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科技人才有效促进粮食安全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9-10-21 08:00董生忠赵明川赵新刚赵慧娥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粮食安全新形势

董生忠 赵明川 赵新刚 赵慧娥

摘要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必需品之一。因此,在新形势下通过科学技术、科技人才等方面,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需要全新思考和切实可行的新对策。

关键词 新形势;粮食安全;科技人才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9)05-117-03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5.050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 Promotion of Food Security Construction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in China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DONG Sheng-zhong  et al(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Liaoning,Shenyang  110034)

Abstract Food security is not only the top priority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but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c necessities of our country. Therefore,in the new situation,throu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ersonnel,in order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in China,new thinking and new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 are needed.

Key words   New situation;Food security;Talents

新形势下我国有关粮食安全建设在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9月26日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都明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1]。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东北调研时也曾说过:“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2]。这是我国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根本体现,而科技人才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体系建设中有着突出的重要性。

1 新形勢下研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的重要性

2019年5月29日,中央召开了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会议强调“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要以服务宏观调控、调节稳定市场、应对突发事件和提升国家安全能力为目标,科学确定粮食储备功能和规模,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健全粮食储备运行机制,强化内控管理和外部监督,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由此可见,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是维持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产业,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米袋子工程,是提高粮食储藏生态品质,促进粮食绿色储藏质量安全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前景较为乐观,粮食产量呈递增态势,但产后安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研究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建设,对增强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和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均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2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的新状况

2.1 正视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风险

我国自2013年粮食产量突破了60亿t以来,粮食产量得到基本保障,但粮食安全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如我国秋后粮食收储依然存在粮食仓储、仓容分布不均的问题,矛盾比较突出。个别产粮大户老旧仓房存在“带病储粮”问题[3];部分企业储粮设备欠缺,技术措施落后;小农户简易存储设施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还有温差结露和冷皮热心等导致结顶霉变的风险[4],这些粮食安全的保障机制建设不容忽视。

2.2 有待夯实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的粮食安全建设

现阶段,发挥科技人才在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落实粮食安全建设工程和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等方面有待加强。在推动粮食储藏安全领域转方式、调结构、去库存、补技术短板为导向,强调“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决策部署不够鲜明。在以“五代”服务地方、改革完善我国现有粮食收储制度、发展粮食储藏产业品牌经济、加快粮食绿色储藏现代化布局等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从而应以供给侧改革为视角,构建调控有力、安全可靠、动态开放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2.3 依靠政策鼓励力度,落实“科技人才兴粮”于实处

从国家科技人才政策鼓励的制定实施,调动粮食企事业单位研发粮食科技成果的积极性,突出各级涉粮管理部门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各级政府应把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作为一项常态化、重要的经济工作常抓不懈。在建成具有中国特色、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架构基本完备的新型政府粮食储备体系的同时,认清粮食安全机制是一项不可懈怠的民安工程。同时要着力加快解决地方粮库技术落后、规章制度不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后力不足等问题。

2.4 依托粮食行业协会建设,探索科技成果多方共赢模式

组建我国粮食行业成果转化对接平台,由行业协会牵头,建立粮食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广泛征集全国粮食行业技术难题和企业科技需求,注重粮食科技成果原创性,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快在粮食储藏等共性核心技术和新产品新装备方面取得突破。探索我国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达成共赢模式,加快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经济节约的科技成果早日转化为生产力。

2.5 依靠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发展,加强行业人才培养

从我国粮食储藏安全和信息化建设角度,加大投资创建以全国仓储粮情监测联网为目标的监控体系,织就一张“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功能多元”的全国粮情监控监管网络。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与粮食行业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委托培养、在职进修等方式,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应用能力,培养基层一线紧缺急需的实用型人才,提升粮食系统管理干部职工队伍的技术素质。

3 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的管理策略

我国政府应从粮食安全保障机制顶层设计角度,针对粮食安全制定管理措施,时刻坚持以我为主、确保产能、立足国内、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基本原则,樹立“粮安常抓”思想,绷紧居安思危这一基本底线。首先,落实粮食安全管理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者、粮食经营者、普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次,加强对全国粮食市场的粮食收购、政策性粮食贸易购销活动等的监控,严查违反国家粮食政策、损害国家安全利益的违法行为。

3.1 强调常态化培训,严格督查粮食储藏安全考核制度

提高我国各级粮食企事业单位对粮食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视,常态化落实国家粮食局《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粮油安全储存守则》和《粮库安全生产守则》(简称“一规定两守则”)全员培训要求。加大对企业粮食储藏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抽查频率和考核力度,把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突出位置。

3.2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健全“放心粮油”供应体系

通过建立健全我国粮食行业协会平台建设,探索现有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多方共赢模式,促进粮食科技创新成果、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对接。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粮食收购、仓储、物流、供应、质量监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健全粮油加工配送渠道和“放心粮油”供应体系。

3.3 加大储粮基础建设,注重小农户储粮设施硬件投入

目前,我国小农户粮食储藏模式依然落后,露天储藏方式不在少数,这些相对原始的储藏方式不但管理人员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不高,而且对现代化管理的实施造成一定阻碍。所以,应加大对基层储粮安全的重视程度,通过硬件设施建设和科研成果转化持续解决小农户传统储粮的浪费问题。

3.4 落实小农户储粮安全培训,提高管理者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

发挥现有网络信息化技术力量,采用视频、宣传单等方式,对小农户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提升农民储粮管理安全的专业素质。由地方政府或者粮食行业协会牵头,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运用到小农户储粮日常管理中,改变散粮存放过程中对老鼠、麻雀等有害生物和虫蛀、霉变等危害熟视无睹、毫不在意的陋习。

4 通过科技人才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的对策建议

古人曰:“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只有从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认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才能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开动脑筋,创新思维,运用科技人才力量为粮食安全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4.1 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储粮安全,全面落实“藏粮于技”战略

充分发挥我国粮食行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技术和项目成果的引领作用,积极构建粮食安全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加快粮食产后安全领域实验室项目、现代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和行业信息化建设,着重发展粮食行业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加大科技开发投入资金,激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引起粮食行业内外的科研工作者广泛关注。加快淘汰高能耗、低水平、粗放式的落后管理技术和设备。

4.2 推广物联网低温绿色储藏技术,建立完善粮食应急预案

以政策补助的扶持方式,在全国市(县)级粮库以上推广智能化低温绿色粮情管理系统,改善地方粮库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突发性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强粮食储备设施和配送中心运输车辆等配套建设,充实成品粮储备,尽快建成保障有力、军民兼融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

4.3 加大研发力度,统筹推进粮食仓储设施建设

通过加大粮食科技研发力度,提高科技含量,解决现有粮食储藏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弊端,改善个别粮库所谓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而本质只是监测粮仓内温湿度的现状。积极推动我国粮食仓储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粮食烘干、整理和质检设施设备的投入,进一步提升仓储设施自动化功能。

4.4 通过数字信息化,建设质量溯源体系

积极发展“互联网+粮食”建设,广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粮食储藏行业,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互联互通。落实科技人才兴粮战略,培养粮食行业中青年领军人才和团队,实施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用现代化数字技术建立粮食质量安全溯源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口粮。

4.5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倡导节约意识

现阶段,在提及浪费粮食的问题时,往往更多地强调消费端,而忽视解决粮食生产、储存、流通等环节的“隐形浪费”问题。对此,应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粮食危机,在日常工作中形成节约意识。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宣传媒体,弘扬浪费粮食可耻、节约粮食光荣的理念,并建议以法律形式,规范民众节约粮食。

5 结语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建设应着眼于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为导向,实现粮食从田地到餐桌的高效率流动,包括粮食收购、运输、装卸、存储、加工、配送和信息管理在内的一系列过程。而促进粮食绿色质量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应注重实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并转变原有“藏粮于仓、藏粮于民、以丰补歉”的惯性思维,转化为“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全新战略,在新时代背景下,要用新常态、新思路、新战略的工作方法和科技力量,加强我国粮食科技创新,强调人才兴粮,从而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赵新刚,董生忠,马宏伟,等.以“藏粮于技”为核心新常态下粮食储藏安全对策分析(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7,18(10):1971-1974.

[2] 韩俊.中国粮食安全与农业走出去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3] 李林轩.粮食仓储企业储粮安全管理分析与探讨[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0,35(6):26-27.

[4] 修方珑,张岩,王世清,等.基于热管技术的储粮仓温度特征及其抑虫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4):256-261.

责任编辑:李杨

基金项目   2019年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软科学课题(20190204);2019年度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软科学课题;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20170046);辽宁省社科联2020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成果(2020lslktyb-082);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创新智库项目(LNKX2018-2019C50);沈阳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960018)。

作者简介   董生忠(1971-),男,辽宁沈阳人,硕士,高级实验师,从事粮食安全研究。*通讯作者,赵慧娥,女,教授。

收稿日期   2019-08-12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粮食安全新形势
十三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文件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延安时期党对科技人才的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