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雪 练家园 刘远雄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正在崛起——共享经济。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ofo“小 黄车”凭借其高流动性和便利性,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本文以广东理工学院ofo电动小黄车为例,通过微信发放问卷方式调查,通过研究高校大学生群体特征数据、对ofo电动小黄车认知及使用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ofo电动小黄车产品提升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共享;ofo电动小黄车;问卷调查
绪 论
随各高校新校区的兴建特别是大学城的兴起,各个大学的校园版图愈来愈大,宿舍、食堂着等生活区建筑和教学区的教室、图书馆等建筑的距离不断增大[1],为了更好地满足师生的出行需求,一些学校开始引进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金奖——北大学生创业项目ofo “共享单车”[2]。
“小黄车”的出现的确有利于满足师生校园内的出行需求,降低师生购买新自行车的成本及新自行车被盗的风险,也有利于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3][4]。目前,“小黄车”已成为各大高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5],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以广东某高校广东理工学院为例,利用微信小程序,针对校园内ofo电动小黄车的群体特征、认知及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本次针对ofo电动小黄车的调查通过微信发放问卷,通过随机抽样方式,利用问卷的匿名性特质,来了解当代各大高校大学生对于共享单车的认知及使用情况。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答卷约350份。
一、使用ofo电动小黄车群体特征分析
在调查的350人中,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78%,有234人,男生人数相对较少,有116人,占总人数的 22%,如图1所示。
對于调查对象的年级情况,被调查者中,大三人数最多,有109人,占总人数的36.3%。其次是大二(71人、占比23.7%)、大一(65人、占比21.7%)和大四(40人、占比13.3%)。人数最少的是研究生及以上年级的学生,有15人,占总人数的5%。
对于调查对象是否住校的情况,调查中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住校的,有289人,占比 96.3%,不住校的人数较少,有11人,占比3.7%。由此推断,住校的学生中使用校园内的共享单车较为频繁,学生群体对于共享单车的需求量很大。
对于调查对象使用共享单车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接近四分之一的人从未使用过ofo电动小黄车,而剩下的四分之三中,59.6%的人使用ofo电动小黄车超过三次。可见ofo电动小黄车在大学校园中已经拥有一定的市场和影响力。
二、使用ofo电动小黄车动机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和现实使用情况的综合研究,发现了以下几个ofo电动小黄车现存的问题。问卷中对使用“小黄车”的学生群体使用原因作出了调查,据图2所示,大家愿意使用该产品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上下课出行方便还有应急,占比分别为25%和45%,除此之外,费用低和绿色环保、运动健身也是大家选择“小黄车”出行的重要原因。此外还还对影响学生使用“小黄车”的因素做了调研,据图3所示,影响客户群是用单车的主要因素为单车是否随用随骑以及天气是否适合骑行。综合以上,“随用随骑”理念是 “小黄车”可以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天气季节因素对“小黄车”客户群使用该产品的限制,可以考虑从红包激励等角度来提升大家使用共享单车的热情。
三、使用ofo电动小黄车习惯分析
据图4所示,当看到私自锁车、破坏“小黄车”行为时近六成的学生会采取一定行动,其中39.68%的学生会向客服举报,有9.72%的学生会当场阻止,9.31%的学生会拍照上传社交平台。除此之外,调查中不少学生表示,文明用车无法全部依靠使用者自觉性,希望官方尽快落实用户信用制度和监督功能,对不良用车人群给予一定惩罚措施。
四、未使用ofo电动小黄车人群特征分析
据调查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有26%的学生从未使用过ofo电动小黄车产品,对用户不使用的原因和潜在消费意愿作出调查,可以大致分析出现在没有使用ofo电动小黄车,但将来很有可能尝试使用的用户比例。
由图5可以看出,用户不使用ofo电动小黄车的原因中21.18%是因为自己有车,11.20%认为需要押金,14%的人认为不能骑出校外非常不便,除此之外,校内“小黄车”数量少、天气季节因素也是影响人们使用单车的原因。由此可见,ofo方若想进一步扩大市场渗透率,可以加大宣传活动,减少押金金额,多出一些优惠骑行活动,或者充值活动以及骑行范围变广等,同时也可以鼓励本身拥有单车的人也加入到共享单车计划中来,扩大使用人群,提高ofo使用利用率。
五、总结
本文主要研究ofo电动小黄车在校园的运营现状,调研结果可为后期项目扩展提供参考[6]。校园用户普遍对ofo电动小黄车使用体验感较好,但对单车押金,适用范围,价格等因素不满意。从使用满意度量表结果分析,用户对ofo电动小黄车有用性、安全性和便利性满意度较高,而对于单车易用性满意度一般。主要原因是基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当前ofo电动小黄车在广东理工学院校内的单车投放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用户的用车需求。此外,局咨询客服了解由于单车被锁和返修率居高不下,也使得校园内可供师生使用的ofo电动小黄车数量减少,影响用户的用车体验。ofo电动小黄车平台需要完善的重点是尽可能多的连接更多的单车,增大平台单车辆以及优化车辆的软硬件设施。
参考文献
[1] 李雨芊,马冰.共享单车未来经营模式探析——以小黄车为例[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4(04):40-43.
[2] 曹琦鑫,周冬杰,莫爽,纪力铭.共享单车使用者满意度调查研究——基于摩拜与小黄车对比实证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14):40-42.
[3] 韩梓佚.从ofo小黄车资金困境看“共享经济”发展[J].科技资讯,2019,17(08):237-238.
[4] 季天舒.共享经济背景下ofo小黄车商业模式的优劣势分析[J].现代商业,2019(05):5-6.
[5] 肖智星.基于商业画布模型的ofo小黄车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商业,2018(17):82-84.
[6] 崔璐辰.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通讯作者:李欣雪,(1990-),女,黑龙江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
基金项目:2018年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13720010;项目名称:“小黄车”自警报维修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