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璇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老年人的失能形势不容乐观,同时老年人的健康情况也呈现出逐步下滑的趋势。故此,通过相关研究对我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所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存在个体差异性的老年人护理需求进行挖掘,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 老年人护理
由于老龄化问题的逐步加深,以及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聚焦于长期护理领域,并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在人口老龄化以及社会经济水平提升的大环境下,时刻关注着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问题。欧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已经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老年人长期护理制度,针对性的制定了护理方案,例如构建长周期的护理保障体制,为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保驾护航。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发展时间较短,然而由于具有大量的研究对象,因此在针对于老年人的护理,特别是面向失能老人的研究发展很快,并取得了部分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失能老人护理问题的重要性,其也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构建完善的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日益加剧的护理服务需求,已经成为改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举措之一。
综上所述,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 在相关的长期护理研究分析中,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个体差异性。目前的相关文献及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的实验论证,而实验数据则是从某几个局部地区的老年人调查所获得。(2) 由于在研究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之间的个体差异,针对于护理时间差异性的认识不够深入。伴随这一问题重要性的凸显,伴随着老龄化群体数量的膨胀以及失能老年人的增多,长期护理的需求日趋旺盛。
2 老年人的差异性分析
从年龄上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失能率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相关数据显示,在65-69岁年龄区间的老年人,其失能率在老年人群体中比例最低,而在70-79岁的年龄区间,老年人失能率业处于较低水平,当老年人的年龄超过80岁后,老年人的失能率呈现出较为显著地增长趋势。相较于2008年,2011年,不同年龄区间的老年人失能比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不同年龄区间的老年人,其护理需求比例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低年龄区间老年人护理需求增长趋势低于高年龄区间老年人。故此,伴随着人口老龄化情况的日渐加剧,高年龄区间的老年人比例日益增长,同时老年人的失能情况也不容乐观,导致护理需求的进一步增长。但是同时存在的问题是高龄区间老年人需求较高,但是在支付能力方面却相对较弱,这就造成了两者之间的错配。
从根本上解决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对于构建长期护理体系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同时低年龄区间老年人较多。从生活自理能力角度上来看,低年龄区间老年人拥有较强的自理能力,可以在社会以及家庭生活中继续发挥余热,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如果能够将这一部分老年人有效的组织起来,并将其培养成拥有长期护理服务能力的人力资源,来对高年龄区间失能老人进行照顾。通过这样的方法一方面能够有效的解决我国长期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更好的降低失能老年人的护理服务成本,并帮助低年龄区间老年人进行养护护理基金的积累。
考虑到生理上存在的天然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等多方面因素,女性的平均寿命要远高于男性,这也使得女性老龄化人口的生活质量改善成为了其健康老龄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口普查结果来看,女性老龄化人口的生活自理能力要相对低于同龄的男性老龄化人口,而这种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明显,身体状况差的女性老龄化人口成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的重点对象。
3 差异化的老年人护理策略
相关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高年龄区间老年人是失能老人的主要群体,而且在高年龄区间老年人当中,其失能情况较为严重。在失能老年人群体当中,存在1-2项轻度失能情况老年人占比最高,这部分老年人拥有较强生活自理能力。故此,低年龄区间老年人拥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相较于高年龄区间老年人,两者所需要的长期护理服务是不同的,同时所需要提供护理项目也不同。对于老年人来说,长期的护理服务成本将成为负担。如何更好的进行相关护理服务资源的开发与规划成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核心工作与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存在长期护理人员不足的情况,护理人员缺乏系统性的专业知识,缺乏长期护理的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如前文所述,积极引导低年龄区间的老年人群体加入到护理服务队伍当中,为高年龄区间老年人提供服务,从根本上实现“以老养老”护理模式。通过将这种养老护理模式在生活社区内进行推行,并积极在机构当中进行扩展。充分发挥低年龄区间的体力优势,让这部分低年龄老年人在社区或者养老机构当中继续发挥自身的能量。
通过深化利用低年龄区间老年人为高年龄区间老年人服务的护理模式,实现相关人力资源的充分优化与利用。从物质层面上来看,能够为部分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护理作为人员补充。相对于高年龄区间老年人,低年龄区间老年人受到相对良好的教育,同时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能够很好的完成养护服务工作,进一步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依,为自己未来的养老进行积累。而从精神层面上来看,这些低年龄区间老年人能够帮助其他老年人排解孤独与寂寞,彼此获得精神上的慰藉。相对于社会工作者以及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低年龄区间老年人能够更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与交流当中能够更好的沟通,从而满足老年人彼此之间交流的欲望,避免老年人产生孤独感,更加享受晚年的生活。与此同时,这种创新的养老模式能够更好的实现多赢,通过引导养老机构聘请低年龄区间老年人从事养老护理服务,有效增加老年人的就业,一方面满足老年人的差异化养老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充分运用有效的政府养老补贴,实现养老事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城市职业学院2016级老年服务与管理1班)