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娅娅 覃巍
摘 要:企业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吸收整合多种内外部创新资源,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系统的过程。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进行分类和总结;然后从技术特性、企业外部资源有效获取能力、外部创新环境等维度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模型。
关键词:技术创新模式;创新能力;创新选择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3.037
1 引言
2018年,美国对我国商品加征关税,标志着以封锁中美技术交流为主要目的的中美贸易战正式展开,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战略的实施,中美经贸关系的竞争性和冲突性显著增强,国家间的技术竞争与对抗更加深化。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以达到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创新发展的目的。经过近40年的实践,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确促进了我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生产能力的迅速提高,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这种技术来源长期依赖发达国家技术扩散的发展模式也导致我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始终处于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于是近年来,我国政府为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实施了一系列创新驱动政策,刺激了我国研发经费显著增长,自主创新模式正逐渐转变成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首要模式。
首先本文总结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类别,然后分别从技术特性、有效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等维度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模型,以指导企业选择适宜的技术创新模式,研发核心技术。
2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类别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是指一个企业在一定的发展阶段,采用一种或几种途径的有效结合以推动技术水平促进创新发展,其主旨是通过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充分、合理、高效、的整合,从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适宜的创新模式意味着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在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情况下,有效的资源该如何分配,是用于技术引进还是自主研发?是选择开放式创新还是封闭式创新?在有效的资源面前,企业面临权衡取舍。从技术创新与外部关系、创新活动方式和创新技术来源的视角,可将技术创新模式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三种模式(傅家骥1998 );从创新资源来源的视角,可分为封闭式创新(Closed Innovation)和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Henry2003);从创新强度的视角,可分为渐进式技术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和突破式技术创新(Radical innovation)(Tushman和Anderson);从技术创新与企业现有技术路径关系的看,可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He & Wang,2004)。
2.1 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
所谓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依靠自身技术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并推动技术创新的后续环节,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达到预期目标的技术创新模式(傅家骥),其主要特征是企业主要通过自身努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通过自主创新,企业可获得核心技术以及由此带来的垄断利润。根据诱因的不同又可将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细分为技术推动、需求拉动以及技术需求双重推动的模式。利用企业原有技术,进一步展开新的自主创新活动,以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维持垄断地位即为技术推动模式。需求拉动模式是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受市场需求激励而展开的技术研发。双重驱动模式则是技术和需求同时驱动企业展开自主创新活动。
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模仿领先者的创新思路和行为,引进、购买或破译领先者的核心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并将其运用在工艺设计、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创新链中,生产出在性能、质量、价格方面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此获取经济收益的行为(傅家骥)。 模仿创新可以使企业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核心技术进行创新,是一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新模式,具有投入小、风险小、效率高的优点,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一旦本土企业自身吸收能力不足,很容易陷入“引进—模仿—再引进—再模仿”的恶性循环,使在核心技术长期处于重复引进状态,本土企业无法建立起核心竞争力。
合作创新是利用企业外部力量和创新资源在企业和企业间或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之间进行合作研发,实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联合创新行为。相较于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合作创新涉及多方主体,对合作各方及其能力匹配要求较高,并涉及各方利益,資源投入,知识产权等复杂问题,是一种协调成本较高、但风险较低的创新模式。根据是否涉及产权,分为产权合作和非产权合作,以并购、合资以及股权投资等形式的产权合作,在企业间建立起资产纽带,增强了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一种紧密的合作创新方式。非产权合作的企业实际上是一种合约关系,如技术外包和转包、专利和许可证协议等,它是一种相对松散的合作组织方式, 比产权合作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因此企业间的协调成本更低,成为企业间开展合作创新的主导模式。
2.2 封闭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
封闭式创新 (closed innovation) 是指企业利用自身资源研发新产品,并严格控制和垄断研发成果,以获取更多垄断利润,其特征是“封闭”,即仅依赖自身研发力量和资金供给。该模式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研发能力,通常采取企业实验室的形式,如杜邦的杜邦实验室、IBM 的沃森实验室、惠普的中央实验室等。该模式使得企业自主研发实现了“良性循环(virtuous cycle):企业研发投入—基础性、应用性技术突破—推广新产品和服务—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追加研发投入”。因此在早期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对企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并获得过巨大的成功。
进入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风险资本出现、研发成本上升及研发人才资源全球流动等诸多因素使得封闭式创新的良性循环被逐渐打破。在此背景下,Henry W.Chesbrough教授于2003年首次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概念,他从资源视角指出开放式创新是利用并整合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和商业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并推动其研发成果走进市场实现商业化的过程。国外学者们根据不同标准将开放式创新进行了的分类:Gassmann和Enkel(2004)开放式创新分为由外向内、由内向外以及耦合流程(前两种流程的结合)。由外向内流程指通过整合吸收外部知识如供应商、客户等充实企业自身知识库;由内向外流程则指企业通过出售知识产权等形式将知识流从企业内部传递到外部市场的过程;在此基础上,Chesbrough 和 Crowther(2006)指出开放式创新包括内向型和外向型。其中,内向型开放式创新(inbound open innovation)与由外向内流程对应,是指企业将外部有价值的创意、技术等知识源整合到内部进而推动创新和商业化的过程;外向型开放式创新(outbound open innovation)与由内向外流程对应,是指企业主动将内部有价值的知识源输出到企业外部,让外部组织实现商业化的过程。国内学者也多按此进行分类。与封闭式创新相比,开放式创新具有突破企业自身限制,整合利用外部资源的优势,但有学者指出开发式创新的局限性。Bahemia和Squire(2010)指出,开放式创新成本较高,成为创新活动顺利展开的一大障碍。首先,开放式创新存在试错成本。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企业为获得最有利的信息必将经历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成本随着试错过程的进行不断增加,因此通常情况开放度越大,产生的成本越高(Laursen & Salter,2006)。其次,开放式创新存在协调成本。作为一种多主体的创新方式,开发式创新涉及诸多要素和利益相关者,如何协调各利益相关者在资源优势、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成为开放式创新面临的首要难题,需要企业间不断进行协调和磨合,以确保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这就增加了协调成本。再次,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企业面临更大的核心技术泄露风险,需要承担风险成本。因此,企业要想发挥开放式创新的最大效用关键在于开发适度,在开放的成本和受益间权衡出最佳开放度。
2.3 渐进式、突破式和探索式、利用式创新
渐进式创新是对现有产品较小的变革,即开发现有设计的潜能,属于一种持续积累的改良性创新活动,是对现有活动或技术的改进、调整或延伸。突破式技术创新是一种变革性的创新活动,注重开发新工艺、新产品以及新服务,往往会超越原有市场、创造全新的市场。从二者的定义可以发现渐进性创新风险低、见效快但影响小,突破性创新可实现技术上的较大突破,但所需成本高,风险大,创新收益通常不可预测。如果企业只依赖渐进式创新,很容易在技术竞争中丧失优势,甚至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而过度开展突破性创新,则会占用企业大部分资源,使企业面临高成本和高风险的压力,不利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有助于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Jansen等 (2006 )认为探索式创新是对新路径、新领域的开发与探索,如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进入新市场等。利用式创新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比如对现有产品进行更新换代( Benner & Tushman,2003),与渐进式创新模式的定义类似,都指在现有技术上的微小突破。
通过对企业创新模式的回顾和总结,企业和通过多种模式实现技术创新:既可选择加大研发投入,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获取垄断地位,也可以选择在利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模仿改造实现二次创新,还可以借助一切有利外部资源进行合作研发,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具体企业应该选择何种模式进行技术创新,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
3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影响因素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关系着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决定了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演化路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主要受技术特性、有效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3.1 技术特性
技术特性直接影响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Teeceza在1977年首先利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由于技术特性造成的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差异。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技术和普通商品一样也存在受技术供需双方影响的技术交易市场。然而由于技术复杂性、隐含性,以及不确定性的属性,导致了交易成本的增加。所谓技术复杂性(Complexity)是指不同技术间的系统化与相互依赖性,即该技术的有效运作与完全发挥功能,或达到全面商品化阶段必须依赖其他技术与资源的程度(Sakakibara,1997 )。Lambe & Spekman1997)指出技術越复杂,则该技术涉及的知识领域越多,技术创新的成功需要更多不可分割的技术、规则以及企业资源的互动整合。一般而言,技术越复杂,技术元素之间的联系越复杂,技术交易与技术转移越困难,技术创新的风险越高,此时企业利用自身资源也难以成功,因此,理性厂商将倾向于以技术联盟的合作模式展开技术创新,同时分担庞大的技术设施和研发成本。技术隐含性(Tacitness)指对技术进行明文化或诉诸文字的困难程度。技术隐含性可用技术可编码程度表示,技术可编码程度越低意味着技术隐含性越高,而隐含性越高,越难以明示,难以编码,难以转移,难以共享,需要通过“干中学”或密切联系才能完成技术的传递(Teece et al)。因此,技术隐含性越高交易双方协商与缔约成本越大,因此企业为降低交易成本,将倾向于技术联盟或合资模式以获取技术进行合作创新,而当技术隐含性越低,技术越容易明文化,企业可通过市场交易获得技术进行模仿创新,可避免企业独立研发的成本。不确定性(Uncertainty)是指因缺乏对事情的基本认识、对事情的可能结果无法预知,无法用现有的经验进行预测或分析的状态(陈月梅,徐康宁,2014)。技术不确定性意味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面临着不可避免的风险。
3.2 有效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
任何企业想要持续生存和发展不可能仅依靠企业内部资源,必然还需要从外部汲取各种有利资源。因此,任何企业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处于各种复杂网络之中。如果企业能有效地对网络进行管理,利用各种外部关系获取互补和异质性资源,将有利于企业创造价值并获取竞争优势而这依赖于企业外部资源获取能力(赵爽,肖洪钧,2010)。良好的网络关系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是企业有效获取外部资源的关键。
3.2.1 企业网络能力
企业网络能力指企业构建和管理外部网络(新的组织形式,以价格和权威双重调节为特征)以有效利用外部资源的能力。企业通过维系其与外部各组织的关系,提升其在外部网络中的位置,不仅可以及时获取可靠的市场和技术信息,发现潜在合作伙伴,而且可以获取网络中的稀缺资源以支持企业的技術创新活动,比如共享创新设备、展开技术合作、定期人才交流等。企业网络规模、关系质量和网络位置都影响着企业网络能力。企业网络规模大,意味着与企业合作交流的组织多,且距离网络中心位置较近,意味着企业网络位置好,具有较强的资源获取优势,此时可以发挥外部资源和技术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关系质量指网络中企业关系的强弱,建立和维持关系的成本与关系强度呈正比,强关系需要企业间频繁的接触,增加情感交流,因此为维持强关系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成本。与强关系相比,企业间弱关系的优势在于并不需要较大的维持成本和转换成本,而且弱关系强调的是市场交易原则,不需要如强关系般为彼此关系发展投资特定的关系资产,因而弱关系更有利于降低成本,节约时间和资源,以便建立更多的新关系,扩展企业的关系网络,接触和吸收更多的异质信息有利于企业脱离常规知识展开探索式创新。弱关系的另一优势在于开放包容度大,有利于拓展网络边界吸纳新成员,从而获取更多新视角、新观念和新方法,激发企业创新思维。但是强关系有助于企业建立长期互利的关系,使企业间更加信任,能为企业提供可靠稳定的信息流,减少机会主义,更易促成合作研发模式。
3.2.2 技术吸收能力
企业从外部获取的知识源通常不能被企业直接利用,需要企业主动对复杂隐性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后才能转化有用信息。企业技术吸收能力是指企业对外部技术源评估、选择以及消化吸收的能力,受企业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等内部创新资源和组织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已有的技术状态和知识积累是构成企业吸收能力的基础,而创新的组织结构和制度环境激励并支持成员提高学习意识、加大学习强度,激烈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则推动着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强技术吸收能力的企业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外部技术进行深度转移,快速消化吸收先进、复杂的知识技术,并催生二次创新;而吸收能力较弱的企业,则只能进行较低层次的转移(如引进整套设备、生产线等)或引进比较简单、相对成熟的通用技术。
3.3 知识整合能力
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中,企业不仅需要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还需要有对内外部资源和知识技术进行改进融合的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是指企业对内外部多种技术、知识资源进行汇聚、整合,创造出高匹配性、低冗余性新技术系统的能力。企业通过整合跨部门、跨产业、跨区域、跨领域的各种知识技术资源,可有效利用隐性复杂的知识技术,而这些知识技术往往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解决各种技术知识问题,提高企业知识整合能力。
3.4 外部环境
本文主要从技术环境、行业特性以及政策环境三个维度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技术环境包括外部技术成熟度和技术获取难易程度。企业要科学制定技术发展计划,必须准确把握所在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如企业需要的技术相对成熟,并已应用于市场或达到商业化水平,则企业应该选择直接从外部获取,采用技术引进的方式。但如果由于技术垄断、国家信息安全等因素,技术拥有方不愿意或不能进行技术输出时,企业只能依靠自主研发获取技术。如果外部技术缺乏,或者刚起步还不成熟,企业只能选择内部研发获取所需技术,研发成功后有机会凭借先进技术占领市场垄断地位。技术获取难易程度,除了受技术特性影响外,还受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以有效维护企业的创新利益,避免“搭便车”问题,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另外知识产权保护的专利制度要求披露授予专利的技术细节,这进一步降低了技术的交易成本,使技术能够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发挥其最大效用。如果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将面临更大的风险,一旦核心技术泄露就容易被跟随企业低成本模仿,这将直接较少研发企业的熊彼特租金。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选择开发式创新模式和合作模式可能面临很大的风险。
企业所属行业特点包括技术特点、市场革新速率、行业竞争情况等。波特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产业分为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如果企业所处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增长率较高、市场前景广阔,则属于新兴行业。新兴产业的技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产品、市场、服务、商业模式等革新较快,对资本需求较大,则有实力企业可选择率先研发核心技术,并制定行业技术标准以占领市场获得垄断利润;如果企业所属产业是成熟产业,行业增长速度放缓,盈利能力下降,市场被少数大厂商垄断,市场份额比例趋于稳定,行业技术已相当成熟,且已形成买方市场。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创新企业的成熟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利用式创新模式通过提高质量、性能改善或优化服务来进行差异化竞争。
宏观政策环境对企业经营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政府针对不同产业制定的优惠或限制政策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还通过信号传递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不同企业。比如对于高技术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通常通过提高补贴、给与税收优惠、放宽银行贷款条件、及时提供技术及行业信息支持等方式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如果企业所在行业是高污染产业或者政府扶持力度不大,则企业面临着较强的外部资金约束,此时如果企业继续投入大量资源用于自主研发,可能会面临极大的风险。
综合以上分析,可绘制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图,详见图1。
4 企业创新模式选择模型
随着企业创新活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以及个性化需求的持续增强企业创新形态普遍从封闭到开放、从区域运作到全球化、从零散到整合、从企业内部独立完成转为外部伙伴协作完成。企业创新模式呈现出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再到合作创新,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因此本文认为企业应该根据自身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创新模式,图2揭示了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创新模式选择路径。
当企业处于第三区域,外部资源有效获取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较差,这意味着企业难以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展开技术研发,只能选择采用封闭创新模式以及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渐进式创新的模式,同时企业还应该通过加强人力资本水平、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在干中学、用中学以及研究开发中学等方式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当企业处于第四区域时,应该针对性地增强与外部(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网络规模的扩张和网络位置的提升,以增强其网络能力;当企业处于第二区域时,意味着企业外部知识获取能力较强但是吸收利用能力较弱,此时企业应以模仿创新为主并注重培养知识整合能力。随着企业知识整合能力的提高,企业处于第一区域时,意味着企业对外部知识技术的获取能力、吸收利用整合能力都较高,此时企业可选择以自主创新、合作创新为主,模仿创新为辅的创新模式。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虽然从理论上看合作研发和开发式创新具有创新资源优势互补的优势,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趋势。但在实际运作中,这两种模式所需的维持成本、决策成本和风险成本都较高,企业需要在综合考虑开放度、合作伙伴信任度、信息公开度等因素基础上进行决策。再加上国际间技术竞争程度日益加深,中美贸易摩擦争端不断,警示我们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依赖外部只会受制于人,不利于企业和国家技术的长远发展,自主创新成为国家倡导的首要方式。因此,企业应顺应时代变化、响应国家政策、立足自身能力选择最适宜的技术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henry chesbroughHEN.Open innovation:the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4362.
[3]Tushman M,Anderson P.discontinu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J].Administratives Science Quarterly,1986,(31):439465.
[4]HE Z,WANG P.Exploration vs.Exploitation: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mbidexterity Hypothesis[J].Ogranziation Scienee,2004,(15).
[5]Gassmann O.and Enkel E.Towards a Theory of Open Innovation:Three Core Process Archetypes[C].the R&D Management Conference,Lisbon,2004.
[6]Chesbrough H,and Crowther A.Beyond Hightech:Early Adopters of Open Innovation in other Industries[J].R&D Management,2006,36(3):229236.
[7]Bahemia H,and Squire B.A Contingent Perspective of Open Innovation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C].the Summer Conference 2010 on“Opening Up Innovation:Strategy,Organization and Technology”,London,2010.
[8]Laursen K.and Salter A.Open for Innovation:The Role of Openness in Explain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mong UK Manufacturing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
[9]jansen J,vanden bosch F A,volberda H W.Exploratory innovation,exploitative innovation,and performance: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and environmental moderators[J].Management Science,2006,52(11):16611674.
[10]Benner M J,Tushman M.Eploitation,exploration,and process management:The productivity dilemma revisited[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28(2):238256.
[11]March J 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
[12]Sakakibara M.Heterogeneity of Firm Capabilities and Coope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Motiv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
[13]Lambe C J,Spekman R E.Alliances Extern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and Dis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7,(14):102116.
[14]陳月梅,徐康宁.技术特性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03):1923.
[15]Teece D J,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509533.
[16]赵爽,肖洪钧.基于网络能力的企业绩效提升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6):7175.
[17]COHEN W M,LEVINTHAL D A.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J].The Economic Journal,1989,99(397):569596.
[18]李平,杨凤鲜.企业技术融合创新模式及其选择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06):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