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杰
摘 要:当今基础阶段的教育,不断受到新课程革新的推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逐步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作为一门本身自带抽象性的学科,小学数学更是整个数学学科的基础教育阶段。因此,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思维导图就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新型探索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策略
目前传统教育模式还存在于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中,这样教育手段无法实现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框架。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全面施行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合理利用导图中的规律性学习来帮助学生梳理自身的数学知识框架,以便让数学框架更加具有条理性,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就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渗透思维导图思想的重要作用,提出相关的运用策略。
一、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价值
(一)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心理和个性化发展的关键阶段,以往的传统、单调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来说,是无法提高其兴趣的,也是没有趣味性的。因此,将思维导图渗透到数学教学中,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会找出其中的兴趣点。这样可以提升学生数学探索技能,还能让学生产生出主动学习的心态,促进对数学学习热情度的提高。
(二)促进师生间交流与沟通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都是由教师在课堂上教授,这样教学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利用导图的教学方式可以转换这样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积极进行思维和创造,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学习。这样可以促进师生之间沟通交流更加密切,也让学生更有勇气去探索问题,并且将不懂的问题告知教师,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解答,从而实现师生之间自由的交流沟通,发揮学生的价值。
(三)帮助学生对过往知识的回忆
良好的数学方法是可以加快复习的效率和质量。将思维导图渗透到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创建和完成,可以让学生的大脑放松下来,从而进行思维和记忆。并且由于思维导图的特性,让学生在复习和巩固原有知识点的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方便学生加深对于数学的知识和内容的回忆,也利于学生梳理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巩固方式,让学生实现高质量复习。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思维导图与比较策略相结合
作为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比较思想策略可以研究问题之间的相同点,还能反映出问题之间的不同点。而思维导图可以作为数学教学的方式和用具,用已经形成的一幅思维导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扩展和整理。因此,将思维导图和比较思想策略进行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旧知识的交替环节中,运用思维导图清晰地将学生所学过的原有知识重现在新知识的知识体系中,让学生快速找出知识点中的异同点、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分清知识中的疑难点和混淆点,以便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例如,我们以教授《圆锥的体积》这节课为例。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需要让学生知晓有关圆锥体积的数学习题和解答方法,教师可以渗透对比策略,适当引导学生,依据已经学过的圆柱体积解答方法为基础,进行对比、猜想、验证、结果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的求解方式。如,在数学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为学生提出和圆锥有关的趣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趣味性的数学知识。然后,再运用解答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回忆和圆柱体有关的数学知识,像体积求法等。之后,在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教授圆锥体积的算法时,让学生结合圆柱体体积的算法,通过画出表格为学生进行比较学习,使学生在比较这两者之间体积、表面积等算法的同时,能够有效区分这之间的不同,也能够清楚掌握其中的相同点。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探索和学习,以便有效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
(二)思维导图与转化策略相结合
转化策略也是重要的数学教学策略,对于数学知识中,有很多自带抽象思维的困难题目。因此,通过不断的分析数学知识中的联系性,从中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进行转化,把困难的问题转化为简易的问题,达到解题的目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思维导图和转化策略进行相互结合,提炼题中有效信息的内在联系,能帮助学生理清思维,把困难的内容转化成简易的问题,以便有效解答这些困难问题。
我们以教授《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求法》为例,在解答体积算法的时候,规则物体长方体和正方体都可以直接运用长宽高来解答,但是,不规则物体并没有已知的条件,对此,需要教师为学生传授和转化有关的教学思想,并且利用思维导图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基础知识,以便建立不规则物体体积与其的内在联系。如,教师先为学生展示并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容积知识体系的思维导图。然后,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拿出一些石子,让学生测量石子的体积。这样学生通过小组内部进行实验:将两个长方体放在一起,将一个长方体注满水,然后另一个长方体是空的,将石子放进注满水的长方体中,空的长方体收集溢出的水,然后再计算溢出水的体积。之后,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总结,并且将总结出来的数学教学知识点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通过将数学问题中困难问题进行转化成简易问题的转化策略,对学生思维导图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能够让学生通过将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最终解答出问题的答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在掌握本节课教学知识点的同时,巩固和复习原有的知识点,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思维导图与整体布局策略相结合
整体布局策略是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在复习和巩固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数学课难学,课上会做的题,换一种说法就不会了。解题的过程中,由于无法提取文章中的有效信息,导致解题困难等。而导致这些教学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培养其数学技能。因此,教师使用思维导图的教育思想和整体学习的分析策略,进行整合,以便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让数学知识内容在学生大脑中实现全面和整体。以便学生能够活用数学知识,实现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我们以教授《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为例。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思想和整体学习的研究策略,让学生在复习原有知识点的同时,强化本节课的知识点。如,在教授本节课之前,教师先通过课堂导入的教学环节,为学生创建适合学习数学的教学环境,教师拿出魔方等实体物品,让学生观看的同时引出其学习本节课的热情。然后,在将本节课的教学知识内容为学生教授。等待教授完成之后,教师让学生依据所学的内容,将和长方体、正方体有关的数学知识,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整理,以便在复习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其中的知识点。通过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思维,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让数学知识内容在学生大脑中实现全面和整体,还能让学生掌握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从而实现未来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渗透到小学数学教育的时候,有助于学生形成明了的逻理观念和系统的数学知识框架,还能将教师从课堂教学中释放出来,对于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因此,合理使用思维导图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导图时的思维、知识的构建,从而实现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东辉.小学数学复习课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
[2]王彩云,纪拴江.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数学复习课中的使用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1.
[3]吴正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师生互动共同创建有效课堂[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