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日葵
摘 要: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教学策略是否正确、巧妙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当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的角色,引领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就必须大胆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从具体的班级学情出发,努力探究适合于本班学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三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三年级;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引言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类重要的能力之一,其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不断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一、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严谨、抽象、系统的学科,有很强的逻辑性、思维性、实用性。想要学好数学就必须研究点、线、面、体等数学图形,记住各种复杂的数学符号、数学公式,掌握各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数学又是一门最为基础的学科,只有学好了数学,才能顺利地学习化学、物理等学科。因为许多物理化学问题在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后,想要得到结果必须用到数学知识。数学也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许多学生对它望而却步。如果能教授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就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小学数学三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一)搭建有效解决问题的平台
新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亲历思考、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也正因为如此,学生才会如此地欢迎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中获得学习的进步与认同。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有意识地搭建有效解决问题的平台,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来完成对学生的训练,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低年级学生四则运算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学生往往会从自身生活和学习经验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数学教师没能有意识地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小学生往往会纠结于哪一种方法是正确的,没能有效引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深入。反过来,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能够趁机组织学生各自发表交流一下自己的计算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评说哪位学生的计算方法更加巧妙、更加简便。这样,学生就会在与其他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优秀方法,反过来帮助自己克服学习的不足,矫正学习中不正确的理解与认识,留下深刻的学习印象。
(二)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充分解读
教师的备课过程,一定要深入备教材、被课标、备学生,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的三维目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采取何时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行为。学生要充分了解学情,掌握和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生个人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能够符合和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策略。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同的提问问题梯度,不同的作业梯度。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和學习特点都能够得到满足。比如在讲解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时,可以有多种的计算方式进行,不同的学生在运用计算公式时习惯也不同,有的学生乐于采用长×2+宽×2的方法进行计算,而有的学生则乐于(长+宽)×2的方法进行计算。这种情况教师不能简单判断学生的优缺点,因为不同学生的思维习惯不同,也许那样的计算方式符合他的思维特点,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求学生全面立体地发展。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要求学生选用简便的解题方法,而忽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会极大地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甚至会使学生反感丧失学习的兴趣。想要培养学生解题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对学到的知识加以实践,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对问题的理解,以达到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解题方法的目的。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发现、提出不同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样不仅会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沟通,也会极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
总之,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创设相宜的教学情境,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然后再通过教师的精讲点拨,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的全过程,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去深入观察生活,发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大数学观。
参考文献:
[1]柴欣欣.小学人教版数学教科书“问题解决”例题的类型及其教学策略[D].云南师范大学,2019.
[2]郑志权.尝试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实践研究[D].深圳大学,2018.
[3]蒋梦颖.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