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地西他滨治疗的临床效果

2019-10-21 07:15陈小阳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综合症骨髓白血病

陈小阳

【摘 要】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地西他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6例,采用临床实验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3例,给予马法兰和强的松治疗;观察组23例,给予地西他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地西他滨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在临床上具有借鉴与指導价值。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急性髓性白血病;地西他滨;病情控制率

【中图分类号】R59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082-0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是以造血功能衰竭、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血液疾病,而急性髓系白血病则是以发热、胸痛、多部位出血为主要症状的一大类白血病,二者均为克隆性疾病,极易造成患者死亡[1]。目前这两种疾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但有报道称该类疾病患者运用地西他滨治疗效果较好[2]。为验证该理论,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例开展实验,探讨地西他滨的临床效果,现有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6例,采用临床实验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52~77岁,平均年龄(60.78±6.24)岁;病程5~49个月,平均病程(20.58±1.46)个月。观察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1.09±5.87)岁;病程4~52个月,平均病程(19.73±1.29)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标准;②对本研究使用药物不过敏且耐受;③未伴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④未伴有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⑤临床资料齐全;⑥对本研究方案知情且配合实验。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马法兰(国药准字H20040125)治疗,2mg/次,1次/d,联合使用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强的松(国药准字H33021207),60~80mg/d。观察组给予江苏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地西他滨(国药准字H20143382)静脉滴注,25~50mg/次,1次/d,滴注5d休息2d。两组均治疗2个月。

1.3 研究指标

病情控制情况判断标准:①完全缓解: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临床症状消失,骨髓原始细胞数量≤5%;②部分缓解:患者造血功能及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骨髓原始细胞数量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③未缓解:患者造血功能及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恶化,骨髓原始细胞数量较治疗前减少不足50%;④病情控制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患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收集的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是应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发育异常而产生的后天性疾病,患者多表现为贫血、发热,且其容易引发感染,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该病在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一方面是因为患者骨髓衰竭,造血功能困难,引发的并发症较多,另一方面是因为该病会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3]。急性髓系白血病是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的血液疾病,其是所有非淋巴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的统称。该病会使患者髓系定向造血干细胞发生变异,导致髓系细胞分化受阻,原始髓系细胞发生克隆性增生,从而使得人体造血功能障碍。

目前这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有研究发现在多种血液肿瘤疾病中,会存在DNA过度甲基化的现象,其会导致抑癌细胞功能失活[4]。由于此过程中DNA甲基化转移酶发挥了较大作用,这提示血液肿瘤疾病可以将抑制DNA甲基化和激活抑癌细胞作为治疗的新靶点。

地西他滨是临床较常采用的肿瘤疾病治疗药物,其是一种2-脱氧胞苷类似物,低剂量使用时可以抑制DNA甲基化转移酶,控制DNA甲基化,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报道显示其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有明显疗效[5]。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地西他滨治疗的患者相比采用马法兰和强的松治疗的患者病情控制率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证明地西他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

综上所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地西他滨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轻患者所受痛苦,提高其生存率,在临床上是具有借鉴与指导价值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兰学晶, 曹忠良, 荆雷,等.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处方药, 2018, 16(6):57-58.

[2] 陆佳, 姚福生, 徐海涛. 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11例疗效观察[J]. 安徽医药, 2018, 22(5):986-988.

[3] 木合拜尔·阿布都尔.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83):16-17.

[4] 任杰, 郭慧梅, 庞艳彬. 地西他滨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白血病中的免疫机制[J]. 国际免疫学杂志, 2018, 41(1):100-104.

[5] 翟振民, 姚灼新. 多疗程地西他滨治疗MDS及AML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 中国处方药, 2019, 17(3):93-94.

猜你喜欢
综合症骨髓白血病
骨髓穿刺会大伤元气吗?
最后一个夜晚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裸露
挡脸综合症
梦游综合症
敲骨吸髓,悠着点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
阅读理解Ⅰ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