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9-10-21 08:31杜陈英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糖化慢性病空腹

杜陈英

【摘  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到2018年8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觀察组采取“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为(8.26±2.0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0.26±3.0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42±1.58);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10.97±3.1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3.54±2.51)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9.39±2.01);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应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有助于降低并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血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266-01

2型糖尿病,又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35岁以上的患者有较大的概率发病[1]。而目前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但是多数患者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而本文旨在探讨并分析“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在本院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时间范围为2016年7月到2018年8月。纳入标准为:①患者的年龄均在35岁到75岁之间;②经临床检查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③患者和家属对本研究完全知情,自愿同意参加本研究,已签署研究同意书。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35岁到72岁,平均为(55.26±10.74)岁。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37岁到75岁,平均为(55.69±10.41)岁。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经比较后未发现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而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具体的管理内容包括有:

①建立慢性病管理小组,由内分泌科医生、糖尿病专科护士、运动康复师、社区医生、社区护士共同组成,采取1对多的管理模式,通过相关的互联网软件平台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小组成员在管理开始之前,需充分掌握慢性病管理知识以及软件平台的具体操作方式。

②由内分泌科医师、运动康复师等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许的诊断治疗方案、饮食方案、运动方案等;由糖尿病专科护士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主要包括有降糖药物的使用、胰岛素的注射、血糖的检测等,同时告知患者有关平台的操作方式;在患者出院后转交于社区医院,由社区医生和护士对患者进行后续管理。

③线上管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各个板块,包括健康档案板块、知识教育板块、问诊板块、随访板块等,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糖尿病知识,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运动情况、饮食情况和血糖情况等),并及时为患者预定随访时间,了解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情况,并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工作[2]

1.3 观测指标

观察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情况,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1.4 统计方法

统计学软件的版本为SPSS 22.0版本,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采用“均数±平均值”的形式进行表示,T值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为(8.26±2.0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0.26±3.0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42±1.58);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10.97±3.1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3.54±2.51)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9.39±2.01);P<0.05。

如图表1所示:

3 讨论

将“互联网+”的理论和慢性病管理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对患者的管理效率,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病情。但是在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不少慢性病患者为老年患者,对新事物尤其是互联网的接受度相对较低;且网络平台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才能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3]

在本文的研究中,实施“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患者,空腹血糖为(8.26±2.0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0.26±3.0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42±1.58);而常规管理下的患者,空腹血糖(10.97±3.1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3.54±2.51)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9.39±2.01);两者相比存在差异,P<0.05。这表明,“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应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降低并控制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应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有助于降低并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参考文献

[1]    韩云,徐宇红,叶新华等.“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7):789-794.

[2]    戴莉敏,霍孝蓉,莫永珍等.互联网+居家护理移动APP在中青年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8,32(20):3207-3212.

[3]    王根妹,林少娜,陈宗存.互联网“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7,28(4):679-680.

猜你喜欢
糖化慢性病空腹
慢性病管理对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关于空腹的真相一次说清楚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关于空腹的这些真相
天天测血糖仍需测“糖化”
常吃煎蛋有危害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