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封
摘要:为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者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了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践探究。本文对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信息技术课堂应用项目式学习进行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说明中明确提出要“渗透项目学习设计,凸显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特征”,从中不难看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已由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在内容上也越来越多地具有综合实践性和研究性课程的特点。因此,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技术与各个领域的融合,对技术知识进行理性的建构,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所在学校对信息技术课堂进行了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践和探究。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Leammg)作为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模式,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信息技术课堂上常见的项目式学习模式一般是学生先提出一个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主题,然后收集相关信息,形成初步规划和方案,并根据计划开展探究、实施项目、制作作品,最后进行展示交流和评价。
在笔者所在学校信息技术课堂应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探索实践中实施一个项目的基本周期大概是8周,约16个课时,主要由项目范冽及项目学习两部分构成,如下页图所示。
其中,项目范例是由教师主导、师生共同经历的一个过程。在项目范例中,教师以范例项目为例,完整展示整个范例作品的全过程。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同步开始其项目学习及研究。例如,在教师展示项目范例的情境引入时,学生可以同步根据教师所给选题或自选主题进行项目选题;在教师进行主题规划展示时,学生可同步根据所选主题进行项目规划,并在教师的组织下,对规划方案进行交流以便完善;在项目范例的探究实施阶段,学生也要根据教师所展示的知识技能并结合自选主题进行探究和实施;最后,再根据项目实施进度进行展示交流和评价。与传统任务驱动式学习方式不同,项目式学习更强调真实情境,同时更强调选题,而不仅仅是跟着教师的任务来,因此,整个过程中,教师的项目范例与学生的项目学习同步进行,既有交叉,又有承接。
在实际的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项目式学习还不太适应,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任务驱动式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们对项目式学习的理解存在偏差。
1.选题阶段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
(1)惑
不知如何选题。根据笔者观察,由于有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原有的任务驱动式学习方式,所以,当教师给他们一个开放的选题时,他们反而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对项目选题完全不了解,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确定研究项目的主题。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会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选题讨论,同时,在备课过程中也会提前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学生可能感兴趣的一些问题,用作备选主题。此外,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法,通过头脑风暴,引导学生反思自我、社会、自然中有哪些让自己有所感悟的现象或问题,并让他们借助信息技术对这些“痛点”进行研究,并尝试解决。
(2)大
选题太大、太虚。有的小组项目主题太大或太空泛,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后续探究的难度,并且难以保证研究结果。
针对这种隋况,教师需要对这些选题进行筛选,并指导学生对研究对象进行细化,对研究范围进行缩小,如学习3D打印时,有的小组就提出要复制和设计故宫模型。很显然,这个项目主题的选择规模过大,即使合全班之力也无法在短期内完成,因此,对于这样的选题,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取合和细化,将项目选题缩小到太和殿的大体轮廓,这样更容易在实际教学时间内完成所选项目。
(3)浅
选题浅显,缺乏深度。有的學生对项目式学习理解不够,仍然采用传统的任务驱动式思维,在选题时只是重复教师的项目范例,选题缺乏深度。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引导其展开深入思考,针对主题关键词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更好,即追根溯源,寻找原因,寻求创新。例如,项目范例中已经演示了使用按钮制作音乐播放器,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按钮控制蜂鸣器输出的原理、如何调频、如何扩展等进行提问,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度探究,寻求创新改进。
2.方案设计阶段的主要问题
方案设计阶段重点是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利用数字化学习工具,设计解决问题的活动或者过程。
这一阶段的关键是让学生明白方案应该怎样写,为什么要这样写。研究方案是项目式学习的指引,可以体现出研究者如何构思开展活动,同时它也是对研究小组后续实践的规划和指引,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具体实践中,笔者通过范例指导法,让学生了解方案的撰写要点:对象——项目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做什么和怎么做,如要获取哪些信息、要不要调查研究、是否要做实验、要开展哪些探究等;过程——对时间进度和小组成员的分工安排都要在方案中有所表述。
同时,讨论交流是这一阶段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讨论交流,可以对其他小组的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还可以对自身方案进行进一步审视和分析。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组织开题论证会或开题报告的方式,进一步规范研究项目,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完善方案。
3.项目实施过程的重点和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项目实施过程是项目式学习的主体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各项目小组要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不断地思考与实践,收集、分析和整理资料,并形成作品或报告。不管采用何种探究形式,这一过程都是大量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控制式探究会导致学生自由的驯服化,表演式探究则会导致学生自由的虚假化。因此,此时如何指导学生科学分类整理资料、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成了教师的指导重点。笔者认为指导原则要注意适时和适度,切忌遇到问题马上帮助解决,一定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研究方式加以引导,如可以指引他们进行特定的文献资料的阅读、技术知识的学习、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尽量靠学生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值得教师注意,那就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项目的实施无法完全按照方案的设计顺利有序地开展。因为项目学习的一大特点就是问题的生成性,所以,在学生探究实践的过程中会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想法也可能会随着项目的推进不断地改变或者完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问题讨论、探究、反思以及阶段性展示,并依据互评中得到的反馈,不断修正项目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完成项目的优化迭代。
4.项目展示、交流和评价环节的注意事项
在项目展示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好各种类型的成果资料,形式可以是论文、报告、研究记录等,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演讲、视频图片和作品展示等方式展示成果并交流。
项目式学习的评价最好采取个人自评和小组互评以及教师的观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教师的评价可依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实践情况、能力提升等形成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意义是展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鼓励有策略的学习。结果性评价则可以由学生根据不同的项目目标提出一定的量化标准,实现互评。
与传统的任务驱动式学习相比,项目式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同时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相信他们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