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锦辉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是因为它虽经千年而历久弥新。部编教材八年级下的《桃花源记》显然就是这样的经典。自东晋以来,“世外桃源”已成为独特理想境界的代名词。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富饶宁静、和平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以其丰富的思想性,影响着后世文人。它充满着哲理之光,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事实上,从哲学的角度对《桃花源记》进行深度学习,可以更好地领悟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一、有几个世界?
1.现实世界。从小处来讲,《桃花源记》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宋武帝刘裕篡位的第二年。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的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混战连年,赋税徭役繁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大处来说,这是“一个历史的丛林地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代。然而,即使在最动荡的乱世,这个现实世界还不时闪耀出夺目的文化光芒,还不时闪现出一个个光耀千古的名字:曹植、华佗、嵇康、阮籍、王羲之、顾恺之、祖冲之、郦道元……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没有用更多的篇幅来说外面的现实世界,“晋太元中”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借村中人之口交代了晋以前秦的战乱。事实上,全文没有对“晋太元中”的社会状况有一个字的正面描写,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能清晰地知道现实世界是分裂的、混乱的,陶渊明就想远离这个现实世界。
2.理想世界。《桃花源记》里的桃花源是一个理想世界,你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人人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彼此和睦相处,宁静安详,这个世界就是与世隔绝、人人向往的绝境——世外桃源。
3.我的世界。《桃花源记》中“现实和理想”的这两个世界,属于楚汉之地,泾渭分明;冰火相隔,绝不兼容。它们切割得决绝而干脆,绝不拖泥带水,通向两个世界的桥梁,是一个误打误撞、事实上还是陶渊明虚构幻化出来的一个渔人——也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个世界是完全不存在的。那么,在两者之外有没有一个更冷峻超脱的第三个世界呢?答案是肯定的。这第三个世界就是陶渊明自己的“我的世界”。“我的世界”独立于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之外,它凌驾一切,是上天的第三只眼睛,俯瞰苍生;它比现实世界更现实,比理想世界更理想;它是一个虚拟的心灵世界,装着历史和将来、美丽和丑陋、清高和傲气,装着田园山水、诗情画意、醉酒人生,装着洒脱不羁、遗世独立、浪漫潇洒。它在作者的脚下奔腾、流转、前行,“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二、桃花源找得到吗?
《桃花源记》用“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几句话清楚地告诉读者:桃花源是找不到的,是不可逆的。
最应该能够找到桃花源的应该是太守,渔人作了标记,折返回去寻找的时间最短,但结果还是迷了路;刘子骥也应该能够找到,因为他是隐士,是公认的高尚人士,然而这样一个高人也找寻不到。于是,这世外桃源就无人问津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裹挟着浓郁的神秘气息,为什么再也找不到呢?
首先,桃花源纤尘不染。桃花源存在于陶渊明的心里,它是如此的美好,美好到不可触碰。田园中的陶渊明,斩断了所有的纤尘杂念,在“我的世界”里,再也容不得半点异质介入。村中人不知外界今夕何夕,却对外界严防死守,你要么不去寻找,如果去找寻,它就会永久地消失在被重新寻找的可能性之外。
其次,桃花源遗世独立。言而无信的小人——渔人固然找不到,就连“高尚人士”刘子骥也找不到。事实上,一听到桃花源就心动的南阳刘子骥,绝不能算是真正的高尚人士。桃花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隐士天地,心生波澜,眼有烟火,以鲜花和掌声、名誉和财富、学识和姿态来自我标榜的高人不可能触及到它,要想前去,先做到“五斗米前不折腰”。
最后,陶渊明站在人格的制高点上告诉我们:现实世界可以有背叛(譬如那个渔人,背叛了村中人;譬如刘子骥,背叛了归隐的初衷),但理想的世界不能随意改弦更张。“在信仰层面上,它永远在;在实用层面上,它不可逆。”
三、谁笑谁?
先看一段课堂实录:
师:请大家反复朗讀“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品一品“乃”字应该怎么读?
生:“乃”的意思是“竟然”,所以应该读出感叹、惊叹的意味。
师:仅仅是惊叹吗?
生:……
师:鲁迅的小说《故乡》里,“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生(豁然开朗):还有嘲笑的意味。
师:谁嘲笑谁?
生:渔人嘲笑桃花源中人不谙世事。
师:嘲笑者只能是渔人吗?
生:……
师:诗人卞之琳有一首诗《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生:桃花源中人嘲笑渔人。
师:请你想一想,村中人嘲笑渔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谁笑谁?“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表面来看,桃花源里没有时间流逝,没有历史变换,时间停止了,历史消失了,渔人当然会嘲笑桃花源中人的落伍和背时。然而,我们深思一下,现实世界中的人难道不可笑吗?桃源中的人们生活得那么怡然自得,它们自给自足,与世无争,自得其乐;反观外面的世界,战火纷飞,尔虞我诈,争名夺利,勾心斗角,这究竟有多少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该嘲笑的不应是桃花源中人,而是外面世界的凡夫俗子。
四、为什么“便”“要还家”?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教学中,“便要还家”是一个很容易滑过去的句子,其实“便”字是了解桃花源人民风的语言密码。便,于是、就的意思,表明“要”的速度之快,不假思索。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桃花源中人对突然冒出来的渔人毫不试探、毫不担心、毫无戒心、毫无提防,丝毫没有考虑渔人是君子还是小人,是觊觎还是好奇,他的到来会不会打破原来宁静幸福的桃源生活;他们的头脑中甚至从未闪现过歹念,仿佛善良就是天性。所以,“便”就是村人特别淳朴的本真反应,“便”是真心诚意,是率性而为,是浑然天成。
五、“咸来问讯”,问什么?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究竟“问讯”什么?有两种可能:其一,依据前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中人就问一个问题 “你从哪里来”;其二,依据下文“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可见,打开“话匣子”后,桃花源中人应该是什么都问了。那么,桃花源中人究竟关心“你从哪里来”还是“什么都问”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探究“桃花源中人会关心外面的世界吗”这一问题。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桃花源中人关心外面的世界,他们中一定有人会通过某种途径窥探外面的世界,那么就不会因“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叹惋了。显然,桃花源中人不会关心外面的世界,因为不关心,所以不会什么都问,他们只是好奇这个渔人从哪里来,怎么来的,来干什么。因此,“咸来问讯”最合理的解释就是问“你这外人,怎么来我们这里了?”这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一种自我保护。
六、桃花源有多美?
这个问题看似低级,实则大有文章。请看实录:
师:桃花源有多美?
生(笑):很美。
师:桃花源哪里美呢?
生:“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说明桃花源景色很美。
师:我问的是桃花源,你讲的是桃花林。你能不能就桃花林来判断桃花源?
生:桃花林就这么美,里面肯定更美。
师:即使在桃花源门口,这个美丽而独立的空间就足以和外面的世俗空间相隔绝,更不要说里面的世界了。这是桃花源美的最高境界!正所谓:不进桃花源,就知桃源美;若进桃花源,桃源定更美。
桃花源是一个美丽而独立的空间,有多美丽呢?只有通过对比衬托才能显现出来。衬托的背景有两个:一个是桃花林,另一个是外面的现实世界。我们只是读到桃花林的文字,就已经感覺到桃花源非比寻常,它一定比桃花林更美,它一定完全脱离于世俗之外。
七、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要回答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答案可以写出一长串,但是细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之后,我们并没有感觉很美,桃花林甚至要比桃花源更美,桃花源反而是如此稀松平常,这样的生活我们今天几乎天天可以拥有。
然而,掩卷沉思,我们便会恍然大悟:正因为天天拥有,才觉得平常普通;如果不曾拥有,会不会还觉得平常普通呢?
这是一个哲学思考。安详、闲适、平常,往往是我们不会珍惜的,但却是饱经战乱之人的天堂!因为平常,反而有了超常的力度;因为平常,反而成了人们最奢侈的期盼。桃花源之所以是桃花源,就在于里面的人绝不存在对外界的向往和窥探,就在于它彻底切断了功利天下的欲望体系,这才是真正的生态独立、精神独立、空间独立!这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文化经典。他描述的那个世外桃源今天已然成为现实,但是,在魏晋时代,却是陶渊明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桃花源记》承载着作者的人生理想,他在哲学的天空下思考人生,告诉我们世界充满了希望。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主持人董卿引用阿根廷盲人作家博尔赫斯的一句话:“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面对我们的世界,陶渊明也告诉我们,希望永恒!
(基金项目:江苏省“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初中课堂学程生态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E—c/2016/19。江苏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农村初中语文“微写作”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C-a/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