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让语文课堂彰显魅力

2019-10-21 08:03张永娟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传统小学语文文化

张永娟

【摘 要】 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去发现传统文化与文本之间的关联,以此为契机,开启语文教学新局面。本文从语文课堂渗透策略方面做出了相关的研究,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關键词】?文化;小学语文;传统;精神品质

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精神养料,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小学语文学科素养中明确规定了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究竟该如何去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学科素养,弘扬传统文化呢?这是语文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本文从语文课堂渗透策略方面研究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之间的紧密关联性。无论是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还是内容的把握上,或是课文内容的拓展方面,传统文化都可以在无形中渗透,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服务。

一、文化导入,让课堂更具底蕴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在课堂中,这个环节至关重要,尤其是语文课堂,如果用文化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始,那么整堂课就会在一种文化气息中进行,就会使课堂变得更具魅力,学生也会受到文化的熏陶。导入设计,教师要把握好文本的内容,寻找文化与趣味之间的融合点,力求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既愉悦又哲学的文化气息。

例如在《穷人》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在导入环节渗透了传统文化教育,这篇文中讲述的是穷人不穷的精神,为了使学生对于文本产生阅读兴趣,深入到文本的思想中去,教师借助传统文化内容来打开这篇文章,首先教师播放了雪中送炭的故事:吴敬梓和程丽山(视频)向学生出示:“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增广贤文》)”学生虽然不是很理解这句话,但是他们也懂得了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教师为其提供了译文:“求人帮助应当去求真正的男子汉,接济别人应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干渴的时候一滴水也像甘露一样甜美,喝醉后再添杯还不如没有。”

帮助他人源于一种内心的善良,它并不需要我们出很大的力,也许只是举手之劳,但对别人来说,却是莫大的鼓舞。在文本中,善良的情怀和不顾自己帮助他人的事迹正是渗透着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寻找联系,让文化无形渗透

部编本的教材中凝结着无尽的精神财富,它们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契合点,而这需要教师拥有广博的才学,在文化的海洋中去发现与文本之间的桥梁,从而达到实现学科素养的目标。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为了教文本而教,没有对文本做出深入的解读,这反而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学生甚至会认为学会了本课,就学会了语文,在语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教师还要做出研究。

例如在《少年中国说》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发现了这篇文章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为学生展示了:“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积金千两,不如多买经书。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译文:要想一生生活得富贵,就要付出汗水和努力去获得。积累了千两金子,不如留给子孙一些经书。救一个人的功劳,胜过修建一座七层高的佛塔。教师引导学生,“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用辛勤的劳动来获取,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似乎大于精神方面的追求,而作为祖国未来的少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除此之外,教师还为学生介绍了“自食其力的故事”(疏广和疏受)。

教师的备课在这个环节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教师不仅要备学生,备文本,还要备文化。只有这样全面的准备,才能使文化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才能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文化的气息。

三、拓展延伸,让文化流光溢彩

文化,是一种精神内质;拓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二者之间,语文教师要轻松地找准他们之间的联系点,以点启面,用更加广阔的思维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拓展延伸,不是大量的练习题,这不符合语文的学科特征,教师应该积极用文化的眼光去看待语文,在课堂中寻找文化的身影,拓展的内容中既要有文化的概念,又要有内容的迁移,还要有思维的迁移,这些都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考验。

例如在《梅兰芳续须》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做了拓展,在拓展中渗透传统文化,这篇文中主要讲述了梅兰芳的爱国情怀,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为学生展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并为其提供了文化背景:“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从重庆到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市,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知识青年报名参军热潮。‘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响遍国统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出自北宋大儒张载,意思是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四句话精神饱满,感召力强盛。”

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精神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作为语文教师要尊重文化、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以此来让语文课堂丰盈起来。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首先应该被重视起来,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打造一个文化氛围浓郁的课堂,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课堂文本教学过程中、拓展延伸等环节渗透文化教育,让文化在语文课堂中流光溢彩。

【参考文献】

[1]王永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2019(19):12-13.

[2]李文霞.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9(19):166.

猜你喜欢
传统小学语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