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青
一、根据文本特点,创新教学方法
1.标点运用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来源
标点除了拥有特定的语法功能之外,还能奇妙地传达出语言文字无法替代的细腻的情感波动及其背后微妙而又独特的人物形象。但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标点的这一功能往往被忽略了。
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使得标点教学成为小众方法,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通常会跳过对标点的分析,以致于错过若干细节。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学生对标点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最初的层面,即语法的功能性,没有关注到标点内在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标点的随意运用也使学生忽视其准确的用法及文学性质。
2.统编教材的课标体现
统编教材的运用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多样化,既要教学生感悟人文性的主题,又要在阅读文本的同时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教学已不仅仅是教学生把握情感层面的内容,用方法解决语文问题、用手段促进阅读理解,成为了新的学习方向。
标点比对法可以成为学习语文的方法之一,变成学生学习的有利手段。
3.融合标点比对法与人物解读间的关联
教师在运用标点教学法时,多数关注的是标点对情感的推动作用、留白的可能性以及朗读技能的把握,但我们可以对此作出全面的创新——运用标点比对法,加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品读人物鲜明的特性。通过标点的改换,形成原文标点与修改后标点的对比,分析不同标点的不同表达效果,进而帮助学生更精准地把握人物形象。
二、以课堂为本源,践行标点比对法
1.角度一:以小说《故乡》为例,感悟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原文: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对比: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一段的标点符号做了更改,你们觉得合适吗?
生:更改后,文段中出現了很多感叹号,这不符合闰土的形象。
生:感叹号使闰土显得非常强硬。但是,中年的闰土与少年的闰土已大相径庭,他的内心充满了苦闷与无奈,所以不能用感叹号。
师:不用感叹号,却用省略号,为什么?
生:少年闰土活泼开朗、无话不说、见多识广,而中年闰土却对“我”毕恭毕敬,甚至很生分,变得很规矩。省略号更能表现他现在的境况。
生:因为境况不理想,所以他在说话的时候变得含糊其辞、支支吾吾。
生:闰土说吃不够、不太平、要交钱的时候,处境非常窘迫,省略号里暗含了他难以启齿的话。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甚至欲言又止。
师:从省略号的运用中,我们可以看出闰土不想说、不敢说、不愿说甚至说不出。他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
生:麻木、愚钝、愚昧。
生:成为了一个生活苦闷、对生活毫无期待的人。
生:是一个木偶人。
在该文段中,学生意识到不能更换标点,使用省略号比感叹号更符合人物形象,这就促使他们进一步思考:标点为什么不能换、省略号与感叹号在表达上的区别、不同标点是否体现了人物的生存境况、更换标点与人物形象之间的联系等问题。细寻《故乡》中的其他标点,尤其是研读闰土话语中的标点,学生会发现鲁迅多处运用了省略号。因此,他们很快归纳出:不同的标点可以表现不同的人物特点,特定的标点更符合人物的特性。
标点比对法使标点可视化,一改教学中一味从事件把握人物形象的做法,提高学生的新鲜感,使阅读探究的方法更多元,也更灵活、有趣。有时候,同样一句话,因为标点的不同,会使其传递迥乎不同的情感。因此,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标点符号在文本中所传递的情感信息,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感悟文本中相对应的人物形象。
2.角度二:以散文《端午的鸭蛋》为例,品读作者的人物特性
原文: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鸭蛋呢!
对比: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鸭蛋呢?
师:请同学们关注两句话的标点,你觉得哪一句的标点用得更好?
生:我觉得原文用得好,破折号说明了鸭蛋发出了“吱”的声音,而且意味着声音延续了一段时间。
生:如果使用逗号,鸭蛋里红油窜出来的声音和形态都不能表现出来了。
师:作者为何要用破折号来表现高邮鸭蛋的诱人?
生:说明高邮鸭蛋的蛋黄是通红的,品质极好!
生:高邮鸭蛋的味道让作者难以忘怀。
师:你们还能从其他的标点中发现这个秘密吗?
生:这一段原文的最后运用了感叹号,但是PPT上改换为问号。我认为感叹号更好,因为作者对于在北京吃到的咸鸭蛋算不上好鸭蛋并没有疑惑。
生:用感叹号更能表现作者对高邮咸鸭蛋的品质相当肯定。
师:结合破折号和感叹号,我们品出了作者的情,然而,作者喜欢的和难以忘怀的仅仅是鸭蛋吗?
生:鸭蛋是高邮的象征,高邮是作者的家乡,应该是对家乡的喜爱。
生:我觉得高邮鸭蛋就是作者家乡传统文化和民俗的代表。作者对鸭蛋的赞美,就是对故乡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民俗的赞美。
生:他对故乡充满了热爱。
师:我们把同学们所说的融合起来吧!
生:作者是把家乡、民俗结合在一起,写的是他内心的情怀。
生:汪曾祺想写的不单是高邮的鸭蛋,他想写自己的故乡,写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
散文注重作者的情感表达,把握作者的情感动向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会从该篇文章的人物背景、叙述内容、对高邮鸭蛋的描写等进行分析,然而真正的细节却在被我们忽略的标点符号中。标点比对法往往可以起到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的效果。
在该语段分析中,学生抓住破折号与感叹号的含义与作用,对比分析使用效果。他们发现,破折号包含的方面更为广泛,既可以表现鸭蛋流油的声音,又能让人想象油流出来时令人垂涎三尺的瞬间,这破折号看似表达的是作者对鸭蛋本身的喜爱,实则意蕴深刻,暗含着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当学生讨论感叹号时,他们所看到的内容以及所分析的情感已远远超出标点符号的简单意思。小符号,大内涵。标点中蕴含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作者的身上。情感来源于人,来源于文章的作者。一个本身仅是功能性质的标点却在教学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三、基于学生能力,以课堂所学促习作运用
原稿未改时:多久没有回家看看了!不知母亲身体如何,家里的生活状况又怎样。他呆呆地望着天空想着,多想回家一趟呀,可现在的情况,怎么允许?他是一名战士,怎能因个人的原因而耽误保卫国家的大事呢,其他战友也和他一样。回家这个念头,在他脑中待了一秒钟就被打消了。可那抹淡淡的茶香,却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标点修改后:多久没有回家看看了?不知母亲,现在身体如何?家里的生活状况又怎么样呢?他呆呆地望着天空想着,多想回家一趟呀……可现在的情况,怎么允许!他是一名战士,怎能因个人的原因而耽误保卫国家的大事呢!其他战友也和他一样呀!回家这个念头,在他脑中待了一秒钟就被打消了;可那抹淡淡的茶香,却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该篇作文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叙写了一个多年在外的士兵在白露夜無法归家的故事,本段文字着重描写了士兵的心理活动。比较原文和修改后的文章,发现标点做了多处改动。学生习惯性地运用了大量的逗号、句号,因而减弱了人物本身的鲜明形象。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采用标点更换对比的教学法,会让学生主动比较不同标点间的不同表达效果,并使他们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来明确标点的最佳使用。连用三个问号,逗号改为省略号,紧接着使用感叹号,最后以分号衬托,一个爱国奉献者的形象跃然纸上,一个舍小家为大家的士兵形象更为凸显。
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引导学生通过人物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常用的包括外貌、神态、动作等,但其实这仅仅是写作的一种手段。通过更换教学方式,学生不仅懂得了标点符号的实际意义,更能以标点所蕴含的信息来体会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特点。
四、整理归纳,获得延伸的能力
1.文本阅读的角度多元化
根据部编教材各篇课文的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本,捕捉鲜明的标点运用并适当改换,在教学中打开新方向。
同样是省略号,在《故乡》中传达闰土的前后变化;而在《孔乙己》中,作者则用来表现主人公孔乙己的穷酸、迂腐。《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与《阿长与〈山海经〉》中,虽写的是童年生活和保姆长妈妈,但恰恰是标点的文学性质,推动了读者关注人物背后的执笔者的情感与形象。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标点作出改动,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明确人物的特定形象。
在比对的过程中,学生关注的角色极为多元化,这就教会他们在阅读文本时要用多元的视角。一个小标点,可以从主人公入手,也可以从作者切入。不同的文本,不同的人物,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全面了,对于人物的把握也就多了一份信心。
2.双向学习,推动多篇文本的学习
纵观每一册语文教材,我们都能找到可以运用标点改换法来进行人物分析的文章。而在掌握标点比对法的基础上,学生自然而然地通过一系列的整理与归纳,罗列出标点比对与人物形象之间的联系。比如七年级《一棵小桃树》,八年级《安塞腰鼓》,九年级《我爱这土地》《范进中举》等文章,均可运用标点比对法进行教学。
此外,标点比对法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双向学习:从标点改换的过程中对比人物性格特点的最佳性;反之,人物鲜明的形象更贴合某种标点符号的使用。由此,学生不仅能把握人物形象,还能掌握标点的运用技巧。
五、结语
标点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种符号,从功能性的角度来说,标点起到停顿等作用。但当标点置于文本中时,它又被赋予了具体含义,既可以表达文本的内在情感,又能够留给读者空间想象,或是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等等。
从创新教学手段的角度运用标点比对法,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将标点与人物形象结合在一起,推动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鲜明形象。在此过程中,手段与内容紧密融合,既突出课堂中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又关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分析,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与发展的目的。
初中部编教材引导学生聚焦人文主题,同时又能掌握一定的语文要素。而标点比对法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可以成为学生掌握的语文要素之一。标点比对法与人物形象的恰当融合,其实就是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的契合。只有达到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凸显教学潜移默化、深远发展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