开展多部门联动合理用药监管,并收集联动管理开展前后各150例符合医院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2018年病原菌普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研究显示,开展多部门联动监管后本组150例患者中,病原菌检出187株,其中耐药菌35株(18.72%);低于实施前150例病原菌检出200株,其中耐药菌70株(35.00%);两组耐药菌对比(P<0.05)。结论医院用药监管中开展多部门联动,可提高医院抗菌用药合理性,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病原菌耐药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医院多部门联动;用药监管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068-01
为减少病原菌耐药现象,加强医院合理用药监管,规范医院抗菌药使用,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至关重要[1]。本研究即对2018年我院开展多部门联动合理用药监管后,收集的150例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其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开展多部门联动监管后接诊的150例感染患者,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4.1±3.5)岁;同时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未开展多部门联动监管时感染患者150例作阴性对照,其中男85例、女65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44.5±3.6)岁。对比开展前后患者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根据相关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根据检验科、临床药学多部门特性,制定多部门联动合理用药监管,具体如下:(1)管理责任制应用:首先组建合理用药监管小组,严格依照相关队形进行监督,日常管理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选择科室主任为负责人,确保临床中使用抗菌药物,可直接找到相应负责人,清晰化、落实科室责任。推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责任管理工作,医院日常管理运营中,将医疗质量管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化为重点。临床中医师抗菌药物使用权限,需在经过抗菌药物使用培训后,并通过考核后予以授权,并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加入科室主任综合考试目标,作为其相关评价标准,进而约束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提高其合理用药积极性。(2)定期向各科室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由感染科根据近期医院抗感染工作实施情况,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并向临床医师、各科室普及相应知识;定期进行课程培训,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意识,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3)从抗菌药物的分发地--药房开始就对抗菌药的使用加强监管力度:药房对每次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将收集数据定期向感染科回报,信息交接工作详细记录;若发现医生、科室出现多次违规,并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予以适当惩处,必要时可收回抗菌药处方权。(4)检验科负责检验感染病例病原菌耐药性及病原菌鉴定:并及时将测定结果呈报,为药师、医师用药提供依据,提高临床抗菌药合理使用,减少耐药菌株出现,提高治疗效果。
1.3病原菌鉴定方法
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检验、采集方法进行标本收集,标本送至检验科后常规分离培养,并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检出阳性标本进行细菌种类鉴定及药敏试验。
1.4统计学
采用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显示,开展多部门联动后,150例患者中,病原菌检出187株,其中耐药菌35株(18.72%),药物使用发生率44.6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21.33%;2017年开展多部门联动前,150例患者中病原菌检出200株,其中耐药菌70株(35.00%),药物使用发生率58.67%、抗菌药使用强度39.33%。统计学对比,开展后患者耐药菌株、药物使用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轻度均低于开展前,统计学有意义(x2值分别为6.745、3.924、7.666,P<0.05)。
3 讨论
抗菌药物的出现,在临床各类感染性疾病治疗中起到巨大作用,临床医疗活动中,大部分患者均需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导致临床耐药菌株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高发,对医学界抗菌治疗造成巨大挑战[2]。
大量研究指出,临床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造成病原菌耐药性增强,诱发多重耐药菌出现,严重影响临床治疗工作[3]。对于初次使用抗菌药物患者,若无详细用药依据,不做好适应症把握,随意用药或凭经验用药,抗菌药物疗程、使用剂量缺乏合理性,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增加病原菌耐药性,影响疗效[4]。
医院质量管理工作中,做好多部门联动监管、医院细致分科是保证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先决条件。在合理用药监管工作中,满足医院自身管理模式的同时,严格依照相关部门管理方案,结合科室特性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监管制度至关重要。开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管工作中,单一学科很难起到满意效果,应加强多部门联动工作的联系,加强科室间交流,提高监管工作效率与质量[5]。本研究显示,实施多部门联动监管后,我院耐药菌株检出率明显降低(P<0.05)提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开展多部门联动监督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多部门联动监督的应用,不仅可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佚名.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对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32):95-96.
[2] 鄭锦利, 高惠仔, 黄建成,等.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31):57-59.
[3] 陈训军, 张小敏, 郭晨霞. 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11):161-163.
[4] 2014—2016年北京小汤山医院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7, 32(4):742-746.
[5] 刘瑞平, 贾海琴, 阿娜日瓦. 2012年至2014年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 48(4):45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