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梅
摘要:为适应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笔者学校推出了“一体化”教学改革。为培养出更多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毕业生,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势在必行。本文就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加工到实施的过程进行探讨。
关键词:一体化 课程体系构建 典型工作任务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观念的更新,企业在人才需求上越来越严格,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诉求越来越高,不仅仅局限于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更青睐于具备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员工。这就要求技工院校要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而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要靠深入企业调研,根据企业工作流程需求,整理出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在接受任务、分析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任务检验、任务评价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参与工作、完成工作,慢慢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解决新问题、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创新、学会自我学习。这就是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终极目标。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需要方方面面的因素来参与,本文只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加工到实施的过程加以探讨。
一、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
典型工作任务提取的第一步是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研讨会能否顺利实施,需要把握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专家必须是从事该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工作经验丰富,技术先进,参加该项工作5~10年的占2/3,10~20年的要占1/3;二是實践专家要接受过相对应的职业教育,中职或高职;三是实践专家要有一定的人数,比如8~10人;四是实践专家应来自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比如可以是国企、民企、合资等,大、中、小企业均可。
典型工作任务提取的第二步是采用头脑风暴式的形式,让实践专家先写出自己熟悉的、参与过的3~4个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并进行工作内容描述。这过程中课程开发教师只负责记录,指导实践专家能按层次、分难易、有阶段的详细描述。在确定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之后,共同讨论,提取典型工作任务。比如程序员列出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为:“路口红绿灯亮灭的顺序、时间及闪烁的设计与控制”“车间自动化流水线上物品出栈、上色、烘干、分拣、入库的设计与控制”等,典型工作任务可归纳为“PLC编程与控制”。
二、典型工作任务的加工
典型工作任务提取出来以后,要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详细化、具体化、标准化、可行化。这个工作主要有课程开发教师来完成。
首先,课程开发教师针对典型工作任务,要深入现场进行调查。一是要对工作流程、岗位设置、岗位任务、工作要求有清楚的认识,取舍以后作出记录。二是与实践专家共同分析工作计划的可行性、组织形式的优劣、还能有哪些方式、技能要领是什么、与服务对象有何关系、关键环节在哪里、质量标准是什么、计划书如何起草、工作职责是什么、工作规范有哪些。这些内容一定要有详细的记录。
其次,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情景。学习情景是教学上的一个个学习内容,要对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描述。一是工作对象。就是工作任务的内容是什么,角色如何,也就是具体做什么事情。比如PLC编程和单片机应用,都可实现自动化操作,但是学习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又比如机床操作工和机床维修工,同是以机床为工作对象,但这是两个不同的工种,所需要学习的内容重点是有所侧重的。机床维修工需要熟练掌握机床的结构和原理,才能对故障有正确的判断,而操作工对掌握机床的结构和原理不作要求。二是工作要求。工作要求可以是各方面的,比如企业的、社会的、个人的等等。这里主要从能够达到的程度来要求,就是对该任务是“熟”,还是“精”,还是“巧和慧”。当然,技术标准的准确执行、团结协作的练习、工匠精神的引领以及安全作业和6s标准的要求也必须严格执行。三是工作过程。这包括工具的选择、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方法的选择、劳动的组织形式及工作任务的评价方式。四是知识支撑。完成该任务,需要哪些知识点,需要哪些通识和技能点。五是评价方式。要体现多元化、扩展化。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就是可以采用小组互评、学生自评、教师总结评价、企业和社会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这样,学生可以发现不足,互相学习促进,激发学习兴趣。评价内容扩展化就是不仅要评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要把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安全意识、团队合作、职业态度等能力列入评价目标。六是考核方式。是过程考核,知识、技能面对面,还是笔试、口试、操作的混合型考核,这些都要考虑到。
最后是从实际情况的考虑上取舍。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一个个学习情景,最后的教学对象是学生,那么典型工作任务在内容上的取舍就要考虑学生。技工院校的学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招来的学生往往是所谓的“差生”。有初中没上完的,有考不上高中的,还有在高中上不下去的,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文化基础差。针对这样的学生,学习情景要有排序规则:在遵循工作过程合理的基础上,遵循学生的特点、起点,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直观到客观,从感性到理性,一点点地激发学习兴趣。当然,这也正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也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一个进步过程。
三、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
一体化教学场地,也可以叫学习工作站,是典型工作任务实施的场地,是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学习工作站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考虑。
1.三位一体的建设理论
也就是学习工作站既是实训场地,也是理论教学和指导教师办公场地。实训有实训区,也叫工作区,包含实训器材、实训工具、实训计划表、实训指导书、实训任务标准、实训规范要求、实训场地规范要求、6s标准要求等,每样都有规定的区域。教学有教学区,包含教学中使用的教学媒体,比如教材、标准、规范、资料、视频、动画、PPT等。一体化教师的办公室就安在学习工作站,方便学生“学”和教师“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一体化。在教师办公区域还要设置展示区,用来展示学生的经典和得意之作,激发学生学习自豪感,也激励所有同学奋发向上的意识和严谨的工匠精神。
2.多技能复合的协同工作站
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仅要有一技之长,而是要向复合型人才培养,那么,多技能复合的协同工作站就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助一臂之力。工作站不再各自为政,PLC编程的实训室、传感器實训室、电气实训室、液压与气动实训室协同工作,用PLC编程控制液压与气动动作,用传感器感知动作的位置及转变,于是多技能协同工作,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3.集合一体化教学与竞赛
借鉴世赛比赛场地的经验去设置学习工作站,采用世赛的新技术、新标准,把世赛成果转化为一体化教学的样板。这不仅能提高一体化教学效能,而且对企业的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以赛促教”“以教促赛”。
4.一体化工作站融入企业元素
企业元素,比如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帮助学生树立全局观念、节能环保意识;现代企业规章制度及运行模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标准,如5s管理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和安全条例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质量、安全意识;职场箴言、标示或警示,张贴在工作区的醒目位置,打造职场氛围,使学生接受企业理念的浸润,企业文化的熏陶,耳濡目染、润物无声地接受着职业素养的默默教育,陶冶学生爱岗敬业的情操。
一体化工作站融入企业元素,通过营造出的职业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5.校企合作共建“校中厂”
这是推进多元化、全方位校企合作的新思路,是技工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大举措。“校中厂”是集实训教学、生产经营、技术培训为一体的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主要用于学生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完成生产性实训,同时实现具有经济效益的对外服务。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一体化教师一起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使学生的学习、训练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6.校企合作共建企业工作站
在学校建设学习工作站各方面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校企合作共建企业工作站也是一个双赢的思路。学生在企业工作站边学习边上岗实训,在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迅速成长,体验到学习和工作的乐趣,培养了职业素养。
企业工作站的建立也便于学校与企业在企业项目上的合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接手企业项目,为完成任务,学生会自我的进行任务分析、资料查询、工作思路设计、协同组织工作、合理分配人员和时间。一个项目下来,学生的知识、动手能力都会得到大幅度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也就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关乎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成败。以上就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加工和实施三个方面对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究,而一体化课题体系的构建还要考虑一体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一体化评价体系的建设、一体化考核体系的建设和一体化工作站的应用。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