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群
头痛——按摩头维、天柱穴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是很多人会遇到的问题。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百脉所通”,既有经络相通,又有眼、耳、鼻、口诸窍,外感和内伤都会造成头痛发作。外感头痛多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尤以风邪为主;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经络、气血不通有关。此外,气滞血瘀、脉络瘀阻等都可导致头痛。病因不同,头痛的症状表现也各不相同:轻者头部不适或胀痛,疼痛或局限于某部位;重者头部胀痛欲裂,伴有头晕;感冒引起的头痛,痛连颈背,伴有全身症状;过劳头痛限于前头部或颞部。如果头痛反复发作,则多为高血压、颈椎病等疾病引起。
一、特效穴
头维穴
取穴:此穴位于头侧部,在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 寸處。
按摩方法:双手大拇指按于头维穴,其余四指固定于前额,先顺时针按揉1分钟,再逆时针按揉1分钟;然后用双手掌根按压住两侧头维穴后缓慢揉动。每日按摩1~2次。
天柱穴
取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陷处,约在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处。
按摩方法:取坐姿,双手交叉, 拇指分别按住穴位。先按右穴,再按左穴,头部稍向左倾,呼气并数“1、2”,逐渐用力,数到3时强按穴位,吸气并数“4、5、6”,放松身体,头部回原位。当头部向一方倾斜时,指按另一侧的穴位;再用双手拇指在此穴上下5厘米处擦揉,并慢慢呼气。先做指按法一次,再做擦揉法1次。重复动作3~6 次。
二、辨证加穴
头阵痛
按摩方法:按摩涌泉穴。将脚抬放在膝盖上,一手扶住脚,一手用拇指或食指点按。
酒后头痛
按摩方法:按摩百会穴。取卧姿或站姿,全身放松,握起拳头,以拇指关节处向百会穴用力按压1分钟,然后稍停顿再继续;或在指压此穴的同时搓揉颈后肌肉使其松弛。
精神压力过大引发的头痛
按摩方法:按摩商阳穴、中冲穴、关冲穴。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商阳穴按压,或用拇指、食指捏住中冲穴、关冲穴按压,以头部感到舒适为度。
三、防病治病小贴士
1.耸肩膀放松头皮。站立或端坐,放松身体,吸气并伸展双肩,使双肩尽量向耳部靠拢,保持两秒钟,呼气放松,重复做3次。
2.有节奏地呼吸。用鼻子吸气时数到“5”,用嘴呼气时再数到“5”,重复做10次。
3.迅速缓解头痛的有效方式:将热水袋或冰袋放置在疼痛部位,如果选择冰袋冷敷,应该用毛巾包裹冰袋后再敷。
4.如果头痛刚发作,请将食指和中指放在眉毛外侧及太阳穴处,稍用力顺时针旋转按压10秒,再停顿2秒,可重复动作,直至疼痛有所减轻。
5.有规律的运动。这是预防和缓解头痛的关键,比如早晨或傍晚以轻松的步行摆脱压力。
拔罐治疗偏头痛——疏风清热解疼痛
偏头痛是一种频繁发作的原发性头痛,一般头痛多为偏侧,有时头顶或后枕部也会感觉疼痛。偏头痛易反复发作,而且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小时或几天。究其原因,多种因素可诱发偏头痛症状, 如遗传、精神压力、睡眠过多或过少、气候变化、饮食、劳倦、女性生理周期等。其中,情绪激动、气愤、焦虑等会加剧头痛症状。一般情况下,在偏头痛发作之前,会出现视物模糊和四肢麻木等先兆。具体发作时,头部会感到钝痛、胀痛、有压迫感和紧箍感,同时伴有眩晕、颈部僵硬、烦躁、心悸、胸闷气短、耳鸣、腰酸背痛等症状。中医认为,此病主要由风邪侵体、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忧思劳累等引起,使肝失疏泄、上扰清窍或脏腑功能失调、风袭脑络、瘀血阻络。
方法一
取穴:大椎穴、风门穴、肺俞穴、神道穴、肝俞穴。
大椎穴:此穴位于颈部下端,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穴:此穴位于背部,在第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 寸处。
肺俞穴:此穴位于背部,在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 寸处。
神道穴:此穴位于背部,在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肝俞穴:此穴位于背部,在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操作方法:刺血拔罐法。患者取俯卧位,先对拔罐穴位进行消毒,然后把已消毒的三棱点刺入以上穴位,点刺深度不宜深,手法讲究快和准。起针后将火罐吸拔在各穴上,留罐10~15分钟。每两日一次。需注意背上点刺穴位较危险,非专业人员行针刺易出现气胸,故不宜行针刺。用三棱针点刺或梅花针叩刺较为安全。
方法二
取穴:肝俞穴、太阳穴、太冲穴。
肝俞穴:此穴位于背部,在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 寸处。
太阳穴:此穴位于耳郭前面,在眉梢和外眼角中点向后一横指的凹陷处。
太冲穴:此穴位于足背,在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间凹陷处。
操作方法:刺络拔罐法。让患者俯卧,行常规消毒,先用三棱针点刺一侧肝俞穴,以微微出血为度,然后起针并迅速拔罐,留罐10~15分钟,至看到有大量血点冒出为止。起罐后,擦干血渍,再进行消毒。背部拔罐结束后,如果疼痛症状明显,可以再针刺同侧太阳穴和对侧太冲穴,得气后留针15分钟。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