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贞义
摘 要:建设有效课堂是当前的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不仅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保证课堂教学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还应该作为教育事业的研究者不断分析教学的规律,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入手,进行有效课堂的建设,促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习得更好的技能,受到更多的情感熏陶。本文从初中数学的有效课堂入手,依据“改变教学方式,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兴趣,注重个性发展”“加强情感教育,培养美好品质”三个方面讨论了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课堂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建设有效课堂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教师所采取的方式确实是建设有效课堂常用的方式,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将其进行推广应用。也就是说,有效课堂的建设只是常见于公开课和审查过程中,教师很少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采取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方式,一是顾虑到学生的自制力,而是顾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有效教学方式,结合实例将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阐述如下。
一、改变教学方式,引导自主学习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学习能力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要想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受到教师的积极影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就应该从自身的教学观念入手进行更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突破和创新,找准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并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需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学生能够借助教师这个跳板来自主进行知识的摄取和技能的获得。
例如,在学习“相反数”时,教师可以在课上画出学生本节课需要用到的数轴,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与教师所画出的数轴进行自主学习。这其实是将学生的预习环节直接呈现在课上,能够有效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在课上的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提出来,教师可以进行单独的讲解,也可以进行全班范围内的讲解。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求已知数的相反数的方法,但却不能根据相反数的意义来化简符号,教师在该学生提出问题后,可以在全班范围内询问是否有学生知道如何化简,让其他学生担当小老师来为该学生讲解。
二、培养学生兴趣,注重个性发展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能否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的必要前提。而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来看,不少学生觉得数学难学、抽象,要想建构有效课堂,就必须必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入手,想方设法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该重视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的应用,为学生创设学习数学的环境,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探究,同时注重学生之间的不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渐入佳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时,教师可以先从数轴的绘制入手进行讲解,而本课的学习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免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或存在问题。教师:“小学时期我们就已经学过了正数以及0的加法运算,正数与正数相加或者正数与0相加,在我们学过负数后,加法的类型是不是又多了?”同时,鼓励学生试着说出几个算式,教师将学生说的不同类型的算式做好记录,并让学生观察这几种不同类型的加法运算,激起学生的学习自信和成就感。
三、加强情感教育,培养美好品质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學生从双方共同组成的,而其中自然也就包含着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学生可能会在教师的影响下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而教师也会在学生不断的反馈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在目前不断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的前提下,教师进行的情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养成美好的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进行授课,让学生拿起手边的纸进行折叠,并要求学生计算纸的折叠厚度(假设纸的厚度为0.1mm)。学生纷纷开始动手进行操作,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巡查,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有些学生直接列出了算式,有些学生采取了动手实践的方式,这时,教师可鼓励直接列出算式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让动手实践的同学分享自己的实践经历,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针对学生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总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建设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进行革新,在教学手段上进行优化和整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发现学生的不同特点并予以关注,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师和学生进行情感共通的过程中加强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谷晓波,孟辉,孙博.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4):124-126.
[2]季光霞,鲍光辉.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方法探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09):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