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阿刚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深刻的影响,要求高校在新形势下努力适应网络环境带来的挑战,不断探索开辟网络时代下的思政教育工作新方法与新途径,以积极的态度构建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机制,全面拓展思政教育工作新局面。
网络是经济的重要载体与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渠道。新时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高校应利用网络的有效载体,发挥网络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积极探索网络时代下思政教育工作新模式。
1 网络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
网络以其信息量大,自主性强等特性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已成为青年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获取的部分。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现代化提供了先进手段。
网络是继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后的新兴媒体,已成为思想文化的新领域,无论从形式或质量定性,都已成为思政教育的新阵地,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网络带来全新的德育文化环境,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使思政教育可以在网络中占有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影响面小等弱点。
网络资源共享性可使思政教育工作者从网络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通过思想教育信息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网络时代下,思政教育工作要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改变传统思政教育工作的弊端,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使教育形态向动态化转变,将教育的内容隐含在历史文化知识中,使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向现代化迈进。
2 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网络的广泛应用为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以全新的方式迅速改变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及行为模式,对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西方信息大国利用信息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思想渗透与文化影响,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西方大国利用网络科技优势对我国大肆宣扬腐朽的人生价值观,以民主,自由等问题毁共产党的领导,在国际互联网中进行着无硝烟的激烈战争。
西方信息大国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与超地域限制向他国青年传播错误思潮,性自由等西方思潮信息充斥于网络,网络垃圾造成为大学生是非观念模糊,导致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的的激励作用被削弱。
网络虚拟化导致大学生各种新闻问题日益突出,加重了高校思政教育任务,网络可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使很多大学生沉湎于网络无法自拔,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扭曲大学生的人格,出现了网络孤独症等社会心理问题,导致利己主义产生,使高校思政教育面临更复杂的课题。
大学生网络违法与不道德行为日趋增多,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家庭,学校与社会对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属于盲区,导致大学生违法与不道德行为急剧增多。随意在网络中散步谣言,或非法窃取滥用信息,扩大反面影响等不道德违法行为已成为网络公害。如不加强与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努力提升大学生的思政觉悟,必然会危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3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新途径
网络时代的开放性,交互性与及时性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政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思政工作的新特点,在创造性运用原有的思政教育工作基础上,探索新模式,努力使各种现代媒体手段成为加强思政工作的有效载体,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现代化。
首先要尽快建立全国性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高校思政教育研究机构应以高校为支撑网点,建立自己的思政教育网站,发布交流思政教育信息,实现思政教育资源共享。确立思政教育工作网络化的思想。第一,要切实加强党对思政教育网络工作的领导,从物质,组织及体制方面保证思政教育网络工作顺利开展。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第二,应处理好网上信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关系。第三,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保持教育者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在网上与学生开展平等的讨论,同时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能动性,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在参与中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的社会规则。
优良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环境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入手,从微观方面应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高校思政教育应依据客观形势发展,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工作的导向作用,创造理想的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文化氛围。从宏观方面应积极建立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如何使高校思政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其积极因素,有赖于优化思政教育网络的大环境。
网络环境能有效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观,优化网络环境主要对网络信息调控,首先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从技术上寻求更加完备的解决方案。通过立法加强管理。其次应保持网络信息的积极性,高校德育工作应创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传统文化环境。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与伦理教育。
4 结语
高校思政教育应正视网络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思政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将网络思政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全面加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建设,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人才保障,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综合多种有效措施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