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培养幼儿的好习惯

2019-10-21 05:40陈红
锦绣·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持之以恒方法策略行为习惯

陈红

摘 要: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品行对幼儿的一生具有重要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长期培养幼儿。父母要对幼儿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本文从几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遵循合理的培养步骤。

关键词: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方法策略;持之以恒

习惯即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家长有目的、有意识地让幼儿进行的动作和行为,如早上按时起床习惯的培养,就需要家长定时定点叫幼儿起床,并自己穿衣、洗漱,这样的行为就称为“习惯”。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也是不易改变的。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也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从而有益其一生的发展,是我们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那么,父母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呢。

一、父母要培养幼儿的好习惯需遵循的原则

(一)“观念为先”是幼儿父母首先要树立的正确的教育观念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幼儿的父母是其人生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以家庭教育为起点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没有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再好的学校教育效果都是不完善的。所以,家庭教育中一定要重视第一次,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好幼儿的家庭教育,是教育之始,至关重要。

(二)家长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都是在家长的行为影响下进行的学习成长的,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蒙台梭利说:“在幼儿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幼儿说话。”陪伴幼儿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的一场自我锻炼修正、习惯养成的过程。比如,家长热爱读书,做事利索,早睡早起,幼儿也会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三)父母在教育幼儿时要有坚决的态度,统一要求,默契合作

家长在幼儿面前一定要有主见,态度要坚决,不能说话不算话。同时,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之间也要默契配合,如果家长和教师不团结协作,在幼儿园教授的好习惯到家里可能就落实不下去,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一个家庭的家长和幼儿园的带班教师一定要携起手来,相互支持、相互理解、通力合作,只有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共同努力,幼儿才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端正教育观念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多少都有些虎妈教育的成分在里面,我们很多家长都习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希望幼儿能达成自己这辈子无法完成的梦想,比如自己这辈子没指望考上名牌大学,希望幼儿替自己圆梦。于是我们很多家长在幼儿刚上幼儿园就开始要求参加这个那个培训班,把幼儿玩的时间全给抺杀掉了,更甚者,有些家长早早就要求幼儿识得多少汉字,背得多少诗歌,数学会连加连减等,不能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是多数家长的座右铭。事实上很多家长的这种做法严重了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抢跑行为,是在拔苗助长,不利于幼儿以后的健康发展,甚至会贻误幼儿的一生。幼兒未到学龄,如果被强迫长时间进行读、写训练,很容易使脊柱、视力出现问题;幼儿的智力水平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过早强制灌输,是一种野蛮的摧残;幼儿过早的在分数的重压下,经常在家长的呵斥、批评声中度过,不可能有一个健康的身心,也不可能充满信心地去面对未来的挑战。不止一位专家论证过,让幼儿早早地学习小学知识,那么幼儿上了小学,教师在讲授相关的内容时,幼儿发现他已经会了没必要听,如此下去,幼儿的老本用完了,不听课的坏习惯也养成了,这个幼儿成才的机会就更渺茫了,所以抢跑未必会赢。研究表明,幼儿应该是在游戏和活动中培养思维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这种隐性教育对幼儿今后创新思维的培养,远比通过机械记忆认几个字、会唱几首儿歌、学做几道算术题重要得多。

三、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

家长和幼儿园都要对幼儿进行长期的、明确的、规范性的系列化教育。幼儿就像一张白纸,可塑性很强大,尤其是3-6岁幼儿园阶段是其品行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制订了幼儿一日常规,确定了幼儿在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的行为标准,穿衣干净整洁,坐姿要端正,按时吃饭,吃饭不挑食、有礼貌,饭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主动收拾餐具,整理相关物品。同时,教师也会针对不同幼儿的不同情况,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习惯培养。幼儿园的行为规范流程基本相同,但是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方法会因师而异,幼儿因为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的不同,对教师的教育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有的幼儿是欣然接受,快乐实行,有的幼儿是哭闹抵触,不能接受。这就需要教师的眼睛会说话,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幼儿愉悦地接受教育,长期坚持,就成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教师也要取得家长的帮助,一定要做到家庭和幼儿园联合一致,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现实的意义。

四、循序渐进,按科学的步骤进行

良好的习惯培养,需要家长和教师运用得体的方法,恰当的步骤来进行。

首先,我们要和幼儿达成共识:习惯决定命运,一定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多从以身作则的方面来让幼儿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不恰当,强化好习惯的重要性。其次,必要时,我们要与幼儿一起讨论制订行为规范,定家规、定班规,定幼儿自己的小习惯。家长和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榜样教育,以正确的形象展示给幼儿,以身作则。再次,良好习惯的形成一定要进行持久训练。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3天,所以,对幼儿进行长期的训练也是必须的。父母对幼儿的肯定表扬要及时,要针对具体的行为进行表扬、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最后,在家中要形成良好的说话、做事、读书的氛围,谁做得好,就要及时进行表扬、肯定;如果出现了不良现象,大家一致提醒,这对幼儿好习惯的养成有重要作用。

五、结束语

教育为本,习惯为先,家长和教师一定要把良好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把持之以恒作为形成良好习惯的基本前提,把家长以身作则作为基本方法,用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只有在幼儿时期养成了一系列好习惯,才能为今后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美红.中班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行动研究[D].河北大学,2019.

[2]冯宝梅.幼儿生活习惯养成问题、成因及家庭教育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3]丛淑秀.如何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好习惯[J].黑河教育,2014(10):17.

猜你喜欢
持之以恒方法策略行为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赏识:管好班级的“利器”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