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沉思之普遍怀疑次序

2019-10-21 05:18李佳垚
西部论丛 2019年29期
关键词:笛卡尔

李佳垚

摘 要:笛卡尔的普遍怀疑理论在各类怀疑思想中占据着独有的重要地位,本文将依据《第一哲学沉思集》第一沉思解析笛卡尔怀疑一切的原因,探寻笛卡尔普遍怀疑的目的,分析笛卡尔普遍怀疑的逻辑次序。

关键词: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第一沉思;普遍怀疑

《第一哲学沉思集》一共分为六个沉思,每一个沉思都涉及笛卡尔提出的新思想和试图解决的问题,笛卡尔试图以自我诘问的方式,通过这六个沉思逐渐建立一个新的形而上学基础。本文将以第一沉思为基础,分析笛卡尔普遍怀疑的原因、目的及过程。

一、一切从怀疑开始

笛卡尔为什么要将怀疑作为找寻和新建哲学大厦的起点呢?

笛卡尔认为,能够作为一切知识基础的哲学命题必须是简单明确的,不能太复杂。在笛卡尔看来,我们现有的知识都是可以怀疑的,这些知识往往没有经过仔细的审视就被人灌输给我们,我们无意识中接纳了很多偏见,这些偏见长久占据着我们的心靈以至于我们无法认清真正的知识。为了能够得到真正的知识,一切必须从怀疑开始。

那么,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是如何进行的?普遍怀疑在笛卡尔这里经历了几个步骤?笛卡尔普遍怀疑的次序究竟是怎样的?

二、普遍怀疑的逻辑次序

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中曾提到,要按照次序进行思考,下面,我们就把他的怀疑次序一一展开。

2.1对感官的怀疑。因为对之前全部的见解进行审视的工程太过庞大,于是,笛卡尔认为,只要有一点被怀疑就不轻易相信,只要有一点可疑就全部抛弃,这样就不需要一一检查。因为“拆掉基础就必然引起大厦其余部分随之而倒塌,所以我首先将从我的全部旧见解所根据的原则下手。”[1]

感官是最先被怀疑的。因为感官作为获取知识和经验最直接的方法,一直以来都不被人怀疑,但通过感官得来的知识都是确定的吗?并不是,笛卡尔发现有的时候感官是会欺骗我们的。比如:有些塔远看是圆,近看是方;那些在高处的巨大雕像,塔底看是小的……事实上,很多经验都表明了感官并不是十分可靠的,那么由感官得来的知识就不一定可靠,所以感官就是值得怀疑的。

尽管感官不能给予我们十分可靠的知识,但感官就一定是骗人的吗?实则不然,笛卡尔也表明感官有时在不明显和离得很远的东西骗过我们,但感官在近处是不欺骗的:“比如我在这里,坐在炉火旁边,穿着室内长袍,两只手上拿着这张纸,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2]

但感官的可疑性已经存在了,为了完全的审视感官,笛卡尔提出了梦的类比。醒和梦能清晰地界定吗?就如同庄周梦蝶一样,这样的疑虑同样也困扰着笛卡尔。如果感觉经验在任何场景下都可能缺乏实在性,那么,我们所感知的一切都具有形式的实在性便是错误的了。此外,笛卡尔又考虑了另外一个证明——画家类比。

笛卡尔认为,画家在创作画作时都是对模特的摹仿,那么梦里存在的东西至少也有模特存在,这些模特就应该是真实不可怀疑的。然而,画家们也是会画出奇形怪状的人鱼、人羊等,会把不同的肢体掺杂拼凑起来。倘若画家能够创造全然虚构的东西,我们的梦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无法判断梦里呈现的东西是对现实的摹仿还是虚构,那么有什么东西是无法怀疑的吗?

笛卡尔紧接着又说,在画中至少颜色是实际存在的。类似颜色这样的媒介应该是实存的,也就是一般的物体性质和它的广延。梦的论证让笛卡尔放弃了具体事物的知识。既然具体的事物的实存是可疑的,有关具体事物的自然科学就必然是可疑的。那么,与理性相关的数学知识又如何呢?

2.2对理性的怀疑。笛卡尔意识到,感官是无法准确认识具体现存事物的。笛卡尔发现一些科学比如物理学、天文学、医学、以及研究各种复合事物的其他科学都是不可靠的,这些科学的结论往往都是通过感官经验观察得来的。那么,数学科学是否可信呢?数学真理并不会由人的意志决定,也不随人的意志转移,似乎并不会让人怀疑。

数学是理性的代名词,而理性似乎不像感官那样不确定、容易被怀疑。但是面对理性这个难题,笛卡尔又提出了著名的假设:骗人的上帝。笛卡尔假设,如果上帝进行干预,给了我们虚假的思想,让我们以为三加二等于五等。那么,即使是数学知识这种理性也可能是不可靠的。

尽管笛卡尔提出了骗人的上帝假说,但笛卡尔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否定上帝,而且认为这个假设与上帝的本性相悖,因为上帝是至善的,不会骗人。笛卡尔又考察了神造之外的来源:一种是命运或偶然;另一种是连续和结合的。无论是哪一种来源,都是不完美的,都是会让人犯错的,甚至同上帝比起来,这样的来源是还不如的。因为如果给人类指定的来源越是无能,人类就越可能是不完满的,这样人类就总是会弄错,而这样的错通常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是骗人的上帝还是除上帝之外的两种来源,结论都是我们总是可能受骗的,感官和理性都不可靠,之前信以为真的见解没有一个是不可怀疑的。为了获取确定性,笛卡尔要把之前所有见解的原则统统撤离,不再加以信任。因此,为了在科学上找到什么经久不变的、确然可信的东西,笛卡尔决定今后对这些思想不去做任何判断,必须对它们不报以任何的信任。

2.3 邪恶的欺骗者。在怀疑了感官和理性之后,笛卡尔要彻底审视旧知识原则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审视完并不意味着结束。因为这些陈旧的、日常的错误见解经常会回到思维中来,长时期相处的习惯给了这些错误见解权利,让它们常常不受意愿控制占据思维,几乎成为支配信念的主人。为了避免错误见解的反复,笛卡尔提出:假设邪恶的欺骗者。这个欺骗者是同上帝一样的存在,他同样神通广大,但是他却是邪恶的来源,是一直在欺骗我们的邪恶来源。旧的习惯太过于强大,需要时时刻刻提防它不反复。为了提防这个习惯的反复,笛卡尔决定千方百计的骗自己,假装所有的见解都是错误的,假装这个邪恶的欺骗者的存在,直到他能够反复衡量每一个观点,使得判断不再被坏习惯左右。

到此为止,笛卡尔确立了一个原则:只有清楚明白的,能够被认识的,完全不被怀疑的东西才能被接受为真的。凡是目前没有被清楚认识到的,就不把它当做真理。并且要小心轻率的结论和先入为主的心理,除了能够清楚明白地呈现在心灵里的东西,和丝毫不被怀疑的东西之外,绝不让其他东西进入判断。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笛卡尔寻找到了确切明白的存在——我思,继而提出我思故我在。

三、结语

笛卡尔由普遍怀疑开启的形而上学,究其思想体系仍然是唯心主义的,然而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方法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依旧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今,我们生活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明智地处理各种信息成了一个难题。普遍怀疑的方法可以让我们面对各种繁杂的信息时保持冷静,时刻持有怀疑的态度才能不被扑面而来的信息所蒙蔽;普遍怀疑的方法可以让我们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断地进行反思去追求真理;普遍怀疑的方法可以鼓励我们开拓创新……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是值得反复研究的精神财富。

注 释

[1]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2018,第17页

[2] 同上:第 17页

参考文献

[1]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M], 庞景仁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18。

[2] 笛卡尔:《谈谈方法》[M],王大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12。

[3] G·哈特菲尔德:《笛卡尔与<第一哲学的沉思>》[M],尚新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

[4] 文聘元:《三重精彩——笛卡尔的生平、著作与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16。

猜你喜欢
笛卡尔
笛卡尔的解释
笛卡尔浮沉子
笛卡尔的那些事儿
理科式浪漫 ——心形线
极坐标系中的奇妙曲线
“心形曲线”:数学家写给瑞典公主的最美情书
表白函数的故事是假的,但爱值得永远赞美
数学
笛卡尔
整自己的人和自己被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