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军英
摘 要: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原则,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不同的写作模式。在生活中积累和提炼作文素材,把练笔渗透到课堂阅读教学之中,重视在阅读中领悟写法,做到读写结合。学生产生了一种写作动机,激发写作激情。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布置的作文,并积极地投入到写作活动中去,效果非常好。
关键词:小学写作;有效;提高;兴趣
教会小学生习作,对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有27年,在作文教学中摸索出了一些作文教学规律,不断地提高了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效果显著,以下与大家分享我的几点做法。
一、读、背、练相结合。
积累课内外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句,甚至是好段,逐渐培养孩子的写作习惯和习作模式。
(一)朗读、背诵、欣赏词句。要多读、多听、多背诵,积累优美的字词句。除了背诵课本里的优美的字词句,还把要背的抄到小抄本上,加深印象,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汇,最终提高孩子的习作审美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相互促进作用的,是不可分的。学生大量地课外阅读,是孩子快速提高写作能力的捷径,这是我这么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宝贵经验。现在所教的六2班是我从一年级一直带上来的,二年级我就开始让他们读课外书,寫日记。班里有图书角,图书都是孩子从家里带来的,有图书管理员,每天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二年级写日记时,我把全班分成四大组,一组一本日记,按顺序轮流写,可以是写一句话、几句话或一小段。轮到自己写时,还要在前面其他同学写的日记里选一篇自己认为好的点个赞。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欣赏,同时照顾那些不太会写的同学学习其他同学的写法。锻炼了学生语言的感受能力,同时也受到了美的感染。
从三年级开始我就要求每个同学有一本读书笔记,记下一些优美句子。组长每周检查一次,老师定期检查。每次轮到我们班去图书室看书时,同学们的兴致很高,只听到翻书的声音和做笔记的沙沙声。
(三)强化写的练习。曾经有过这样的试验:六年级两个学生一个在半年内练习写日记、书信、记叙文等两万多字,一个按教材要求,不增加练习量,半年后,两个学生作文能力出现明显差异。通过测试,在半年内练习写日记、书信、记叙文等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习作文笔很流畅,能够较好地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而只按教材要求,不增加练习量的学生仍感到习作很困难。
二、巧用课程资源 优化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课本里有好多课文是很好的习作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资源,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
(一)仿写训练。
如学过《有的人》课文后,有个学生这样模仿:
有的人
他很懒惰
有的人
他很勤奋
有的人
上课开小差
有的人
上课很认真
有的人
学习没兴趣
有的人
学得津津有味
上课开小差的人
他的成绩越来越差
上课认真听讲的人
老师表扬得很多很多
(二)续写训练。在作文教学中,我借助文本资源,给学生大胆想象的空间——续写。
如续写《中彩那天》库伯先生把汽车开走以后,有个孩子这样写:
第二天,库伯先生把车开走了,我好舍不得,一整天心里都不是滋味。我们是穷人家,可是库伯是个有钱人呀,他中奖了也不会在乎的,再说,彩票还是我父亲帮他捎买的呢!
时间让我们渐渐忘记这了件事。可有一天,库伯先生打电话说要来我们家做客,我们全家都觉得十分惊讶。
库伯先生开着那辆奔驰汽车来了。进了屋,他先和父亲谈了许多关于汽车维修的事情,最后离开时库伯先生将汽车钥匙塞在父亲的手里,坚定地说:“我听说了彩票的事,你们的诚实让我感动,今天我要把这辆奔驰汽车送给你们!我为有这样诚实守信的同事而感到自豪!”父亲先是一再推辞,后来在库伯先生的一再坚持下便只好收下了。
父亲的诚实守信换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汽车,我也深刻感悟到了诚实多么重要而可贵啊!
(三)补写训练,拓展文本空间,填补空白。补写就是“补白”,是指在作品留有空白的地方“润色”。小学语文课文大多选自名家之作,里面文本有很多语言的“空白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空白点”进行补写练习。
如《普罗米修斯》一文中,普罗米修斯将天火带到人间后,人们是怎样的反映,作者留下了空白。这时我以“想象人类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加上人们的动作、表情、神态、语言等,孩子们在小组交流碰撞后拿笔快速地写起来。
“人们期盼的火种来到了人间,人们个个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幸福。天黑了,他们就在宽阔的空地上点燃一堆堆的篝火,他们围着篝火唱啊、跳啊,没有人愿意离开。”
“人们为了感谢普罗米修斯,大家杀猪宰羊,谈笑风生,好不热闹,孩子们你追我赶,没有感到丝毫的疲倦。”
三、创设情境,引发写作动机。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巧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探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呈现出由“要我写”为“我要写”的良好趋势。
记得第一次上作文课,我一开始并没有提“作文”二字,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同学们听得很专心。接着我就启发他们:“有一个小女孩,她也很喜欢听故事,可是一场大病致使她听不到任何东西了。我们怎么帮帮她呢?”同学们纷纷想办法,最后形成了一致的建议:把这个故事写下来送给她,看谁写得最棒。孩子们赶忙拿起笔认真地写起来,很快大家就把这个故事完成了。我告诉孩子们:“刚才你们所做的就是作文。作文就是把你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就这么简单。”我以讲故事为契机,揭开了写作的神秘面纱,消除了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
四、积累生活琐事,提炼作文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比如,父母的亲情、长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与周围人的交往,这些是学生每天都要经历的。只要留心,就会有体验、有收获。因此,我提倡学生写随记,随记的文章可以是日记,也可以是周记,就是把平时的见闻、感受“抓”写下来,养成仔细观察、勤于写作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