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瑶
摘要:“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和显著特征。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和”文化教育是否能有效地渗透在学科教学当中,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对“和”文化教育的效果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关键词:课堂教学;渗透;“和”文化
“和”文化以儒家“和”文化为主体,主要体现在以“中庸”的思想方法认知和谐,通过培养造就“君子”来促进和谐,用伦理道德维系和谐等。“和”文化对于纠正目前学生中由于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而形成的许多不良习惯是一剂对症良药。“和”文化教育除了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活动传播外,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阵地,应该充分利用这个阵地,积极渗透“和”文化的思想,潜移默化,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把握渗透的“点”“時”“度”
(一)找准“渗透点”
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和”文化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德育工作必须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只有找准渗透点,思想教育才能直透心田。
(二)把握“渗透时机”
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好的渗透时机应当是水到渠成、自然合理的,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和”文化思想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三)掌握“渗透度”
找准渗透点是为了解决育人从哪儿选择突破口,把握渗透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么突破的问题。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处理二者的关系。而在教学中渗透“和”文化时,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政治课、思品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不可偏颇一方,又能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
课堂教学中处理好渗透的“点”“时”“度”至关重要,找准“渗透点”是重点,把握“渗透时机”是难点,掌握“渗透度”是关键。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才能有机地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各学科教材中所蕴含的大量的德育内容更充分地挖掘出来,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和”文化,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准,逐步形成健康和谐、奋发向上的的人生态度。
二、把握原则,合理渗透
学生所学习的学科比较多,而各门学科的性质、特点差别也很大。因此,各门学科的教学渗透,必须从学科实际出发,探讨各学科中蕴含“和”文化的内容和一般规律。其主要原则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抓主线的原则
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必须突出和谐、合作、和睦的“和”文化的精髓,避免把自己的一些不成熟、情绪化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带到课堂上。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思想混乱,会偏离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可接受的原则
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必须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到了高中阶段,主要针对学生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质疑、辩论,最终得出正确结论,引领学生的成长。
(三)贴近教材的原则
学科教学中渗透“和”文化,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去进行。德育的内容应是教材中所应有的,绝不是外加或牵强附会的。无论是文化课还是技能课都能挖掘出适合学生年龄层次和接受能力的渗透点,以教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四)情感性的原则
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必须富有情感性,必须讲究氛围,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动以真情。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有知识的交流,还要有思想的交流。这种交流对进行德育的渗透十分有利,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知理明情,达到“内化”的实效。在礼仪课《校园礼仪》的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谈一谈“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令你难忘的故事”。同学们回想自己上学以来若干年的过程,争相发言,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师生故事。有的同学家远,过中秋节回不了家,老师把她叫到了自己家中,过了一个幸福温馨的中秋节;有的同学生病时老师把他送到医院,一直陪护到深夜;有的同学萌生退学的想法,老师苦口婆心地劝导,甚至跑到家中与家长交流,终于挽留了学生....字字动情,句句感人。师生间的距离不经意中就这样拉近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校园的构建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每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和”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中渗透“和”文化的主要思想,努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实现智育和德育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陆刚兰.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中国成人教育.2008.
[2]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素养评价调查报告.江苏教育.2010.
[3]张忆雯.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将是永恒话题.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0.
[4]裘燕南.创设丰富教学情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