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加减治疗咽炎性咳嗽100例临床分析

2019-10-21 08:31喻金琼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加减治疗

喻金琼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止嗽散加减治疗咽炎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时间周期在 2018 年 1 月—2019 年 4 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咽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5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使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剩余的50例对照组则使用常规的西药治疗。实验结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结束时的两组咽炎患者治疗效果的统计结果为:观察组的患者治愈 30 例,显效11例,无效9例;对照组的患者治疗结果治愈 28 例,显效 19 例,无效 3 例,将两组之间的总体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的不良反应将两组进行对照,观察组治疗后一共出现2例不良反应分别为1例嗜睡 , 1 例头晕,对照组治疗后则出现了4例嗜睡、4 例口干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 16% 明显高于观察组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止嗽散加减治疗咽炎性咳嗽临床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药物安全性高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

【关键词】止嗽散;加减治疗;咽炎性咳嗽

【中图分类号】R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132-02

咽炎在临床上可以分为急性或者慢性,咽炎的咳嗽也是有自身的特色:刺激性干咳,痰少或者无痰,患者自身感受咽中有异物,不能吞咽,咳嗽之前有刺痛或者发痒的感觉,症状在入睡前或者早上起床的时候有加重,平时也会有咳嗽。本次研究就是针对咽炎患者,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则使用止咳散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周期在 2018 年 1 月—2019 年 4 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咽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50例患者。对照组的男女比例为23:27,;年龄区间在24~64岁,平均年龄为(40.28±5.05)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1:29;年龄區间在20~61岁,平均年龄为(38.25±4.05)岁。两组实验数据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药治疗,口服酮替芬,口服剂量为 1 mg,在早晚分别口服 1 次。观察组患者 则口服止嗽散加减治疗,药方:柴胡、甘草(炙)、芍 药、枳实(破,水渍,炙干)各 6 g,在此基础上辅以陈皮、白前、百部、桔梗、紫菀等中草药,水煎煮450ml,每日三次分别早中晚饭后温服。

1.3 观察指标

①评价标准:治愈:咽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显效:咽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改善;无效:咽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么有任何改变。总体有效率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 总例数 ×100%。②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口干舌燥、嗜睡、头晕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类型为计量资料的采用表示,组间比较应用 t 检验; 研究中计数资料则应该用率( % ) 表示,在两个组间比较应用 X?检验。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的实际疗效进行统计,具体分析见表 1。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之后发现(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

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具体分析见表 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的变化,慢性咽炎的发病率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患有慢性咽炎,而慢性咽炎单纯的口服西药不容易彻底治愈,所以人们将目光和希望转到中医身上。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粹,中医医学一直在脏腑调节和慢性疾病的治疗上有着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中医医学的全国热潮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中意的手段解决一直以来的医学难题。慢性咽炎在传统中医理论中主要是由于虚火上炎引起的,属于“虚火喉痹”。肝肾亏损造成循经上蒸咽喉进而引起慢性咽炎。中医理论中慢性咽炎的机制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身体的阴虚另外一个就是风、痰、热、瘀阻碍于咽喉。慢性咳嗽从中医理论上来说的话,咳嗽是由于肺气上逆作声,肺失 宣降,咯吐痰液。慢性咽炎即使单独的病症又是其他疾病的合并症。慢性咳嗽的诱因千变万化机体的机制也随之变化,并且与之相对应的肺脏的变化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素问 · 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所以中医主张宣肺祛痰为主,具体的脏器治疗可以从肺、脾、肾等入手 [6]。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效果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以下结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而且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明显要高于观察组。本次试验不仅可以很好地证明止嗽散加减治疗对于慢性咽炎在临床上的良好疗效而且还可以通过药物的副作用直接说明药物的安全性,所以笔者认为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晓惠.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风寒证50例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究,2012,25(12): 1225-1226.

[2]    李伟.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6, 08(13):100-101.

猜你喜欢
加减治疗
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研究
分析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联合加减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肝郁痰阻型广泛性焦虑的临床效果
温胆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56例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点阵激光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
经验调经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分析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探讨
止嗽散合过敏煎加减治疗过敏性咳嗽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