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人的世纪情缘

2019-10-21 08:18徐宜发
牡丹 2019年25期
关键词:长垣老先生报刊

徐宜发,生于1949年10月,河南长垣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原副主席。199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集《我心永恒》《我的太阳》《我书我心》《我行吾咏》《我述悟声》《我辈情钟》等。

“多少年的追寻,多少次的叩问。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一曲优美动听的旋律唤起了我延绵的思绪,一部描写古都开封往事的《记住乡愁》电视片圆了我多年的梦想。

那年4月,我们兄妹三人有心陪伴已是83岁高龄的老妈出去走一走。我们问她想去哪?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去开封。”我知道,那里是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我猜透了妈的心思,她要重温昔日那段生活,寻找逝去了的那段时光。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老妈讲的都是半个多世纪以前我们家人在开封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的家乡在河南长垣,那儿土地贫瘠又无资源是个有名的穷地方,外出打工寻求生计的人特别多,多少有点手艺的人是不会待在家乡受苦挨饿的。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庄稼人,我爷爷弟兄三人,老大守着家里的几亩薄地过日子,二爷带着他的三弟也就是我爷爷,跟着村里的人闯荡开封,也学到了烹饪的手艺出来混口饭吃。听祖上的人说,清朝时期我们家乡的厨师都已经很有名气了,京城开饭馆掌勺的、大户人家雇佣的厨房艺人、甚至宫廷里的御厨有不少都来自长垣,长垣的“厨师之乡”早已盛名于天下。坐落在长垣县城的“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用大量的文物史料展现了长垣源远流长的烹饪文化。早在北宋时期,长垣厨师渡过黄河在宋都经营餐饮生意已成了一景,至今开封有许多老户都是从长垣迁至于此。记得我童年时期,有时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家常,父母二老常给我们讲他们当年在开封打拼遇到了好人家。

听老爸说,20世纪30年代中期,我爷爷他们就来到开封闯荡,靠着他们手艺总算安顿下来了。1937年他们进了冯家,忙乎全家人的一日三餐。冯家是开封很有名气的大户人家,独门独院,生意做得很大。至于做什么生意,我爷爷他们一无所知,也从不打听,每天埋头只管把饭做好就是了。冯老先生是个文化人,家里收藏了很多报纸,来来往往的人也不少,有很多杂事力气活需要人干。我二爷和我爷爷就厨房那一摊事都紧忙活,白天腾不出手干杂活只好晚上干,常常很晚才能休息。冯老先生心地善良从不挑剔,看我爷爷他们忙不过了,主动提出让我爷把家人也带来一起干活儿。我母亲15岁那年嫁进了我们徐家,不久和我父亲一起来到开封冯家大院,先是在厨房给我爷爷他们俩打个下手择菜洗菜、刷锅洗碗围着灶台转,几年下来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一些厨艺,关键时刻也能操刀露上一手。当然,他们更多的时间是干些出力气的杂活,比如搬动报纸和杂物。冯家有一个“地窖”,存放的都是报纸,经常搬上搬下,因不识字也不知道都是哪家的报纸,更不知留着它们有何用。老爸老妈还给我们讲到,冯家人都很和善,对来家里干活的人存有一种同情心,给了他们一条生路。1945年初春,我爷爷在冯家过早去世,我父母想换个环境,便于端午节过后离开冯家到郑州谋生,通过朋友介绍推荐和测试在铁路火车的餐车上谋得厨师一职,1949年10月我这个幼小的生命降临在这个家庭。我二爷直到1954年才离开冯家。时间太长了,留在父母记忆里往事不是太多,有的还模模糊糊,有一件事老妈记得却很清楚。

那是1951年春夏之交,老妈带着幼小的我回家乡,开封是我们的必经之路。60多年前,郑州到长垣交通很不方便,大多数的人去长垣都要走开封,不管是乘火车还是坐汽车都需要两天的时间。第一天从郑州出发到开封住下,第二天一早再从开封坐车或步行到黄河岸边的柳园口,坐渡船过黄河再转乘其它交通工具才能到长垣县城,遇上好天落黑之前能到家,否则深更半夜才能进村。按照我父亲的安排,母亲抱着我到了开封直接进了冯家的门见到我二爷。我二爷求见冯老先生让我们母子二人借宿一宿,老先生很爽快留下我们,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又抱着我赶车踏上了回家之路。说起这回事,妈说,冯家人不错,尽管父亲早已不再为他们家做事,还留宿我们母子,就凭这一点也不能忘了人家。在2007年4月20日我撰写的《陪伴老妈到开封》散文里,记述了我们两家人的情缘。

我父母都是没有文化的实在人,为人忠厚,只要有恩于他们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小事都不会忘记。我写那篇文章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想以这种方式来感恩冯老先生和他的家人。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想,有朝一日若能见到冯家的后人,我将当面表达埋藏我们徐家心里多年的感激之情。

事情竟是这么巧。2019年1月15日,晚饭过后我收看电视节目,那天央视4套正在播映《记住乡愁》电视片,画面里的开封书店街就是当年冯老先生居住过的那条街,也是我们徐家两代人半个多世纪以前求生打工的地方。电视讲述的内容与报纸收藏有关,我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我父亲曾经讲述的80多年前在冯家往“地窖”搬运报纸的情景。《记住乡愁》有一段解说詞这样介绍:“冯翰飞自幼喜爱读书,书中那些古圣先贤为人处世的道理早就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中。”看到这里,我明白了,当初我爷爷带着我父母就在他们家打工谋生,他们所说的冯老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冯翰飞先生。电视里这样解说:“1938年6月,一队耀武扬威的日军冲进位于书店街中段的冯翰飞家中。那时,冯翰飞在开封文化界享有很高的威望,日军经过秘密探察,得知他家珍藏着大量中国古代图书字画,这次兴师动众前来,就是要威逼冯翰飞让他为日本人做事,并妄图染指那些珍贵的文化典籍……”冯翰飞坚决不从,表现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民族气节。那个年代的中国,兵荒马乱,为了以防不测保存好这些书画和报刊,冯翰飞早在抗日战争之前就花钱雇人在后院悄悄挖了一个防空洞,这就是我父亲几十年前曾说的那个“地窖”,把它们藏了起来,才躲过一劫。这时,冯翰飞的孙子、已是70多岁的老人冯祖铨先生出现在电视画面上,通过电视展示家中依然保存的一些文史资料,用民间收藏的方式锲而不舍地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坐在电视机前我边看边想,怎样才能与冯家的后人取得联系,接续我们两家人的历史情缘?

紧接着,电视里出现了我国著名电影导演翟俊杰的镜头。我和翟导早就相识,我的第一本散文集《我心永恒》就是翟导的再三催促,于2005年1月在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翟导1941年出生于开封,古老的中原文化开启了他追求艺术的大门,引领着他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奔跑不息,令人敬佩不已。

顿时,我眼前一亮。办法有了,让翟导老兄帮我联系冯家后人,准行。

《记住乡愁》刚一落幕,我的电话打到北京翟导的手机上,我们俩当时都在收看这部电视片。电话里我简单叙说了我们徐家与冯家七八十年前的交情,恳请他帮忙联系上冯家后人,以便重叙旧情。2月13日中午,翟导给我发来短信,通过开封市委宣传部已联系上冯翰飞之孙冯祖铨,并发来了联系方式。随后我就与冯祖铨接通电话,他脑海里还保存着儿时的记忆,我二爷的模样他还能回想起来。祖铨比我年长,自然我称他老兄,我们相约我将专程到开封拜访。2月17日是一个星期天,一大早我驾车从郑州出发,按照祖铨兄发来的地址打开导航,沿着高速公路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到了他们当前的新居。

这是位于开封魏都路的一个居民新区,昔日的旧模样荡然无存。新区一幢幢楼房错落有致,环境十分优雅。走进家门,我们毫无陌生的感觉,祖铨兄看着我张口就说:“真像,真像。”我知道,他说的“真像”是从我的面相看,很像我二爷在他们家干活时的那个模样,看来我的脸庞含有我们徐家特有的家族基因“元素”。说到我们徐家的厨艺,童年时期的祖铨兄很爱吃出自我二爷之手的“炒素丝”那道菜。它由胡萝卜丝、绿豆芽、韭菜和千张丝(豆制品)配制,小锅单炒而成,清香爽口,回味无穷,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寥寥数语可以看得出祖铨兄也是个文化人,说起话来很有哲理。他爱人勤快贤惠,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很有条理。住房分上下两层,楼下用于生活,楼上存放的都是文物藏品。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家也是一座小小的博物馆。

我们的话题肯定是从冯翰飞老先生聊起。

冯氏家族祖籍浙江慈溪,江南水乡景色秀丽。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北京一家商会会长聘用冯家祖上先辈到开封开设金店分号,从那时起冯家便落户开封。1888年,冯翰飞先生出生于开封,他自幼聪颖好并有良好的教育条件,读了不少书,观察事物有独到见解。受新文化和先进思想的影响,他同情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对新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信念。他把报刊看成增长知识、了解世界的窗口,所以与报纸结缘。1902年,刚刚步入青年的冯翰飞先生就着手收集报纸,当年收集报刊达200余种。这些报刊也成了他对外交流的媒介,传递信息,互通有无。1904年,上海《时报》创刊不久,冯翰飞先生就成为这家报纸的特约记者。可见年轻的冯翰飞先生其文学知识、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总结概括能力以及文字组织能力都非同一般。在祖铨兄家里,他们夫妇二人打开从1904年到1937年,这一期间冯老先生收藏的《时报》,一期不落,一张不少,难能可贵,令人赞叹!抗战中上海沦陷,战火纷飞,《时报》无奈停刊,他收藏《时报》只得终止。据有关资料介绍,冯翰飞先生以各种方式收集从清代同治年間以来,全国各地出版发行的《万国公报》《中国日报》《东方杂志》《新中华》《申报》《循环日报》等,以及五四运动以后出版的有关宣传革命思想的各种报刊,1931年已达1000多种。这一年冯翰飞先生回到北京,在宣武门外西草场街24号的冯家老宅创设了“中华历史图书馆”,报刊读物摆放了六个房间,面向大众对外开放免费阅读。1937年日军占领北京查抄了冯翰飞先生在北京创办的“中华历史图书馆”,掠走大量珍贵的历史报刊资料,不得不关门停业。1946年,冯翰飞先生将北京《中华历史图书馆》余下的部分报刊运往开封,连同他在开封收藏的报刊资料,以及郭海长等进步人士掌控的《中国时报》等藏品分类整理,在开封创办了“河南历史图书馆”,免费供读者阅览,传承华夏文化,宣传先进思想唤起民众觉醒。

开封历史悠久,更是文化古都,厚重的历史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冯翰飞先生,他思想进步,与我党地下工作者、《中国时报》的主办人郭海长交往甚密。祖铨兄说,1948年6月20日,冯翰飞先生悄悄到报社约郭海长到冯家与来人相见。郭海长来到书店街的冯家,见到了华东野战军敌工部负责人化名王小宝的秘密联络人。这次他们秘密会面的这要任务是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策划我党在开封的地下组织开展重大活动,迎接开封解放。这一细节在1988年出版的《开封文史资料》第10集《开封解放前后》一文中有记载。解放后冯家也因此一直受到各级组织的关怀和照顾。说到这里,让我对冯翰飞老先生及其家人更加敬佩。

一部《记住乡愁》让我们走进那段尘封的历史,一次心灵沟通让我们两家人的历史情缘得到延续……

责任编辑   杨   枥

猜你喜欢
长垣老先生报刊
肯定比哥哥写得好
怀臧克家老先生(外七章)
绿洲里的老先生
百强报刊
长垣市
100万只猫
推进“厕所革命” 建设美丽长垣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老先生要关注前列腺问题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