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雯
摘 要:通过重点分析当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审美困境,探讨审美内容、审美标准与审美秩序的两极对立现象,提出应回归散文阅读主体关系、散文审美认知方式以及驱动机制的实然状态,以此促使教学从彼境向此境过渡,解决审美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散文审美教学;实施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深入的推进,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体系也相继迎来了全新的变化。特别是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逐渐发生着改变,不再使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毫无趣味性可言的言传身教方式对学生教学。进而采用的是基于新课改的基础上,结合新式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学习思想上的引导、学习方法上的建设、学习能力上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养上的促成。旨在通过该措施有效改变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向好向上不断发展。
一、摆脱阅读的依附关系,构建审美内容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与审美引导的时候,往往会遇到散文阅读与审美主体关系的相互对立。这就导致了教学的开展会受到较大的阻碍,而且学生的理解也会出现较大的偏差。针对该状况,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使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教学,根本无法有效体现其本质的含义与关系,而是需要教师结合散文的特点,综合散文的审美空间,分析散文的范畴,以此作为主要的引导方向对学生进行培养。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明确两者之间的依附关系以及对立关系时,可以将最终目的建立在对散文本身的认识与分析上。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对其进行审美体验与认知的时候更加有效。如,教师可以解读感情方面的审美让学生对其进行体验。也可以通过道德方面的审美让学生结合个人的思想和意志对其进行感受。而在散文中,即使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或者道德的方向对文章从审美的角度展开分析,也无法让学生在文章中切实地找到关于感情线以及道德线的存在。基于此,教师务必要打破常规的阅读方法,采用阅读主题的领悟方式对其进行“顺应自然”的变换与思考。如,在文章《听听那冷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情主题不仅是故乡情怀,还要从因果关系上分析它的概念,其本质早已逾越主题。
二、弥补阅读的变量缺失,构建审美标准
在高中生学习语文散文知识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对散文审美认知与感受的变量缺失。这确实会造成学生对于审美标准的不明确,从而导致与审美标准产生对立。在此,教师可对学生通过“变量”的方式进行“无变量”与“无标准”的教学,以此体现在审美状态下的“标准”是什么。
例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二十世纪末期的教学审美观念做出思考与分析。在那一时段,基于社会的认知与发展状况,其审美的标准建立在了“仁义、和政、谐融”的基础上。这是一种具有强烈现实主义的审美观念。但是,在当今的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下,这一文章的审美角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一变化就是散文学习中的因变量,而学生个体就是散文审美学习当中的自变量,另外,只有不断改变的社会环境以及人们对审美的定义才是其中的中介作用。为重新构建学生的审美标准,教师务必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不断的提升与发展,让学生能够看到过去,着眼于当下,展望于未来。这对于学生的艺术性思维成长有着巨大的帮助。
三、改善阅读的内在封闭,构建审美秩序
绝大部分学生在进行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种“内在封闭”的现象。该现象属于当今教育行业重点关注的一种“集体性非病症性的行为和心理缺失表现”。这一问題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正确在一和二之间进行取舍,也无法正确地构建起一个学习审美的态度与教学审美的秩序。为解决这一状况,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大于审美”的观念,进而采用“互不凌驾,相互依附,审美带动教学”的方法开展教学工作。
例如:在分析《赤壁赋》的时候,教师便可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审美秩序,让学生在该秩序环境中先体会作者苏轼的大气与豪迈,再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并且要从“赏心悦目”的角度做出考量。经学生的探究与发现会得出《赤壁赋》的悦情之处,且会深入地了解到《赤壁赋》的核心思想与内涵,更能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实现“身与物化”的审美体验与感知,以此让学生游走在一水一月一世界当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体现了我国语文审美教育实践的一贯品质,即“乌托邦”品质,表现为满怀“应然”的教学价值取向以及对美好教学未来的预测,期望时刻领导教学发展方向,然而从教学理想的迈进过程来看,唯一的可行之路却是从“应然”走向“实然”,满足散文这一审美对象的现实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王学峰.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探究[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28-229.
[2]李天文. 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鉴赏散文[C]. .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