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困境分析

2019-10-21 06:49尹钰高长山张文萱梁妤妍符玉文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人文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

尹钰 高长山 张文萱 梁妤妍 符玉文

摘要:书法,是培养中小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有着其它艺术学科不能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大力推行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从现代教育的观念和立场来看,中小学的书法教育还仍处在陈旧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困境中难以自拔,面临书法教育意识不强的特点。要使书法这门艺术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书法教育的改革将势在必行。

关键词:书法教育;困境分析

引言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凝聚力。从古至今,汉字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演变,不断适应社会环境条件,俨然成为了促进民族语言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而书法又是与汉字同步衍生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汉字之形就是书法创作的重要基础。在21世纪的今天,书法的热度早已是每况愈下,现如今书法更多是成为中老年人的一项爱好,青年一代对其并无太多热情。这一现象的产生,其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中小学的书法教育不足。为了更好地分析中小学书法教育存在的困境,我们对吉林省部分地区的中小学进行了实地考察,以此找到解决书法教育现状的办法。

一、书法教育观念的滞后

国家教委曾明确规定书法课为中小学的二级课程,应受到与体、音、美等课程同样的对待,但大部分的学校仍未予以重视,有的学校根本未开设这门课。这种现象与我国应试教育影响密不可分,学校只关注升学考试,与考试无关的也就大无学习的必要。实地考察一下,学生能称得上使用的书法教材也仅有字帖。在这里“书法”与“练字”两种概念完全被曲解了,传统的书法教学变成了语文课练字的延续。其实,“书法”和“练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教学目标。如果一味地将练字作为书法教学来实施,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还会使书法作为独立的学科难有出头之日。

学生通过学习书法可以了解独特的民族审美意识;帮助他们陶冶情操丰富感情,提高审美境界,净化心灵。如果还把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定位在“练字”的层面上。

二、书法教材以及硬件设施的缺乏

目前,各中小学并没有明确的书法教材供教学使用,传统的书法教育大多以字帖为主。在全国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书法教育者来说更难从中起到好的指导效果。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国家对于培养人的总的要求,是使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知识技能上的补充,产生良好的身心发展。以字帖临摹或大批量写字的方式来代替书法教育,机械性的模仿只是让受教育者看到了了一种字体认识了几个生僻字,并没有体现出书法作为高雅艺术学科的独特性。此外,书法教材单一性是一方面,而书法教学硬件设施上的不足又是另一方面。从校园环境来说,目前各中小学提供书法教育的场所非常有限,很多学校仅以课桌拼凑来满足教学需要,既影响美观又缺乏实用性。标准化书法教室的建立仍有待改善,一个具有良好书法学习氛围的场所也能提高学生对于书法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快乐、高效地学习。

三、书法师资队伍现状令人担忧

书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起步时间相对较晚,而我国在高等教育中开设的书法专业,据统计仅有72所,相对于书法师资上的专门培养更是凤毛麟角。高校书法毕业生很少有去中小学当书法教师,一是因为中小学对于书法教师的需求比较小,就业空间发展不足。二来,对毕业生吸引最大的还是专门的书法单位,以各级书法协会和艺术部门为主。由此看来,真正投身到中小学书法教育中的教师很少经过专业的系统学习,大多都是略有书法基础或对书法抱有兴趣的爱好者来担任。书法教学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书法教育者不单单要自身写好字,更重要的是从教师这一职业出发去指导学生,使学生掌握书法理论、发展脉络、各家书法特点以及美学与逻辑学等多种知识。

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冲击

电子信息化时代,教学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过渡到网络多媒体化教学,PPT、网课视频、在线指导等新兴教学应运而生,学生往往只需一部手机或平板,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掌握所有课程内容。多媒体化教学虽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与生动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丢弃了传统教学的某些优势。青少年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产生的后果必然是提笔忘字,最基礎的写字都做不到,又何谈学好书法呢?这里并非是对多媒体的完全摒弃,新兴技术的产生有利有弊,我们可以灵活地运用它,将它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有着它的新奇与直观,也有对老师的便利性。如何更好地去利用它,是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结语

吉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现有的状况并不是特殊,在其他各地区仍有这一现象,书法教育的改革道路仍漫漫,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作为一门美学艺术,书法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感悟力、创造力以及鉴赏力有着巨大的价值意义。它作为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承载体,沉淀了华夏民族几千年来光辉灿烂的文明。作为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下的我们不应该抛弃书法这种优秀又富于魅力的艺术形式,广大的青少年更应该继承与发扬祖国传统艺术,使书法教育不单单流于形式,真正的走进人们的心中。

作者简介:

尹钰(1999—),女,黑龙江密山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张文萱(1998--),女,广东东莞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

梁妤妍(1997--),女,广东中山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

符玉文(1997--),女,河南信阳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

基金项目:本文是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吉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困境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人文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也曾是少年
Linguistic politeness in Japanese and English
Anglo—Saxon Women’s Life and Rights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选
布画油彩 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