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传统剪纸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2019-10-20 04:24田建林侯巍王丹
知识文库 2019年13期
关键词:剪纸高校学生理想信念

田建林 侯巍 王丹

传统剪纸作为优秀传统化的代表文化之一,它以精美的轮廓、变化的线条、独特的构图向世人展示着一幅幅满载寓意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绝大多数都体现着先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矢志不渝等理想信念,将这些思想融合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建设和行为习惯,使其效果更好的方式重在研究其传播途径的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岁月长河中沉淀且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其发展中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和载体,剪纸文化就属于其中较具代表的一种。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上都强调的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要文化自信,要讲好中国故事。在讲中国故事中,剪纸应该属于较有特色的,它以其独特的方式,通过跨越时空的意合手段,让人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其中较多的剪纸在讲述着人类不畏艰难、砥砺前行、勤勤恳恳等理想信念,这将对高校学生的三观形成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1 剪纸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设推广的必要性

剪纸文化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已逐渐成为了高校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强化理想信念的新途径。大力挖掘优秀传统剪纸文化不仅有助于高校学生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也能强化当代学生对优秀古老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亲近感。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CKNI)可知,搜索“剪纸文化”与“高校”为关键词,共有文章9篇。其中文章较多篇幅描写的是有关剪纸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等问题,几乎没有提到关于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促进等相关内容。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可以发现采取样本数量385个中,其中295人表達有意愿想要参加此类课程,约76.63%。此外,有57.14%的高校学生表示他们只是了解剪纸,有40%的高校学生熟悉剪纸,其中57.92%的学生是听长辈讲述的,78.7%的同学是在媒体上看过,亲自实践的学生仅占有29.61%。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基地,对于优秀传统剪纸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高校开展剪纸文化课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保留,也能通过其故事的精神内涵来滋养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2 传统剪纸艺术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点

剪纸在其门类中分为撕纸、剪纸和刻纸。它既具有其他文化的特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剪纸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蕴含着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结着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的梦想和希望。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当下,其自身的魅力也在熠熠生辉,我们可把其作用具象为三方面,即“审美意象与高校育人观念”“创造能力与提升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与高校素质教育”。

2.1 审美意象与高校育人观念

在美学的范畴内,审美是人对于外界直观事物或是内心潜在审美的判断。剪纸作为古老文化来洞察人们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的夙求,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示着红纸的另一种美。比如,在剪纸文化视域中,我们常能看到如“蝙蝠”“荷花”“小花”“圆圈”“方块”等图形,若不懂得剪纸的人,表面一看都会认为是图形的随意组合,但是当我们跨过岁月的长河,我们可以透过这些图形的表面承透视其内在所寄予深刻而饱满的含义。其中的“蝙蝠”是代表着“幸福”“长寿”“美好”之意义,“荷花”往往承载着“幸福安康”其美的载体不仅局限在对剪纸的颜色选择上,还有对裁剪原料的选择、图形的设计等更多深层次的东西。一切的选择正是对一个人审美的考验,高校的育人观念中提及到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有助于发展学生美育的发展,这将对许多非综合类院校学生的审美提升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

2.2 创造能力与提升创新能力

剪纸的作品层出不穷,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在主观意识和抽象思维的意合。人们可以根据简单的图样经过组合与加工,这些图案有的是为庆祝特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从古至今,中华儿女都喜欢在春节时,窗户上贴上满载寓意的红色窗花,窗花上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内心的美好来剪出来“铜钱”“鱼”“肥猪”“春”“梅花”“孔雀”“蝴蝶”等美好事物。人们手中剪出来的不同样式的图案,会把自己内心原本抽象的美好愿望具体化,比如“铜钱”代表着“年年有钱花”;“鱼”代表着“吉庆有余”“年年过日子生活有余份”;“肥猪”代表的是“生活中人们要有口头福”,也说明在古时人们期盼着生活中能吃得饱;“春”代表着“春回大地”,气候马上转为温暖,人们又可以重新回到田地进行耕耘那份喜悦的心情;“梅花”象征着一种吉祥,自古就有“喜鹊凳梅”的说法,这也表达了人们期盼能够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利,家庭和和美美,万事顺心;“孔雀”和“蝴蝶”都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希望通过这些美好且高贵的事物来改变自己生活,希望新的一年生活蒸蒸日上。在高校学生学习和重组这些图案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他们能够对这些图形有较好的掌控能力,能轻松自如将这些图形无缝衔接,相得益彰,在不断创新中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品位,努力去激发学生的潜在的能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这将有助于学生在抽象思维的培养上能够具有延展性和多维性,进而不断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动手能力与高校素质教育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多学生无论是面授课堂学习还是第二课堂学习大多数时间都是通过网络或者是电子媒体完成的,很少通过真实的记录或者是动手来完成。有时会出现学生们过度依赖电子产品,随之动手能力会逐步减弱,也将不利于全面发展的学生要求。近期,不少高校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原来的“学起来”到现在的“做起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两学一做”的精神指导下,高校学生学习剪纸将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通过左右手的来回更替剪纸,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左脑和右脑,这将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大有益处。此外,优秀传统文化剪纸也在构思和图案的选择的过程中,去调动学生的想象,给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通过自身的能力来把原本看似简单的红纸变化成倾注所有心血的作品,再将作品中所满载寓意去传递给他人正能量,通过这种方式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校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有权利也有义务去挖掘自身的潜在的动手能力,这样既能符合新时代下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育人观念的要求,又能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等,最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 传统剪纸文化在高校发展的困难及其传播途径

剪纸文化作为典型的传统文化门类之一,在其传播中会遇到不少困难。首先,高校学生对剪纸文化的认知和保护意识有待加强。不少人以为剪纸文化可以通过现代技术的构图和打印机的打印来完成,却忽略了对剪纸文化的传承,真正的民俗文化是需要一代代人往下传承的,祖上留下的东西我们不能丢。其次,剪纸老艺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少,这就将导致剪纸的图样和剪纸的技法不断地流失。最后,在剪纸传播过程中还有部分是由于地区或是文化信息不对等引起剪纸这种传统文化推进不到位,或者中途导致传播终止,最终导致剪纸文化推广和传播中断。

虽是困难重重,但在剪纸文化传播過程中,我们要学会找出其发展的突破点,传统的剪纸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其中包含许多美好的精神品质,包括理想信念、规矩意识、工匠精神和精神品质,这对当下高校学生的培养有着较为深刻的意义。剪纸文化的突破点在于其本身的可操作性和欣赏性。根据其两点精神品质提出以下几点可行性建议。

其一,我们可以把剪纸课作为高校学生的选修课,让学生们自行选择上课,专职专人依据学生作品的美观、难易度和寓意进行打分,最后归入选修课的学分。这样做既能调动学生们学习剪纸的积极性,又能使优秀剪纸文化的精髓逐步地深入人心。

其二,我们可以在高校学生范围内开展“红色心绘传精神,妙手巧剪展芳神”优秀剪纸作品征选活动,让同学通过自学的方式,自选图样,自行组合,然后把入围的剪纸作品放在校园的橱窗展览,然后选一个时间,组织同学们现场讲解自己作品所蕴含的寓意,通过这种展览首先能激发学生们的剪纸激情,其次能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身边的传统文化的缩影,这样会使传统文化不断地走入学生生活。

最后,高校在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中,可以倾向开展有关于传统文化,做有关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调查研究,可以是田野调查,也可以是深入基层去动手实践,之后把自己的实践作品及感悟汇总成册,这样会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去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去走进传统文化的世界,最终把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品质、工匠精神、规矩意识、理想信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优秀的剪纸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应大力弘扬和发展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品质、理想信念、规矩意识和工匠精神。在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的今天,高校学生身上也有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的责任。将优秀传统的剪纸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这既能以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以行促进,得到循序渐进的育人目的,又能将新时期党建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本文系2018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高校党员思想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8GXDJ-YB011。

通讯作者:王丹

(作者单位: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猜你喜欢
剪纸高校学生理想信念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大嘴蛙学剪纸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手工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