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婷伟
摘要:唯物史观的发现使唯物主义成为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完整理论,与唯心史观相反,唯物史观创立的基础在于现实的个人,研究与现实的个人相统一的物质生活生产。在形成系统的理论之前,唯物史观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萌芽于对唯心史观的驳斥,发展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入理解,最终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同时,对于唯物史观思想形成过程的探究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马克思思想形成的轨迹。
关键词: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5-0239-02
马克思的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剩余价值学说,一是唯物史观,这两大发现对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有着重大的意义。其中,唯物史观的产生结束了此前哲学发展中“半截子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态。我们回到马克思思想发展本身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唯物史观的产生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导言中的唯物史观思想萌芽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针对德国社会状况展开了一系列的论述,其中许多观点都是针对唯心史观而展开的,对于唯心史观的批判体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产生的思想萌芽。
首当其冲的就是对于宗教的批判,人创造了宗教,但宗教却成为了人精神上的“鸦片”,人们沉溺于对宗教世界的美好向往之中难以自拔,但宗教世界的美好恰恰对应着现实世界的苦难。在宗教的彼岸世界中,人的本质没有真正的实在性,想要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就要打破宗教思想的禁锢,将人们从“天国”拉回“尘世”。作为典型的唯心史观,宗教观所体现的是虚幻的世界和虚幻的个人,对于宗教观的批判体现了马克思对于现实的人的本质的强调,但宗教的批判只是马克思批判的开端。
由于思想与现实发展的脱节,马克思将德国形容为“当代的哲学同时代人”①。在这种错位发展的状况下,要进行彻底的有效的变革,就要从国家哲学与法哲学的批判出发,马克思这里的批判分为对原本的批判和对于副本的批判,对于副本的批判体现为导言中对法哲学的批判。德国的法哲学是彼岸世界不切实际的、抽象的、置现实的个人于不顾的思想,追寻这种思辨的法哲学的产生原因可以发现,正是德国的社会发展现状导致了这种哲学思想的产生,也就是德国的社会存在决定了相应的社会意识的产生,这里所体现的正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中所强调的重要部分。此外,在导言中,马克思也谈及了市民社会,认为这一阶级是社会的一部分,但并没有进一步将其详细展开。
作为对于原本的批判,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讨论了市民社会与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二者之间存在异化问题,对异化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推进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产生。
二、处于发展时期的唯物史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经济层面出发对市民社会中的一系列现象进行了解释,这一理解角度的出现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早就有迹可循,早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就已经认识到支配世界的并不是理性而是物质利益。正是由此,马克思并不认同黑格尔提出的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这一说法,他提出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背景下公共利益也代表着私人利益,实际上也就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所以要解决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存在的异化关系问题就要从对市民社会本身的研究入手。
从市民社会出发对异化进行研究使马克思的理论有别于黑格尔的绝对理性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在《手稿》中马克思表示:异化的主体是劳动中的现实的人。资本主义背景下,异化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无条件的占有剩余价值,垄断财富,造成了资本家越来越富有但劳动者越劳动越贫穷的怪相,劳动者在创造劳动产品的同时也生产了与自己相对立的力量,从表面上看,工人的劳动是自由的,但从本质上讲,工人生产劳动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劳动之外的其他生存需要。在异化理论中马克思揭示了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昭示了无产阶级的重要地位。
沿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于异化思想的认识,《神圣家族》时期的马克思更深层次地讨论了历史的起源问题。从宗教观点出发进行解释的方法早就已经从天国坠落,而现实世界中对于历史这一问题的解答却还没有定论。马克思首先批判了将绝对观念、自我意识看作历史组成的这一观点,认为这一观点颠倒了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而后指出历史的构成在于人的现实的生产活动,想要正确地认识历史就应该从认识历史中的生产方式入手,同时又强调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推动者始终在历史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的产生存在着从模糊到清晰的理论进路。首先马克思推翻了云端的宗教世界,将思想从天国转移到尘世,而后又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认识到市民社会的重要地位,进而又在对异化概念的阐释中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最为广大的阶级,在更为深入的研究中,马克思发现历史的发源地在于物质生产,沿着这一路径,唯物史观的发展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最终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对唯物史观进行了全面的呈现。
三、唯物史观的正式提出
马克思在《关于贾尔巴哈的提纲》中彻底批判了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并提出以社会现实为基础考察人类活动,突破了从前唯心史观的思想禁锢,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提出扫清了障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前的历史观忽略了人民群众的地位,而唯物史观则将人民群众看作历史的创造者,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所以人也不是凭空创造历史,对于人是如何创造历史这一问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展开了一系列论述。唯物史观所表述的历史运动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的,有生命的人构成了整个历史存在的前提,但历史是不断向前运动的,推动这一过程发展的便是人的生活,而人想要生活就必须进行生产,但单一的生产并不能构成整个历史。人的第一个需要产生了,在满足这一需要的过程中又有新的需要伴随而来,正是这样环环相扣的需要驱使人不断进行生产与再生产的活动,就这样人们不断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也在这个过程中生产了生活本身。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一对不可忽视的关系:生产力与交往关系(生产关系)。生产力体现于人们不断对自然进行改造活动,而这种改造活动是单个的人无法完成的,于是人与人之间必然结成一定的交往关系共同对自然进行改造。
马克思对于生产力和交往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不同的生产力形式产生不同的交往关系,如同渔人捕鱼猎人打猎,生产力变化也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这一关系的相互影响体现的正是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人与人的交往构成了整个社会,不同的生产力影响着人们的交往关系,也就影响了社会结构与社会的变化。由此我们认识到,生产力与交往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历史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立足于对现实社会的分析,揭示了人类历史是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所产生的。正是在这种冲突下,历史不断向前迈进脚步。阶级的对立,国家的产生,以至于社会革命的爆发,无一不以历史为前提,马克思所描绘的共产主义,也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唯物史观的生成与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始终亦步亦趋,从最初的推翻宗教观到对人类历史生成的深入研究,马克思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桎梏,树立了彻底的全新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结语
在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中,我们常常認为唯物史观才是最具有马克思独特思想特征的那一个。与剩余价值学说不同,唯物史观的发现是随着马克思思想一同成熟起来的,这一思想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思想的诞生,使一向分裂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终于实现了统一。明晰唯物史观的发展,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内涵。
注释:
①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