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释熠
摘 要:就目前来说,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仍然有待提高。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还望能有所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学方式;有效性;生活;多媒体;益智;动手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教学领域十分有研究价值的一个问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向来不是很高。我虽然只工作两年,但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有些研究,现分享如下。
一、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数学是一门复杂的、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也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这一点在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比如,“三角形”是所有数学图形当中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图形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知识内容和固有特性,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熟见的图形。在讲授“三角形”这一图形知识时,笔者就用生活中的实际素材进行了课堂教学。在授课开端,笔者先引入了“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首尾相接的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然后笔者拿出了一个教学用的“三角尺”,问道:“这个尺子是什么形状?”学生们答道:“三角形。”“它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然后笔者引入了三角形最重要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笔者讲道,“三角形是具有稳定性的。自行车的车架就是三角形的,因为将车架做成三角形后自行车骑行起来才更加安全。”于是学生们都发出了豁然开朗之声。将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素材结合起来会使数学教学更加形象化,学生们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促进教学发展
传统的数学教学使小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他们年龄尚小,无法在枯燥的学习中持久保持注意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们的年龄特点,设法在教学中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之变被动为主动,而多媒体信息教学技术便能很好地达到这一效果。
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将难以描述的图形做出生动的展示,并伴随图形做出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其中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有效地发散了学生们的思维,使之动脑思考。同时在教学中,使学生们加深对图形知识的了解和巩固。
比如,在教授“梯形”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就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將这一图形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做出了详细讲解,笔者将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在幻灯片上做出了展示,首先是它的概念,“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为梯形,平行的两个便是它的底边,长边叫下底,短边叫上底,另外两边叫腰,两底之间的垂直线段叫梯形的高,梯形分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在图片上,笔者对梯形的四条边和高做了不同颜色的线条标注,让学生们一目了然。紧接着是梯形的周长公式,设梯形的上底为a,下底为b,两边为c、d,高为h,则其周长L为“L=a+b+c+d”。最后是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在展示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梯形的四个边长做了拆解,并再次组合,形成了一个动态画面,然后将公式标明在一旁。在讲解梯形面积时,用阴影背景对梯形做了图形填充,并用动态图形变化对图形的面积公式做出了详细解释。这样一来,学生们便对梯形的各个知识点有了一个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对接下来综合题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勤于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有利于摆脱单纯的知识讲授带来的乏味,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小学生年龄尚小,好动爱玩,对未知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小学生了解未知的方式简单直接,就是通过看、听、触等感官感受未知事物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在探索未知世界时,动手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在学生动手前,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去探究,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比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二)”这一小节时,其中涉及平移和轴对称,在给学生就平移和轴对称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之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几个简单的任务:第一,画出几个轴对称图形,用剪刀剪下来,并用笔在图形上画出它的对称轴。第二,给学生一张提前准备好的方格纸,首先在中间随便画一个简单的图形,然后根据教师给出的指令,像“向上平移6格”“向下平移4格”“向左平移5格”等,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位置。通过动手实践,学生们对平移和轴对称的认识获得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课堂的氛围也更加热烈,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总而言之,追求课堂的有效性应该贯穿每一个教师教学生涯,就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固守单一的教学方式,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希望诸位能够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有效。
参考文献:
[1]胡丹.数学教学中对多媒体使用的几点思考[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郭彩艳.从小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数学教学[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