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琦
小学阶段,人物的品性通常通过寓言故事来展现,如跟着妈妈钓鱼的小猫、掰玉米的猴子、找妈妈的蝌蚪等,小动物们的行为、爱好彰显着人类的心理诉求。初中阶段,人性的诉求便通过真实的人物生活来展现了。在语文教材中,这些小人物分布各册,穷形尽相,细致地品读文本人物,能让我们看清人性的美与丑,逐渐完善学生的人格和心理。
一、从不靠谱的人身上学做一个靠谱之人
教材里不靠谱的人不少,这些人把不靠谱做到了极致。
比如,在鲁镇,孔乙己是穿着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好喝懒做,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穷不思变,才至穷途末路,不靠谱的性格砸了自己的招牌和饭碗。
另一位不靠谱的人就是于勒。此人好吃懒做,哥嫂干脆打发他到美洲自生自灭。不料,他竟在那里找到了发展自己的空间,还写了一封足以让全家燃起生活希望、引发无限幻想的信。正当大家在幻想里狂欢时,哥嫂一家竟然在船上看到了穷困潦倒在卖牡蛎的于勒。于是,亲情变成了逃离,思念演变成了辱骂,巨大的希望变成了彻底的失望。正所谓,走在阴影中的你,连影子也会离开你。
还有《变色龙》里的奥楚蔑洛夫、《陈太丘与友期》里那位被小孩子训斥的无信无理的失约友人、不遵守约定擅自告诉外人桃源美景的打鱼人……靠谱的人共有的特点是守时、不吹嘘、有底线、不占小便宜等,而不靠谱的人显然是不具备这些品质的。孔乙己、于勒们的不靠谱习惯形成了不良性格,也才有了悲剧的命运。我们时下对学生进行的养成习惯教育,就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
二、从小人物身上看清人性的善恶
卖炭翁衣单食乏,伐薪烧炭,两鬓斑白,十指黢黑,趁着大雪半夜起来拉炭赶车入城,却被宫里太监残忍地掠夺。《骆驼祥子》里,一位农村小伙子被冷酷的旧社会一步步逼成了行尸走肉。那位中举发疯的潦倒读书人范进,疯到极致也不忘念叨“中了,我中了”,让人为他的疯癫流下同情的眼泪。
还有那位去贾府打秋风的刘姥姥,得了贾母的邀请,逛遍大观园。大伙儿把刘姥姥当成取乐的女清客,不断让她在众人面前扮丑。知道自己身份的刘姥姥,很配合地完成了这一出戏,把贾府上下人等逗得开怀大笑。这笑声里,又透出多少令人心寒的世态……
小人物容易成为观众的笑料,正像《孔乙己》里说的那样:“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些看似可笑的人物沒有传奇的经历、壮丽的事业,但他们的人生折射着社会的冷暖善恶。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教材里的人物认识社会、思考人生,从而更清晰地认识自己,选择成长的方向。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